适用于高超声速高温发动机试验台模型支撑的应力释放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86242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68015.6

    申请日:2024-06-14

    Inventor: 郭永博 张晓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高温发动机试验台模型支撑的应力释放机构,属于高超声速发动机试验台试验设备领域。解决了长时间运行的超高声速高温发动机试验台中,较大部件在高低温下的热胀冷缩现象导致精密部件卡滞,在高速重载液压系统驱动下造成模型送进系统损坏,导致发动机试验台试验失败的问题。若干应力释放机构安装在升降移动座内部两侧,应力释放机构的滑块座固定在碟簧夹紧轴左端,滑块座法兰盘与滑块座安装套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与碟簧夹紧轴、升降移动座保持固定关系,碟簧夹紧轴右端安装有碟簧,碟簧两侧安装有碟簧安装垫,盖板安装在升降移动座中。本发明能够起到缓冲的功能,防止机械结构如导轨、部件的直接冲击,保护设备。

    一种大尺度高超声速高温风洞扩压器入口段开合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046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67572.8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尺度高超声速高温风洞扩压器入口段开合机构,包括操作平台基板、支撑箱、两组行程组件、扩压器入口段组件;所述操作平台基板通过支撑柱支撑安装在试验段试验舱的底板上,操作平台基板上靠试验舱的扩压器安装孔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扩压器入口段开合的行程组件,所述扩压器入口段组件包括两个半扩压器入口段和支撑半扩压器入口段的两个支座,每个半扩压器入口段分别通过各自的支座安装在各自的行程组件上,并通过行程组件的驱动沿垂直于扩压器入口段轴线的方向水平往复运动,实现扩压器入口段的开合。本发明能够实现大尺度风洞扩压器入口段的自动开合,方便试验模型的放置。

    一种双运动台精密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31439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225803.7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一种双运动台精密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轨迹生成器Cr、运动台1的闭环系统以及运动台2的闭环系统。迭代实验次数j赋初值为1,两个运动台的前馈控制信号赋初值为0;进行第j次迭代实验,运行协同控制系统,计算协同运动误差;更新两个运动台的前馈控制信号;继续下一次迭代,直至协同运动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停止迭代实验。可同时减少两个运动台各自的伺服误差和双运动台的协同运动误差,采用自适应方法设计学习系数,提高收敛速度,对外部随机扰动具有较高鲁棒性,抗扰能力较强。

    一种双运动台精密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314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25803.7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一种双运动台精密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轨迹生成器Cr、运动台1的闭环系统以及运动台2的闭环系统。迭代实验次数j赋初值为1,两个运动台的前馈控制信号赋初值为0;进行第j次迭代实验,运行协同控制系统,计算协同运动误差;更新两个运动台的前馈控制信号;继续下一次迭代,直至协同运动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停止迭代实验。可同时减少两个运动台各自的伺服误差和双运动台的协同运动误差,采用自适应方法设计学习系数,提高收敛速度,对外部随机扰动具有较高鲁棒性,抗扰能力较强。

    适用于热风和乏气双介质送粉方法的乏气热风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96980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072360.1

    申请日:2009-06-24

    Abstract: 乏气热风混合器,它涉及一种适用于热风和乏气双介质送粉方法的乏气热风混合器。针对热风送粉系统中三次风对NOx的减排不利及乏气送粉系统锅炉稳燃和一次风管道入口及其阀门磨损严重的问题。将来自乏气管道的乏气与来自热风管道的热风混合,共同作为一次风用于送粉。所述多个乏气喷管分散地插装在配风总管的侧壁上且与配风总管的内腔连通,多个圆台形缩管位于配风总管的外部且多个圆台形缩管的大端与配风总管的内腔分别连通,多个圆台形缩管的小端分别与多个混合管的一端连通。本发明降低了一次风温和炉内主燃区温度,有利于NOx的减排,满足锅炉燃烧的稳定性要求,一次风管道入口及其阀门的磨损将得到缓解。

    固定式金属薄板冲压件刚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06401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310344.1

