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结构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9549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680025016.1

    申请日:2006-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结构,该结构包括配置在底板面板(15)上的电池组(31)和从内燃机起经过底板面板(15)下方延伸至排气口的排气管(21)。电池组(31)具有二次电池(32)和进气室(34),该二次电池由在车辆行驶方向上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33)构成,用于向电机提供电力,该进气室在与多个电池单元(33)的层叠方向垂直的大致水平方向上与二次电池(32)邻接,用于在各个电池单元(33)之间提供冷却空气。排气管(21)设置成通过电池组(31)的直下方,并通过从进气室(34)的直下方位置移开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构造,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结构,该结构在不对排气管的路径做很大限制的情况下抑制了二次电池的冷却效率的降低。

    用于车辆的电源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83190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510064230.5

    申请日:2005-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08 B60R16/03 H02J200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源装置。在结合使用都布置在车辆后部中的高电压电池(12)和辅助机械电池(16)的混合动力汽车中,在12V辅助机械电池(16)附近设有熔线盒(18)。充当来自DC/DC转换器(14)的输出线的电力线(38)不返回到发动机空间,而是连接到熔线盒(18),该DC/DC转换器对高电压电池(12)和电池(16)之间的电压进行转换。即使在由于从DC/DC转换器(14)对电池(16)充电所引起的过大电流流动而烧断熔线(44)时,也应该保持具有高重要性的EFI单元(24)的操作。这里电力线(34)和熔线(42)专用于消耗相对较小功率的EFI单元(24),因此更容易确保用于路由电力线(34)的路径。

    电池组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5503C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00126495.8

    申请日:2000-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一种将长方体状的单位电池2并列配置成其最大面积的侧面重叠且在各单位电池2之间形成有冷却介质通道的状态,并用夹紧带5夹紧配置在单位电池2的排列方向两端的端板3、4,使其成为一体而构成的电池组1,在该电池组1的宽侧面隔开适当间隔配置多条夹紧带5,且该夹紧带5由剖面形状为相对电池组1的宽侧面垂直方向的尺寸大于平行方向的尺寸、剖面形状为长方形的板材或剖面形状为圆形的圆棒、管件构成。该电池组能有效冷却电池组且端板不会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