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2128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1507635.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武钢资源集团大冶铁矿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何志义 , 谭玉叶 , 宋卫东 , 熊朝辉 , 毛孝林 , 李红富 , 姜维 , 楚立申 , 徐明志 , 邵平恒 , 严建国 , 张国权 , 郑志刚 , 李明 , 周世建 , 占亚斌 , 柯志军 , 程文君 , 皮拥军 , 周家祥 , 谭远洪 , 秦俊华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阶段胶结充填体强度优化配置方法及应用,包括有以下步骤: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综合考虑胶结充填体自身力学特征、上下盘围岩与二步骤非胶结充填体力学作用、顶板荷载及分层结构面等多因素的影响,建立单侧揭露三侧受压的分层结构胶结充填体强度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需求强度的影响;计算出合适的需求强度;本发明的特点是既考虑了实际采场胶结充填体的受力状况及分层结构面,又能适用于采场尺寸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度与结构优化,提出了充填成本控制对策。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1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569860.1
申请日:2022-05-24
IPC: C22C33/02 , C22C38/52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50 , B22F9/04 , B22F3/105 , B22F3/15 , B22F3/24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备研究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具有拉伸塑性的多纳米相强化ODS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气雾化法制备的预合金粉末与Y2O3粉末按照设定成分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中进行机械合金化反应。S2)将S1)得到的粉末通过SPS烧结技术或热等静压致密化。S3)将S2)得到的样品进行固溶热处理。S4)将S3)得到的样品进行热变形处理。S5)将S4)得到的样品进行时效热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中引入了高体积分数的B2相和纳米氧化物粒子进行强化,表现出优异的高温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塑形,为铁素体耐热钢的制备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16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569860.1
申请日:2022-05-24
IPC: C22C33/02 , C22C38/52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50 , B22F9/04 , B22F3/105 , B22F3/15 , B22F3/24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备研究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具有拉伸塑性的多纳米相强化ODS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气雾化法制备的预合金粉末与Y2O3粉末按照设定成分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中进行机械合金化反应。S2)将S1)得到的粉末通过SPS烧结技术或热等静压致密化。S3)将S2)得到的样品进行固溶热处理。S4)将S3)得到的样品进行热变形处理。S5)将S4)得到的样品进行时效热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中引入了高体积分数的B2相和纳米氧化物粒子进行强化,表现出优异的高温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塑形,为铁素体耐热钢的制备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07635.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武钢资源集团大冶铁矿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何志义 , 谭玉叶 , 宋卫东 , 熊朝辉 , 毛孝林 , 李红富 , 姜维 , 楚立申 , 徐明志 , 邵平恒 , 严建国 , 张国权 , 郑志刚 , 李明 , 周世建 , 占亚斌 , 柯志军 , 程文君 , 皮拥军 , 周家祥 , 谭远洪 , 秦俊华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阶段胶结充填体强度优化配置方法及应用,包括有以下步骤: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综合考虑胶结充填体自身力学特征、上下盘围岩与二步骤非胶结充填体力学作用、顶板荷载及分层结构面等多因素的影响,建立单侧揭露三侧受压的分层结构胶结充填体强度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需求强度的影响;计算出合适的需求强度;本发明的特点是既考虑了实际采场胶结充填体的受力状况及分层结构面,又能适用于采场尺寸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度与结构优化,提出了充填成本控制对策。
-
