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93821.1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delica语言的电池系统不一致性仿真方法,属于电池建模领域。方法包括:利用Modelica模型库中的模型组件搭建单体电池包模型,并在单体电池包模型中设置默认参数数值;使用Model类将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模型进行位置排列和串并连接,以封装组建电池系统模型;基于不一致性仿真实验中各单体电池包的预设参数,调整所述电池系统模型中每一个单体电池包模型的参数数值,以在不同场景参数下对电池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运行,确定电池系统的不一致性仿真结果。本方案的仿真方法不仅可以简化模型搭建过程,降低学习使用门槛,而且还可以降低仿真难度和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108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61540.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辆安全接管方法及装置,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车辆数据;所述车辆数据包括与驾驶员相关的图像以及车辆所处的环境信息;基于所述图像生成驾驶员状态特征以及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生成场景特征;将所述驾驶员状态特征和所述场景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智能接管提示模型中,以获取所述智能接管提示模型输出的接管等级;根据所述接管等级确定所需执行的相应接管响应。本发明能够从驾驶员的实际接管能力出发,为驾驶员提供不同的接管响应,保证接管响应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01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36877.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智能驾驶车辆在当前驾驶时刻下的运行数据和车辆驾驶员的压电阵列图;其中,所述压电阵列图通过处理所述车辆驾驶员的坐姿点状压电信息得到,所述压电阵列图用于表征所述车辆驾驶员操作所述智能驾驶车辆时的座椅压力信息;基于所述压电阵列图,得到用于表征所述车辆驾驶员当前操作数据的操作浮点值;基于所述运行数据和所述操作浮点值,确定是否对智能驾驶系统进行调控,以使所述智能驾驶车辆处于安全行驶状态。本方案能够实现泛用性高、准确率高、干扰少的驾驶员操作感知办法,为智能车辆的人机共驾综合安全性的提高有显著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976222.0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融合安全风险的量化分析方法,属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各系统的抽象化模型,确认各系统的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融合安全属性值和融合安全分析矩阵,以确定各系统的分析优先级;针对分析优先级依次分析的每一个目标系统,均执行:评估各不安全行为的触发风险系数;确定不安全行为与危险场景的对应关系表,并分别确定各不安全行为在各危险场景下对应的危险场景暴露率、风险可控性和风险事故严重程度;基于各不安全行为的触发风险系数、危险场景暴露率、风险可控性和风险事故严重程度,计算当前目标系统对应的融合安全风险值。本方案可以实现三类安全风险的融合量化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506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7689.8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10L25/51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3/049 , G06N3/09 , G10L25/30 , G10L25/03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音信息的汽车环境感知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利用设置在汽车上的多个声音传感器获取当前时序下采集的多段声音信号;利用注意力分配模块对每一段声音信号进行环境感知事件的注意力增强处理,得到注意力增强处理后的多段声音信号;将注意力增强处理后的多段声音信号输入至事件触发模块中,以由所述事件触发模块对输入的每段声音信号进行空间特征提取,得到当前时序下的空间特征脉冲信号;利用特征识别模块对所述当前时序下的空间特征脉冲信号进行特征识别,以得到与所述环境感知事件相关的环境感知结果;所述特征识别模块是预先针对所述环境感知事件进行训练得到的。本方案在恶劣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感知性能和感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94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7372.4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C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阵列式传感器的智能轮胎系统。包括:设置在每一个轮胎分区上的阵列式交错布置的压阻式线缆和压电式线缆、与每一个轮胎分区一一对应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每一个轮胎分区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压阻式线缆和若干条压电式线缆,每一条压阻式线缆用于在受到作用力时产生用以表征轮胎形变的电阻数据,每一条压电式线缆用于在受到机械应力或应变时,产生用以表征轮胎形变和振动的电压数据。本方案,交错的网格布置提供了高密度的测量点,可以提高检测精度,而且网格布置的线缆能够对轮胎进行多维度的全面动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2197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8586.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轮胎超分辨率感知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轮胎内嵌的多个点位的传感器信号,并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每一个传感器的应变数据;将每一时刻下每一个传感器的应变数据和每一个传感器的位置坐标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超分辨率感知模型,以对每一时刻下轮胎接地印迹内的力学状态进行估计;超分辨率感知模型基于神经网络和轮胎‑路面接地印迹力学模型训练得到。本方案,可以以尽可能少的传感器,结合基于神经网络和轮胎‑路面接地印迹力学模型的超分辨率感知模型,来实现对轮胎接地区域动力学状态的实时感知,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动力学控制精度,保障车辆的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2911.9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辆多传感器系统的融合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自动驾驶系统的传感器的采集数据;其中,采集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定位数据,图像数据包括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数据和其余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数据,利用第一数据对第二数据进行校正;对定位数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进行预处理,依次得到定位标准数据、第一标准数据和第二标准数据;基于定位标准数据、第一标准数据和第二标准数据,确定汽车的融合位置信息;基于第一标准数据和第二标准数据,确定汽车的融合识别信息;基于融合位置信息和融合识别信息,控制汽车的行驶路径。本方案能够有效整合和管理多种传感器的数据,使其更加可靠和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0229.7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违反交通安全常识的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表征目标车辆运动状态的行驶数据,包括目标车辆速度、目标车辆加速度、更换车道数、更换车道频率、换道时长、横向偏移量和运动时间;基于行驶数据对违反交通安全常识的驾驶行为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驾驶行为的风险指标;驾驶行为包括急加减速行为、频繁换道行为、不良跟驰行为、蛇形驾驶行为和减速不当行为;基于主客观权重分配法对风险指标进行处理,得到驾驶行为的综合风险评估值;基于聚类分析法对综合风险评估值进行计算,得到驾驶行为的风险等级。本方案能全面地理解道路上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目标车辆和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4657.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车载操作系统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安全岛系统发送的心跳信号和对应的车载操作系统发送的响应信号;其中,安全岛系统是基于虚拟化管理程序技术建立的,心跳信号和响应信号均具有校验码、序列号、时间戳、CPU负载和内存占用率;基于心跳信号和响应信号对车载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其中,安全检测包括故障状态的检测和健康状态的检测,故障状态是根据依次进行的校验码对比、序列号对比和时间戳对比确定的,健康状态是通过响应信号的CPU负载率和内存占用率确定的;基于检测结果,确定车载操作系统的选用方案。本方案能够有效保证车载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