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2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79491.7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大空间多连杆设备操控的绳驱控制方法,涉及一种绳驱机器人装配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大型连杆设备的装配过程中,被装设备可移动范围狭小,可变姿态的范围十分有限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计算基座连杆的6个绳索牵引点的期望位置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依次计算后续连杆的绕绳点的期望位置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结合逆运动学结算出各根绳索所需运动的长度,同时转换成电机所需旋转的角度;通过控制电机协同运动进行释放或收缩绳索,最终使整体多连杆设备完成调整到期望位置。有益效果为空间范围移动大,多绳索协同控制,多连杆设备姿态可变。
-
公开(公告)号:CN1130432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86979.3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应用于空间多自由度绳驱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涉及绳驱并联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绳驱机器人控制方法精度低、效率低、不方便大空间部署的问题。本发明上位机用于接收期望位置坐标,主控制器用于对上位机发送的期望位置坐标进行位置与张力转换,获得绳驱并联机器人四个绕线装置绳索的张力值,四个从控制器分别与绳驱并联机器人的四个绕线装置一一对应,从控制器用于根据对应绕线装置绳索的张力值计算张力控制指令和绳长控制指令,并分别向对应绕线装置发送张力控制指令和绳长控制指令,所述张力控制指令为绳索在运动时间内每一时刻的期望张力,所述绳长控制指令为绳索在运动时间内每一时刻的期望绳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9475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98518.8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群特征关系的有人机无人机任务分配方法。步骤1:根据任务需求初步选定我方集群参与任务的所有机群;步骤2:对实际作战的机群和参与成员进行分类,建立关系特征架构;步骤3:根据每个机群中有人机单元或无人机单元的差异建立机群特征关系表;步骤4:根据步骤3的特征关系表、机群内关系和机群间的关系,建立特征关系增益函数;步骤5:根据步骤4的增益函数,建立全局收益函数;步骤6:根据步骤5的全局收益函数,实现有人机和无人机的任务分配。本发明是针对有人机和无人机集群协同作战时的任务分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09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95064.0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404
Abstract: 一种基于简化牛顿法的多维系统轮廓误差估计方法,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基于牛顿极值搜索算法的轮廓误差估计方法中计算量大、求解时间长以及轨迹尖峰时的奇异性等问题,申请人所提出的基于简化牛顿轮廓误差估计算法相比经典的牛顿极值搜索算法,保证了较高的精度且不需要计算导数,在轮廓误差估计过程中既避免了奇异,同时减少了计算量。根据具体的实验效果,对多维系统轮廓误差的估计精度和效率较传统方案提高约30%-50%。传统的基于牛顿极值搜索法的轮廓估计方法为局部收敛方法,其初值的选取将决定算法的收敛性和正确率,本发明则通过采用估计值来做后次迭代的初值保证了全局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51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610831942.3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粘附式尺蠖机器人。所述左臂和右臂对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两侧,CCD导航相机固定在机器人主体的上侧,弹塑性仿生吸盘的下端设有仿壁虎刚毛吸附材料,弹塑性仿生吸盘的上端和第一复合材料臂杆的一端之间由驱动关节相互连接,第一复合材料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复合材料臂杆的一端之间由驱动关节相互连接,第二复合材料臂杆的另一端和机器人主体之间由驱动关节相互连接。本发明的机器人利用仿壁虎刚毛吸附材料与空间非合作目标表面间形成的范德华力完成吸附,能够适用于高、低温真空环境。运动形式采用自然界尺蠖的运动方式,具有地形适应能力强、质量轻和能耗低等优点,非常适用于空间无重力环境下的复杂地形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826179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10214130.9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B23P19/00
Abstract: 一种气浮式柔性牵引对接装配平台,它涉及柔性装配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对接装配平台存在柔性适应性差、机构复杂、对接柔顺程度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前对接牵引托架、后对接牵引托架、柔性牵引机构和气浮平台,前对接牵引托架和后对接牵引托架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气浮平台的上端面上,柔性牵引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气浮平台的上端面上,柔性牵引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后对接牵引托架上,前对接牵引托架实现对第一对接组件俯仰角度的调整,后对接牵引托架实现对第二对接组件滚转角度和高度的调整,柔性牵引机构实现对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之间的牵引对接。本发明用于产品的柔性对接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561904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217882.6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P19/00
Abstract: 气浮式柔性装配对接系统,涉及柔性装配技术领域。解决传统大型舱段式产品装配精度低、效率差及柔性差的问题。它包括主动装配对接车、被动装配对接车和轨道;所述的主动装配对接车和被动装配对接车沿同一条轨道滑动,被动装配对接车用于托举被动对接舱段,主动装配对接车用于托举主动对接舱段,并控制主动对接舱段沿轨道延展方向的对接移动、垂直于轨道延展方向移动、竖直方向上的垂直移动、偏航转动、俯仰转动和滚转转动,从而实现与被动装配对接车上所托举被动对接舱段的对接;主动装配对接车托举主动对接舱段的方式为气浮式。主要用于对大型舱段式产品进行精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88565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37018.X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
Abstract: 一种基于平动气浮支撑的扭摆式细长体轴向转动惯量测量装置,所述上抱环的内侧固连有两套压紧块,下抱环的内侧固连有两套压紧块,扭摆托环内侧与下抱环外侧之间相配合,扭摆托环托举下抱环,扭摆托环由托板托举,托板由气浮基座托举,采用平动气浮支撑,通过气浮基座的上表面出气,托板依靠气膜支撑,获得水平面上的三自由度无摩擦运动环境,托板相对于气浮基座自由运动,扭摆托环下部端面处固定有插销,插销两侧对称地连接有两套拉簧,两套拉簧的拉力方向相反,且两套拉簧均与水平面平行,两套滚轮架相对于气浮基座对称地固定在地面上,两套滚轮位于两套滚轮架上,两套滚轮相对于被测物的径向位置可调,两套滚轮同时向内侧伸出夹紧扭摆托环。
-
公开(公告)号:CN106826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14130.9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B23P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0
Abstract: 一种气浮式柔性牵引对接装配平台,它涉及柔性装配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对接装配平台存在柔性适应性差、机构复杂、对接柔顺程度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前对接牵引托架、后对接牵引托架、柔性牵引机构和气浮平台,前对接牵引托架和后对接牵引托架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气浮平台的上端面上,柔性牵引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气浮平台的上端面上,柔性牵引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后对接牵引托架上,前对接牵引托架实现对第一对接组件俯仰角度的调整,后对接牵引托架实现对第二对接组件滚转角度和高度的调整,柔性牵引机构实现对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之间的牵引对接。本发明用于产品的柔性对接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51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31942.3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2D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粘附式尺蠖机器人。所述左臂和右臂对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两侧,CCD导航相机固定在机器人主体的上侧,弹塑性仿生吸盘的下端设有仿壁虎刚毛吸附材料,弹塑性仿生吸盘的上端和第一复合材料臂杆的一端之间由驱动关节相互连接,第一复合材料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复合材料臂杆的一端之间由驱动关节相互连接,第二复合材料臂杆的另一端和机器人主体之间由驱动关节相互连接。本发明的机器人利用仿壁虎刚毛吸附材料与空间非合作目标表面间形成的范德华力完成吸附,能够适用于高、低温真空环境。运动形式采用自然界尺蠖的运动方式,具有地形适应能力强、质量轻和能耗低等优点,非常适用于空间无重力环境下的复杂地形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