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50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310685.4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轨道航天器的双流体回路热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条独立的流体回路;两条独立的流体回路的一端均预埋在航天器的仪器板内,另一端预埋在辐射器上,流体回路内的工质分别流经两条流体回路时,收集仪器板上安装载荷的热量,把热量传递至各自的辐射器,排散至外太空;本发明采用双流体回路,解决系统的单点故障风险,当其中一条流体回路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条流体回路仍可以通过仪器板预埋管路带走仪器板上载荷的热量,虽然整个航天器的散热能力略有下降,通过仪器板预埋管路的布局设计可实现保持原散热能力的75%,但是提高了热控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476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111826.0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空间液态金属科技发展(江苏)有限公司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站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站舱内标准实验机柜通风散热系统,包括负压风机、气液换热器、回风风道、调节阀安装结构和载荷抽屉,载荷抽屉与调节阀安装结构安装在标准实验机柜内,载荷抽屉相对的两个表面设置有进风口以及面向调节阀安装结构的表面设置有回风口;在调节阀安装结构的内部对应于每个载荷抽屉的位置设置有安装空间,在每个安装空间内分别安装有风量调节阀,在调节阀安装结构上还设置有出风口;标准实验机柜的后背板与调节阀安装结构安装固定,使后背板与调节阀安装结构形成回风风道;气液换热器的一侧正对出风口,另一侧正对负压风机。本发明能够为科学实验载荷提供标准的、调节性强的、满足空间站约束的散热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36633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50611.5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气泡捕集器,包括:本体和放气组件;本体由一体成型的安装座和分离腔室组成,进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与安装座对接的一端的外圆周上,出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的另一端,且进、出液管的一端分别沿连接处所在外圆周切入分离腔室内;分离腔室通过进、出液管的另一端连在空间流体回路上;放气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且放气组件内部设有可通断的放气通道;放气通道的吸气口与分离腔室连通,且位于进液管所在安装面之下;放气通道切断时,气泡在离心力作用下向中心聚集并留在分离腔室中;根据气泡位置调整放气组件吸气口位置,放气通道连通时,气泡放出;其中,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分离腔室对接处以及放气组件与安装座之间均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6516171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875343.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舱段航天器的流体回路系统,属于多舱段航天器技术领域,包括:冷板、流体管路、辐射器、四个液路断接器及分离装置;两个冷板分别安装在舱内设备与仪器盘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间,且两个冷板的环形孔通过管路连通;辐射器固定在密封舱的外表面;液路断接器Ⅰ和液路断接器Ⅱ均通过分离装置安装在制动舱和服务舱对接处;液路断接器Ⅲ和液路断接器Ⅳ安装在回收舱和制动舱对接处;两路流体管路的一端分别与冷板的环形孔连接,另一端顺序通过液路断接器Ⅲ或液路断接器Ⅳ、液路断接器Ⅰ或液路断接器Ⅱ后,穿过服务舱的壳体,并与辐射器的管状结构连接;本发明能够通过对流体管路进行布局和舱间连接设计,而不影响返回舱的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66336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850611.5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气泡捕集器,包括:本体和放气组件;本体由一体成型的安装座和分离腔室组成,进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与安装座对接的一端的外圆周上,出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的另一端,且进、出液管的一端分别沿连接处所在外圆周切入分离腔室内;分离腔室通过进、出液管的另一端连在空间流体回路上;放气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且放气组件内部设有可通断的放气通道;放气通道的吸气口与分离腔室连通,且位于进液管所在安装面之下;放气通道切断时,气泡在离心力作用下向中心聚集并留在分离腔室中;根据气泡位置调整放气组件吸气口位置,放气通道连通时,气泡放出;其中,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分离腔室对接处以及放气组件与安装座之间均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19.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流体回路舱间耦合结构,基于两个以上航天器的舱间耦合,包括:舱间耦合软管和两个以上航天器的流体回路;每个航天器的流体回路上均设置有舱间耦合接口,每个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与其他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均通过舱间耦合软管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航天器之间流体回路的舱间耦合。本发明解决了多个航天器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各航天器流体回路之间不能相互支持进而实现功能扩展或故障支持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参与流体回路耦合的航天器的热控能力,也可以提供航天器的系统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7191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482791.9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回路自动加注装置及加注方法,将加注装置原气路管路上的减压阀和手动球阀替换为电动减压阀和电磁阀,将加注装置原回液管路上的手动调节阀替换为电动调节阀,视液镜连接溢流槽的管路上安装有流量开关;管路上的其他手动球阀替换为电动球阀。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提高加注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0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838670.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水击压力峰值的传感器用引压腔结构,包括:密封圈、迷宫塞、密封垫和侧盖;所述迷宫塞一端与敏感元件赋形,另一端通过侧盖压紧,且迷宫塞与侧盖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从而密封圈、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形成引压腔;其中,迷宫塞与密封垫对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迷宫型流道,该迷宫型流道通过迷宫塞中设置的引流孔与引压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9170.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液冷的回热式热电制冷除湿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冷凝组件之间形成冷凝腔体,冷凝腔体内设置有双向流道,制冷片组件的冷端贴靠冷凝组件的外侧,制冷片组件的热端贴靠冷板组件;冷板组件用于给制冷片组件散热;外部环境中的潮湿空气,经预冷降温处理后吹入冷凝腔体内,由冷凝腔体进行除湿处理获得冷凝水和除湿处理后的空气;将冷凝水吸附排出,同时将除湿处理后的的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后,排入外部环境。本发明可显著提升热电制冷除湿的效率,并且可适用于微重力下使用,在空气除湿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838619.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流体回路舱间耦合结构,基于两个以上航天器的舱间耦合,包括:舱间耦合软管和两个以上航天器的流体回路;每个航天器的流体回路上均设置有舱间耦合接口,每个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与其他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均通过舱间耦合软管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航天器之间流体回路的舱间耦合。本发明解决了多个航天器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各航天器流体回路之间不能相互支持进而实现功能扩展或故障支持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参与流体回路耦合的航天器的热控能力,也可以提供航天器的系统可靠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