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01735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80107167.0

    申请日:2008-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 B60R21/23138 B60R2021/231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气囊装置(10)设置在沿车宽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座椅的车辆(20)内。在多个座椅(22L、22R)之间形成气囊收纳部(12)。在气囊收纳部(12)内收纳具有气体导入口的气囊(11)和用于向气囊(11)中喷射气体的气体发生器(13)。气体发生器(13)设置成使气体的喷出方向向上。从气体发生器(13)导入气体时,气囊(11)大致向上膨胀而与车厢顶棚(25)相撞,车厢顶棚(25)引导气囊(11)的膨胀方向。然后,气囊(11)以向前展开的方式膨胀,接着,向下膨胀,成为最大膨胀状态。气囊(11)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车厢顶棚(25)及车厢下侧相抵接。气囊(11)抑制在碰撞相反一侧的座椅上落座的乘员使其不向碰撞侧移动。

    气囊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46346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58120.0

    申请日:2009-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抑制膨胀完成时的气囊在行人撞击时向车外侧方向的横向偏移,可以可靠地覆盖前立柱的前表面。气囊装置(M1)具有可以覆盖车辆(V)的前立柱(1)的前表面(1a)侧的气囊(35)。气囊(35)具有膨胀主体部(36)和支撑膨胀部(37)。膨胀主体部(36)在气囊(35)膨胀完成时覆盖前立柱(1)的前表面(1a)。支撑膨胀部(37)配置为,以从膨胀主体部(36)向车外侧(O)延伸的方式与膨胀主体部(36)相连续,并且在气囊(35)膨胀完成时,使下表面(37c)侧抵接支撑在车门侧后视镜(21)处于使用位置(UP)中的后视镜主体(23)的上表面(23c)上,以可以支撑膨胀主体部(36)。

    护膝垫板
    13.
    发明公开
    护膝垫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25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492296.9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使得护膝垫板形成为简单的结构。用于约束车辆的乘员的膝部的护膝垫板具有:膝部挡板,其是与乘员的膝部接触的膝部挡板,配置于在车辆内与采取驾驶姿态的乘员的膝部相对的位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推出部,其是将膝部挡板推出的推出部,并且配置于内饰面板的内侧,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移动部件,移动部件的一个前端配置于车辆的前车身的内侧,膝部挡板与移动部件的另一个前端连结,该移动部件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如果冲击施加于推出部的一个前端,则该推出部朝向车辆的后方移动而将膝部挡板推出。

    用于车辆的放电装置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98555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271974.X

    申请日:2011-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放电装置,包括通过触发强制连接装置使第二电容器与放电电阻并联连接的放电电路。当检测到车辆的碰撞时,放电装置强制停止从蓄电池到包括第二电容器的电路的供电,并且触发强制连接装置,以强制第二电容器放电。强制连接装置的一对连接端子布置成以绝缘件置于二者之间的方式彼此压贴(压抵)。强制连接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器用于产生指向绝缘件的燃烧气体。当检测到异常时,通过触发气体发生器,强制连接装置使连接端子彼此短路。第二电容器和放电装置设置成一体。

    气囊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4634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258120.0

    申请日:2009-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抑制膨胀完成时的气囊在行人撞击时向车外侧方向的横向偏移,可以可靠地覆盖前立柱的前表面。气囊装置(M1)具有可以覆盖车辆(V)的前立柱(1)的前表面(1a)侧的气囊(35)。气囊(35)具有膨胀主体部(36)和支撑膨胀部(37)。膨胀主体部(36)在气囊(35)膨胀完成时覆盖前立柱(1)的前表面(1a)。支撑膨胀部(37)配置为,以从膨胀主体部(36)向车外侧(O)延伸的方式与膨胀主体部(36)相连续,并且在气囊(35)膨胀完成时,使下表面(37c)侧抵接支撑在车门侧后视镜(21)处于使用位置(UP)中的后视镜主体(23)的上表面(23c)上,以可以支撑膨胀主体部(36)。

    树脂气囊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29969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010502476.7

    申请日:201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气囊,该树脂气囊由薄片状的合成树脂构成周壁,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以使上壁部和下壁部分离的方式进行膨胀。包围膨胀区域的三侧的三侧包围外周缘,作为沿厚度方向的剖面将上、下壁部以半圆弧状连接,并且,在俯视观察下形成向外侧膨胀的相连续的曲线状。在膨胀区域中,向内侧同心地配置折叠部,它们形成为沿三侧包围外周缘而向其外周缘侧膨胀的曲线状。各折叠部作为沿厚度方向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两个倾斜部的剖面V字状,该两个倾斜部从凹陷的底部延伸。各折叠部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进行塑形变形以使开口宽度尺寸扩大,从而使气囊膨胀,将壁厚尺寸设定为在膨胀完成时可以抑制向外表面侧的翻转的范围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