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75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0400459.3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提高收容于蓄电池壳体的蓄电池模块的防水性能的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封装体。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封装体(20)在具备壳体主体(31)及罩(32)的蓄电池壳体(19)的内部收容多个蓄电池模块(34)。将朝上呈凸状鼓出且下缘开放的拱形状的内罩(36)覆盖于壳体主体的上部,使该内罩从上方覆盖蓄电池模块,且使内罩的下缘(36a)位于比蓄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34a、34b)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即便在蓄电池封装体沾上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内罩来挡水而防止蓄电池模块被水润湿,不仅如此,即便在蓄电池封装体浸到水中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封入到内罩的内部的空气来抑制水面的上升,由此也能够防止蓄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的沾水。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5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288016.2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小型且简单的结构来可靠地防止蓄电池模块及连接构件的误组装的蓄电池封装体。蓄电池封装体具备:壳体,其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壳体侧干涉部;罩,其覆盖壳体的开口;多个蓄电池模块,它们以第一配置状态收容于壳体,且具有朝向壳体所位于的外侧突出的模块侧干涉部;以及连接构件,其与蓄电池模块的规定的端子电连接,并且具有第三干涉部,在要将蓄电池模块以与第一配置状态不同的第二配置状态收容于壳体的情况下,壳体侧干涉部与模块侧干涉部干涉,在要将连接构件连接于与规定的端子不同的其他端子的情况下,壳体侧干涉部与第三干涉部相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1132669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1299433.0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源切断处理的电池单元。电池单元(1)具备第一电池封装体(10)和配置于第一电池封装体(10)的上部的第二电池封装体(20)。第一电池封装体(10)具备电池模块(11)、第一电池壳体主体(12)以及第一电池壳体罩(13)。第二电池封装体(20)具备第一电池模块(21)以及第二电池模块(22)、第二电池壳体主体(23)以及第二电池壳体罩(24)。在第二电池壳体主体(23)中收纳有联锁机构(50),该联锁机构(50)设置为只有切断电池单元(1)的电路,才能解除罩拆卸限制部(40),在第二电池壳体罩(24)设置有开口部(24b)以能够接触所述联锁机构(50)。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3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891603.0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58 ,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50/298 , H01M50/502 , H01M50/503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7 , H01M10/6568 , B60K6/28 , B60L5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其使隔着板部沿上下方向重叠配置的模块的耦合导电部彼此的耦合工作及维护工作容易进行。蓄电池组(1)具备:下蓄电池模块(11);上蓄电池模块(21);板部(50),其位于上蓄电池模块(21)与下蓄电池模块(11)之间;下部母线(14),其与下蓄电池模块(11)电连接;上部母线(26),其与上蓄电池模块(21)电连接;以及耦合部(40),其电耦合下部母线(14)和上部母线(26)。板部(50)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开口部(30),从上方观察时,耦合部(40)位于开口部(30)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12654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80056574.1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 H01M10/613 , B60K6/28 , B60K6/40 , B60K11/04 , H01M10/625 , H01M10/6556
Abstract: 蓄电池壳体(31、32)通过将小型的第二蓄电池壳体(32)载置于大型的第一蓄电池壳体(31)的前上部而构成,第二蓄电池壳体(32)配置于后部座椅(16)的座椅座垫(16a)的前部下方,在第一蓄电池壳体(31)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33a),该凹部(33a)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供排气通路构件(19)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收容于第一蓄电池壳体(31)的蓄电池模块(37)配置于凹部(33a)的左右两侧,收容于第二蓄电池壳体(32)的蓄电池模块(45)以使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将后部座椅(16)配置于尽可能低的位置,从而确保了头上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32669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1299433.0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502 , H01M50/574 , B60L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源切断处理的电池单元。电池单元(1)具备第一电池封装体(10)和配置于第一电池封装体(10)的上部的第二电池封装体(20)。第一电池封装体(10)具备电池模块(11)、第一电池壳体主体(12)以及第一电池壳体罩(13)。第二电池封装体(20)具备第一电池模块(21)以及第二电池模块(22)、第二电池壳体主体(23)以及第二电池壳体罩(24)。在第二电池壳体主体(23)中收纳有联锁机构(50),该联锁机构(50)设置为只有切断电池单元(1)的电路,才能解除罩拆卸限制部(40),在第二电池壳体罩(24)设置有开口部(24b)以能够接触所述联锁机构(50)。
-
公开(公告)号:CN112310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10733817.5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31/02 , H01R13/73 , B60R16/033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132961.8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4 , H01M50/271 , H01M50/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使用维护插接器等制成品而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的蓄电池组的联锁结构。蓄电池组(1)的联锁结构具备使两个蓄电池模块(21、22)电导通的母线单元(40)。母线单元(40)具备:母线(41),其将蓄电池模块(21、22)电连接;绝缘性的母线盖(42);以及母线固定螺栓(44),其将母线(41)固定于蓄电池模块(21、22)。母线盖(42)具备:母线盖主体(42a),其覆盖母线(41);拆卸限制部(42b),其限制壳体盖(12)的盖连结部(12d)从支承托架(63)拆卸;以及操作允许部(42c),其允许对母线固定螺栓(44)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0132879.5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北野亮
IPC: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62 , H01M5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配置母线,且能够削减固定部件的数量的蓄电池组。电动车辆用的蓄电池组(1)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11A~11H);以及壳体(12),其收容多个蓄电池模块(11A~11H)。在壳体(12)中收容有具有板形形状的第一正极母线(31)及第二负极母线(22)、以及保持第一正极母线(31)及第二负极母线(22)的夹持件(60)。夹持件(60)具有向上方开口的截面为U字形状的母线保持部(67)。第一正极母线的方向的方式上下排列配置于母线保持部(67)。(31)及第二负极母线(22)以板厚方向面向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9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132879.5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北野亮
IPC: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62 , H01M5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配置母线,且能够削减固定部件的数量的蓄电池组。电动车辆用的蓄电池组(1)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11A~11H);以及壳体(12),其收容多个蓄电池模块(11A~11H)。在壳体(12)中收容有具有板形形状的第一正极母线(31)及第二负极母线(22)、以及保持第一正极母线(31)及第二负极母线(22)的夹持件(60)。夹持件(60)具有向上方开口的截面为U字形状的母线保持部(67)。第一正极母线(31)及第二负极母线(22)以板厚方向面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上下排列配置于母线保持部(6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