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背采样机构避让自主控制实施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5684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2048.2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月背采样机构避让自主控制实施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空间探测的技术领域,包括:分析采样机构避让前的分支工作状态,根据采样机构的分支工作状态确定多个采样机构运动的中途点,并在多个采样机构运动的中途点中确定阻碍上升器起飞的中途点;根据确定的中途点,生成采样机构的避让轨迹;根据避让轨迹,将采样机构的执行动作分解为一系列执行步骤,对每一个执行步骤添加监视遥测并确定开始时间,形成自主控制序列;对自主控制序列进行校核和验证,直到自主控制序列符合要求。克服了现有月背采样返回探测器采样机构避让过程中,对中继通信弧段、中继通信质量等的依赖可能带来的地面操控连续性问题。

    一种发动机真空羽流力热效应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06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303945.0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真空羽流力热效应的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预设的环境信息控制真空环境子系统提供真空环境;真空环境子系统,用于提供并保持发动机点火过程中的真空环境;验证器子系统,用于实现点火操作喷射出高温燃气羽流,以及模拟高温燃气羽流影响范围内的几何边界和物理边界;试验结构子系统,用于为验证器子系统提供安装接口,并设置试验的多工况;测量子系统,用于测量发动机羽流场及力热效应参数、真空环境子系统及验证器子系统的工作参数、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推力发动机真空羽流效应的试验验证和测量处于空白的技术问题。

    一种导流空间受限羽流对发动机影响的综合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472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393813.X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空间受限羽流对发动机影响的综合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导流空间受限条件下发动机羽流的导流条件。设定发动机工作在真空环境、导流空间受限条件下,采用数值求解纳维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的方法对发动机进行仿真求解。根据仿真求解结果,判断发动机喷管内部是否出现正激波进入发动机喷管喉部,若是,重新确定导流空间受限条件下发动机羽流的导流条件,返回仿真求解;否则判断若正激波没有发生贴壁现象,导流空间受限羽流不会对发动机自身产生影响,否则获取激波环境模拟参数,对正激波贴壁位置的发动机试片进行地面试验验证,采用压力‑真空式超声速电弧风洞作为激波环境模拟设备,判断导流空间受限羽流对发动机的影响。

    一种导流空间受限羽流对发动机影响的综合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472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93813.X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空间受限羽流对发动机影响的综合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导流空间受限条件下发动机羽流的导流条件。设定发动机工作在真空环境、导流空间受限条件下,采用数值求解纳维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的方法对发动机进行仿真求解。根据仿真求解结果,判断发动机喷管内部是否出现正激波进入发动机喷管喉部,若是,重新确定导流空间受限条件下发动机羽流的导流条件,返回仿真求解;否则判断若正激波没有发生贴壁现象,导流空间受限羽流不会对发动机自身产生影响,否则获取激波环境模拟参数,对正激波贴壁位置的发动机试片进行地面试验验证,采用压力-真空式超声速电弧风洞作为激波环境模拟设备,判断导流空间受限羽流对发动机的影响。

    一种深空再入返回服务平台和返回器分离姿态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30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35936.2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空再入返回服务平台和返回器分离姿态设计方法,根据返回器分离后的飞行姿态和姿态机动能力,确定服务平台和返回器分离的基准姿态;在基准姿态的基础上,分析服务平台和返回器的测控条件、服务平台和返回器的分离安全性、服务平台星敏感器可用性的要求等约束条件,最后综合考虑分离后飞行姿态、探测器测控条件、探测器供电要求、分离安全性和星敏感器的要求,给出满足要求的服务平台和返回器的分离姿态范围,满足了返回器再入过程中的高精度自主导航、可靠分离及安全再入的要求。

    一种双舱组合式航天器联合供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667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77252.2

    申请日:2015-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舱组合式航天器联合供电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上升舱电源系统和着陆舱电源系统;其中,上升舱电源系统包括:第一太阳电池阵、第一充电分流调节模块、放电调节模块和蓄电池组;着陆舱电源系统包括:第二太阳电池阵和第二充电分流调节模块;双舱组合式航天器联合供电系统的供电对象为航天器中各个负载,负载包括:上升舱的全调节母线负载和不调节母线负载,以及着陆舱的全调节母线负载和不调节母线负载。本发明提供的双舱组合式航天器联合供电系统及方法既能够保证航天器组合飞行时供电需求,也能够保证舱独立飞行时供电需求。

    一种多器组合航天器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7364.9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器组合航天器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方法,步骤为:(1)给出探测器最大工作模式集合;(2)根据探测器构型确定测控天线布局,仿真分析给出各种模式下方向图辐射覆盖范围及影响;(3)确定组合体状态下测控和信息交互的工作模式,满足各模式下全空间测控需求;(4)器间遥控与遥测信息交互设计;(5)根据地面测控支持情况与任务要求,完善飞行程序设定。(6)遍历航天器工作模式,验证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是否满足各阶段全空间测控与信息传输要求,满足进行(7),否则返回(2);(7)完成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本发明实现多模式状体下功能复用设计,以最小系统设计代价,实现探测器各种状态下全空间测控通信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