    申请日:2009-11-25

    Abstract: 固定式金属薄板冲压件刚度测试装置,它涉及一种刚度测试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没有固定式金属薄板冲压件刚度测试装置的问题。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且平行设置在横梁管的上方,所述导轨的下端面固装在第二丝杠下方的横梁管的上端面上,所述支撑滑座装在横梁管上且与导轨滑动连接,第二丝母安装在第二丝杠上且第二丝母固装在支撑滑座的上端面上,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上端面固装在支撑滑座的下端面上,所述微调加载机构总成的上端面固装在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连接座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与微调加载机构总成的导杆的下端面固接,所述压头固装在压力传感器的下端面上。本发明的测试装置上的压头可实现多个自由度的移动或转动,可以准确测量金属薄板冲压件的刚度。

    一种大尺度高超声速高温风洞试验舱

    公开(公告)号:CN116147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67550.1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度高超声速高温风洞试验舱,包括舱体、基础、多个弹簧箱组件、多个减振支柱组件;舱体纵向结构上驻室和下驻室等长,上驻室和下驻室之间留有连通口;上驻室底部设置有内部操作平台,侧壁设有主舱门组件、两个观察窗、辅舱门组件;上驻室内左右相对的两个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用于上驻室内模型吊装的手动吊车组件,上驻室的顶壁设置有吊孔门组件;舱体的下驻室通过减振支柱组件与基础的侧壁连接;基础的底部设置有两道贯通底部的隔振沟,下驻室的底部中间部分通过减振支柱组件与模型送进机构基础连接,下驻室的底部两侧通过弹簧箱组件与舱体基础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和丰富试验舱在真空、高速高温气流和振动等复杂环境下的功能性。

    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集群协同覆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7917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1258663.5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集群分布式协同覆盖方法,本发明基于群体智能的思想实现,将无人机的覆盖问题建模为扩散问题,并利用分段覆盖方法和信息素模型提高无人机的覆盖效率,具体为基于菲克定律,将无人机集群建模为扩散模型中的质点群,计算得到菲克模型加速度,同时,为无人机避障设计了一种无人机加速度弹球模型,计算得到弹球模型加速度,另外,利用分段的策略和信息素模型提高无人机在时间拐点时候的覆盖速度,进一步优化了无人机集群的覆盖效率。本发明所述方法能有效提高无人机集群的覆盖效率。

    固定式金属薄板冲压件刚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06401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310344.1

    申请日:2009-11-25

    Abstract: 固定式金属薄板冲压件刚度测试装置,它涉及一种刚度测试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没有固定式金属薄板冲压件刚度测试装置的问题。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且平行设置在横梁管的上方,所述导轨的下端面固装在第二丝杠下方的横梁管的上端面上,所述支撑滑座装在横梁管上且与导轨滑动连接,第二丝母安装在第二丝杠上且第二丝母固装在支撑滑座的上端面上,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上端面固装在支撑滑座的下端面上,所述微调加载机构总成的上端面固装在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连接座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与微调加载机构总成的导杆的下端面固接,所述压头固装在压力传感器的下端面上。本发明的测试装置上的压头可实现多个自由度的移动或转动,可以准确测量金属薄板冲压件的刚度。

    热风和乏气双介质送粉方法及乏气热风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96980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72360.1

    申请日:2009-06-24

    Abstract: 热风和乏气双介质送粉方法及乏气热风混合器,它涉及一种送粉方法及该方法中专用的乏气热风混合器。针对热风送粉系统中三次风对NOx的减排不利及乏气送粉系统锅炉稳燃和一次风管道入口及其阀门磨损严重的问题。将来自乏气管道的乏气与来自热风管道的热风混合,共同作为一次风用于送粉。所述多个乏气喷管分散地插装在配风总管的侧壁上且与配风总管的内腔连通,多个圆台形缩管位于配风总管的外部且多个圆台形缩管的大端与配风总管的内腔分别连通,多个圆台形缩管的小端分别与多个混合管的一端连通。本发明降低了一次风温和炉内主燃区温度,有利于NOx的减排,满足锅炉燃烧的稳定性要求,一次风管道入口及其阀门的磨损将得到缓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