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气泡捕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366336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850611.5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气泡捕集器,包括:本体和放气组件;本体由一体成型的安装座和分离腔室组成,进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与安装座对接的一端的外圆周上,出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的另一端,且进、出液管的一端分别沿连接处所在外圆周切入分离腔室内;分离腔室通过进、出液管的另一端连在空间流体回路上;放气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且放气组件内部设有可通断的放气通道;放气通道的吸气口与分离腔室连通,且位于进液管所在安装面之下;放气通道切断时,气泡在离心力作用下向中心聚集并留在分离腔室中;根据气泡位置调整放气组件吸气口位置,放气通道连通时,气泡放出;其中,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分离腔室对接处以及放气组件与安装座之间均密封。

    一种轻质多层隔热组件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72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310802.7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多层隔热组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易于工程实现,能有效解决现有低温多层隔热组件的减重问题。该轻质多层隔热组件包括:可导电的外表面膜、N层隔热单元和内表面膜;N层所述隔热单元层叠设置在所述外表面膜和所述内表面膜之间,N为不小于3的整数;至少一个所述隔热单元仅包括反射屏,其余所述隔热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屏和间隔层,其中所述反射屏位于所述间隔层上方;所述反射屏为两侧表面发射率低且具有压纹支撑的材料;所述间隔层为导热率低的非金属材料。

    环路热管控温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7583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19185.4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控温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储液器、半导体致冷器,获取在蒸发器加热使得蒸发器中的工质发生液气转化时,工质从蒸发器中的毛细芯漏向储液器的漏热热量;在半导体致冷器对储液器进行致冷时,确定出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在储液器接收到发生液气转化的气态工质时,控致冷量液态工质流向储液器,并获取储液器的工质冷量;基于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这样,根据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致冷量可以准确的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以根据控温功率设计所述环路热管。

    一种星载铷钟控温小舱的温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915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217802.3

    申请日:2013-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铷钟控温小舱的温度控制方法,属于航天器热控技术领域。首先将加热器补偿加热所需的最大功率分拆形成多路小功率的单路加热器,然后计算单路加热器的热迟滞时间,以此设计出每路单路加热器控制时间间隔,按时间间隔完成全部加热器控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加热控制周期。系统设置有备份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当主温度传感器实效或主加热器对控制器开关指令响应不正确时完成主备份切换。本发明的温度控制及故障自主处置方法能够为铷钟工作环境提供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温度控制,控制方法简单、高效、可靠,并能满足长时间在轨连续稳定工作要求。

    混合型正交热管网络辐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59750B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610056218.4

    申请日:2006-06-26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大功率电子仪器设备散热用的混合型正交热管网络辐射器,采用平行热管预埋和平衡热管外贴的方式。该辐射器的平行热管互相平行,胶结在蜂窝板面板的内表面,平衡热管则和平行热管互相垂直,胶结在蜂窝板同一面板的外表面。本发明的混合型正交热管网络辐射器提高散热效率、简化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

    一种用于地外星体表面气固样品装容密封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49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40506.6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外星体表面气固样品装容密封的装置,包括:开合驱动机构与密封盖体组件和进样漏斗组件连接;振动压实组件,实现对装容的星壤样品进行振荡压实;样品称量组件,对装容的星壤样品进行在轨重量实时反馈;密封盖体组件,对密封罐体组件进行密封,在开合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开启;密封罐体组件,用于容纳不同规格的固体样品;火工拔销组件,对称安装在主体底座组件的两侧,实现密封罐体组件和主体底座组件之间的锁紧;进样漏斗组件,中心为漏斗结构,固体样品通过漏斗结构进入密封罐体组件;开合驱动机构,为提供密封盖体组件和进样漏斗组件的开合盖、转位和密封的动力机构。本发明解决了在轨样品收集过程中一体化密封、装容状态实时反馈和星壤斜坡堆积现象。

    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可展开式热辐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148523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345458.5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可展开式热辐射器,与整星接口简单,能有效解决航天器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包括:热辐射板、展开机构、流体回路管路、压紧释放装置、柔性热关节和流体回路工质;流体回路管路预埋在热辐射板内,流体回路工质运行于流体回路管路内;热辐射板通过展开机构与星体结构板相连;压紧释放装置用于固定处于收拢状态下的热辐射板;展开机构用于在压紧释放装置解锁后,将热辐射板转动展开至设定位置;在热辐射板相对星体结构板的折叠收拢处设置两根柔性热关节,两根柔性热关节的一端均预埋于热辐射板内部,分别连接流体回路管路的入口段与出口段;两根柔性热关节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星体侧的管路连接。

    基于形态学增强的暗弱目标序列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80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11068.7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形态学增强的暗弱目标序列检测方法,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周期纹理噪声和热噪声;对预处理结果进行形态学增强;对增强结果进行自适应双参数恒虚警计算得到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进行连通域标注,剔除虚警目标和过曝高亮度星;对得到的二值图像进行多帧叠加,对叠加后图像连通域进行目标连续搜索,以确认移动目标。本公开针对空间暗弱目标,设计了基于形态学的增强计算,通过基础膨胀腐蚀计算,实现了近椭圆目标周边噪声抑制及目标中心增强,并通过叠加后的多帧目标关联检测剔除虚警、保留运动目标信息,设计架构简单、计算量小,能够有效提高实时计算性能。

    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反馈控制的长桁架连续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1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48225.7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反馈控制的长桁架连续3D打印方法,在进行长桁架连续3D打印过程中,首先是提取当前层3D模型,当3D打印头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整体运动过程中,激光传感器实时采集已打印模型的测距数据,并与轴位置组合成点云数据,然后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特征识别,并与当前层3D模型特征进行比较,得出3D模型的补偿控制量,最终通过多轴协同控制,实现出现整个打印过程中的自适应补偿控制;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反馈自适应补偿控制的长桁架连续3D打印方法,可替代工作人员监控3D打印过程中打印件是否异常以及对打印件进行自适应补偿控制,从而节省了打印材料,提高了打印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