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216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709902.5

    申请日:2019-07-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驱动系统(200)的冷却装置,在未要求内燃机冷却处理、要求了第1混合动力系统冷却处理、要求了第2混合动力系统冷却处理、且连结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控制连结装置65的工作,以使得经由第1连结水路(65a)及第2连结水路(65b)而连结内燃机循环水路(20)与混合动力系统循环水路(50),控制冷却水的流动,以使得利用由内燃机散热器(13)冷却后的冷却水来冷却第1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180)、且利用由混合动力系统散热器(43)冷却后的冷却水来冷却第2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120)。连结条件在未要求内燃机冷却处理、且经由第1连结水路从内燃机循环水路流入混合动力系统循环水路的冷却水能冷却第1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时成立。

    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2163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709902.5

    申请日:2019-07-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驱动系统(200)的冷却装置,在未要求内燃机冷却处理、要求了第1混合动力系统冷却处理、要求了第2混合动力系统冷却处理、且连结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控制连结装置65的工作,以使得经由第1连结水路(65a)及第2连结水路(65b)而连结内燃机循环水路(20)与混合动力系统循环水路(50),控制冷却水的流动,以使得利用由内燃机散热器(13)冷却后的冷却水来冷却第1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180)、且利用由混合动力系统散热器(43)冷却后的冷却水来冷却第2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120)。连结条件在未要求内燃机冷却处理、且经由第1连结水路从内燃机循环水路流入混合动力系统循环水路的冷却水能冷却第1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时成立。

    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5621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227368.4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在存在对电池120进行预热的要求时从内燃机通路11Pe流出的热交换液的温度为容许上限温度Tw_max以下的情况下,在使热泵40停止的状态下从内燃机通路向电池通路21Pbat供给热交换液。另一方面,本装置在存在对电池进行预热的要求时从内燃机通路流出的热交换液的温度比容许上限温度高的情况下,使热泵工作而冷却热交换液同时从内燃机通路向电池通路供给热交换液。

    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1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742968.X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在如下特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进行使连通系统工作而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然后,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所述特定条件是为了在利用连通系统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时将在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芯流量且将在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内燃机流量而需要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的这一条件。

    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65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061805.X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为内燃机预热温度以上时电池温度比电池预热温度低的情况下,以使得进行作为内燃机循环回路与电池循环回路之间的热交换的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而且,本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比内燃机预热温度低时电池温度比低于电池预热温度的预定电池温度低的情况下,以使得不进行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而且,本温度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温度比内燃机预热温度低时电池温度为预定电池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使得进行内燃机热交换的方式使制冷剂在内燃机循环回路及电池循环回路中循环。

    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0742969.4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在如下特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进行利用连通系统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然后,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所述特定条件是为了在利用连通系统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时将在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芯流量且将在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内燃机流量而需要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的这一条件。

    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810742968.X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在如下特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进行使连通系统工作而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然后,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所述特定条件是为了在利用连通系统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时将在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芯流量且将在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内燃机流量而需要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的这一条件。

    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951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333812.0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在要求了由内燃机冷却水来冷却内燃机的处理这样的内燃机冷却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以通过内燃机散热器的方式使内燃机冷却水在内燃机循环水路中循环,由此由内燃机冷却水来冷却内燃机。另外,本冷却装置在要求了由热泵的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的处理这样的热泵动作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使热泵动作而由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而且,本冷却装置在热泵动作条件成立且内燃机冷却条件不成立这样的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使热泵动作而由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并且,以通过热泵的冷凝器的方式使内燃机冷却水在内燃机循环水路中循环,由此由冷凝器来冷却制冷剂。

    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716988.X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于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具备: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0),其具有使热交换水循环的加热器水路和加热器泵;发动机冷却系统(10),其具有使热交换水循环的发动机水路和发动机泵;连通系统(60),其切换发动机水路向加热器水路的连通和发动机水路从加热器水路的切离;以及截断单元(36),其截断特定水路(46),所述特定水路(46)是来自发动机水路的热交换水所流入的加热器水路的部分与向发动机水路流出的热交换水所流出的加热器水路的部分之间的加热器水路。在截断特定水路、并且使发动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时进行加热器泵的占空比的减小和发动机泵的占空比的增大的情况下,本控制装置在进行了发动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的连通、特定水路的截断、以及发动机泵的占空比的增大后,进行加热器泵的占空比的减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