公开(公告)号:CN109957637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237815.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魏光升 , 韩宝臣 , 朱荣 , 武文合 , 冯超 , 姜娟娟 , 董建锋 , 吕明 , 吴学涛 , 李伟峰 , 胡绍岩 , 董凯 , 刘润藻 , 朱长富 , 周贺贺 , 李强 , 李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H喷吹CO2精炼超低碳钢的动态控制方法,适用于30‑300t RH钢包精炼过程。RH精炼过程中,采用O2+CO2作为顶吹气体,Ar+CO2作为提升气体,结合RH精炼进站钢液成分数据、精炼过程炉气成分数据以及真空设备工作条件,基于物料守恒对精炼过程钢液成分进行预测,并根据精炼钢液目标成分要求分阶段动态调整顶吹及提升气流量,在强化RH精炼过程搅拌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钢液中氮含量,改善钢液质量;同时避免RH脱碳过程钢液过氧化,减少脱氧合金消耗,在减少Ar消耗量的基础上,再次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精炼节奏。使得合金消耗量减少3~8%,RH精炼周期缩短1~2min,脱氮量提高3~10×10‑6,提高了钢液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5763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37815.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魏光升 , 韩宝臣 , 朱荣 , 武文合 , 冯超 , 姜娟娟 , 董建锋 , 吕明 , 吴学涛 , 李伟峰 , 胡绍岩 , 董凯 , 刘润藻 , 朱长富 , 周贺贺 , 李强 , 李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H喷吹CO2精炼超低碳钢的动态控制方法,适用于30‑300t RH钢包精炼过程。RH精炼过程中,采用O2+CO2作为顶吹气体,Ar+CO2作为提升气体,结合RH精炼进站钢液成分数据、精炼过程炉气成分数据以及真空设备工作条件,基于物料守恒对精炼过程钢液成分进行预测,并根据精炼钢液目标成分要求分阶段动态调整顶吹及提升气流量,在强化RH精炼过程搅拌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钢液中氮含量,改善钢液质量;同时避免RH脱碳过程钢液过氧化,减少脱氧合金消耗,在减少Ar消耗量的基础上,再次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精炼节奏。使得合金消耗量减少3~8%,RH精炼周期缩短1~2min,脱氮量提高3~10×10‑6,提高了钢液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59748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710177292.6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实体认证方法,涉及信息安全技术中传感器网络安全相关应用领域。本发明以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身份进行认证,保证节点之间通信的安全。节点是否合法可信的认证需要经过节点信任值管理,信任组构建,信任组更新,从而使节点中保存相关节点的信任值,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节点就可以根据信任值的大小来确定信息传输的方式和路径。该方法利用节点声誉和信任组的思想,可获得有效的安全认证策略,通过引入对称密钥加密算法,避免了采用公开密钥算法实施数字签名计算量大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认证的时延、增大了网络生存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538674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83638.5
申请日:2009-05-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含氮氧化物弥散强化型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Fe、Cr、Ni、W、Ti的纯金属元素粉末与纳米Y2O3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其中Cr:17-19%,Ni:7-9%,W:1.5-2.5%,Ti:0.5-1.0%,Y2O3:0.3-0.6%,余量为Fe,混合粉末装入球磨罐中,抽真空后充入高纯氮气,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球磨30~120h,不包含停机时间。每球磨5h,停机1h,防止球磨罐温度过高。通过控制球磨气氛“氮气”压力的大小和球磨时间,可以获得不同含氮量的ODS奥氏体不锈钢粉末,烧结后制得含氮ODS奥氏体不锈钢。这种方法制备的奥氏体不锈钢可同时实现氮的固溶强化和氧化物弥散强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的服役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40505.1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T11/0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片缺失部分恢复方法和系统,包括:将待恢复图片预处理得到Y;将Y分解并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U,∑,VT,将U,∑矩阵相乘得到权重矩阵输入预训练完成的多层全连接自编码器层,继续训练并将转换为特征向量捕捉图像的全局信息;输入预训练完成的第一个CAE‑MC网络,继续训练并提取每一个通道维度的更加精准和丰富的局部特征和潜在信息,学习图像内部的复杂关系,利用图像的低秩特性实现对图像的补全,得到初步单通道恢复图片;合成为三通道图片后,输入预训练完成的第二个CAE‑MC网络,继续训练并进一步提取特征和学习图像内部的复杂关系,得到更加准确且全面的恢复图片。本发明可以对图片缺失部分进行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0755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18350.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安徽铜冠(庐江)矿业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褶式滤筒除尘器,包括上箱体、集灰斗以及用于支撑的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箱体与所述集灰斗间的滤筒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滤筒箱体内的多层褶式滤筒,且每层所述褶式滤筒沿出风方向呈阶梯式分布。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层褶式滤筒且将褶式滤筒呈阶梯式排列,相比普通滤筒增加了有效过滤面积,且通过将褶式滤筒在滤筒箱体内呈阶梯式排列,含尘气流可与每排的褶式滤筒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还避免了含尘气流对褶式滤筒的正面垂直冲刷,减少了含尘气流的运动阻力,提高了褶式滤筒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