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9019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602425.X

    申请日:2014-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4 B60R21/201 B60R21/237 B60R2021/1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能够顺利地进行对展开膨胀初期的气囊的展开膨胀的限制和限制解除。该气囊装置具备:气囊,其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收容部位解除折叠并凸出而展开膨胀;以及限制部件,其安装在收容部位中,而能够限制气囊的一部分的展开膨胀。限制部件具有挠性,并且具备:临时保持部,其将作为气囊的一部分的折叠部可释放地临时保持;安装部,其安装在收容部位中;以及连结片部,其连结安装部和临时保持部。临时保持部具备:基座部,其与连结片部相连;以及罩部,其与在其与基座部之间形成用于临时保持折叠部的保持凹部而与基座部连结,将折叠部从保持凹部释放时的开口设置在未与基座部侧连结的释放用非连结缘的内周侧而构成。

    气囊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90194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602425.X

    申请日:2014-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4 B60R21/201 B60R21/237 B60R2021/1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能够顺利地进行对展开膨胀初期的气囊的展开膨胀的限制和限制解除。该气囊装置具备:气囊,其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收容部位解除折叠并凸出而展开膨胀;以及限制部件,其安装在收容部位中,而能够限制气囊的一部分的展开膨胀。限制部件具有挠性,并且具备:临时保持部,其将作为气囊的一部分的折叠部可释放地临时保持;安装部,其安装在收容部位中;以及连结片部,其连结安装部和临时保持部。临时保持部具备:基座部,其与连结片部相连;以及罩部,其与在其与基座部之间形成用于临时保持折叠部的保持凹部而与基座部连结,将折叠部从保持凹部释放时的开口设置在未与基座部侧连结的释放用非连结缘的内周侧而构成。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03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297732.0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作为简便的结构而能够保护乘员的头部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能够保护就坐于车辆的座椅(3)的乘员(MD)的头部(MH)。具有:气囊(25),构成为,折叠配置于乘员的侧方且是车辆的车顶(7)的端缘(7a)侧,在作用有来自车辆的侧方的外力时,朝向下方展开而将乘员的头部的侧方覆盖;以及引导单元(GM),对气囊从收纳位置至展开位置的向下方的展开进行引导。气囊具有:车内侧壁部(27),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8),配置于车外侧;以及连结壁部(29),将车内侧壁部与车外侧壁部的端缘彼此连结,并且在连结壁部的区域配置有在向下方展开时能够使得大气流入内部的进气孔(35)。

    气囊壳体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4677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127536.9

    申请日:2016-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7

    Abstract: 一种气囊壳体,包括:底壁部,其包括底壁构成部;侧壁部,其包括侧壁构成部,其中:弯折侧壁构成部,以从单个金属板材的底壁构成部的外周缘立起;多个结合片部,其设置于侧壁构成部,将结合片部叠置在对应被结合部上一起加以压皱,从而,维持侧壁部自底壁部的立起形状;以及,结合片部布置成连同被结合部大致平行于底壁部,并且叠置于被结合部上,在与底壁部大致成直角的方向,使结合片部和被结合部局部压皱到一起。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00181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122714.X

    申请日:2007-07-02

    Abstract: 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其具有从后支柱部的上端附近向下方的车内侧展开膨胀的后膨胀部。后膨胀部具有:上缘侧膨胀部,其从气囊的上缘侧的气体供给流路部向后方延伸;膨胀主体部,其位于上缘侧膨胀部的下方,由分隔部分隔;以及分支膨胀部,其从气体供给流路部向下方延伸。膨胀主体部通过使膨胀用气体从分支膨胀部下端的流入口流入而膨胀。膨胀完成时的上缘侧膨胀部的下缘侧的至少前端侧,配置在后支柱装饰件和气囊罩之间的分界线的下方。上缘侧膨胀部和气体供给流路部分别被折叠收容在折叠后的分支膨胀部和膨胀主体部的车外侧位置上,以使膨胀主体部可以越过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被推向车内侧。

    穿戴式气囊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046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680552.0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提供不会妨碍穿戴时的穿着感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能量吸收而保护佩戴者的穿戴式气囊装置。穿戴式气囊装置(S)构成为在穿戴时能够保护佩戴者(M)的保护对象部位(P)。具有:衣着部(20),其能够佩戴于佩戴者的上半身(MU);气囊(30),其收纳于衣着部内,并且能够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以将保护对象部位覆盖的方式膨胀;以及能量吸收部件(40),其在衣着部内配置于与气囊的佩戴者侧或者远离佩戴者一侧的表面重叠的保护对象部位的区域。能量吸收部件构成为,在作用有相对地进入佩戴者侧的干涉物的冲击力时,能够通过塑性变形而进行能量吸收。

    气囊
    7.
    发明授权
    气囊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1382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404474.7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一种气囊,其具有:安装部;保护膨胀部;以及中间部,其配置于安装部和保护膨胀部之间。从保护膨胀部至中间部的区域由在从安装部远离的前端侧处彼此相连的2片面板部构成,并且设置使面板部的两缘彼此结合的结合部而形成。保护膨胀部在前端侧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使从安装部远离的前端侧接近安装部侧,并且以将面板部重叠大于或等于4片的方式,设置大于或等于2个能够使膨胀用气体向相对的面板部之间流入而进行膨胀的膨胀空间,设置与结合部侧相连的折痕而构成。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86765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710122714.X

    申请日:2007-07-02

    Abstract: 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其具有从后支柱部的上端附近向下方的车内侧展开膨胀的后膨胀部。后膨胀部具有:上缘侧膨胀部,其从气囊的上缘侧的气体供给流路部向后方延伸;膨胀主体部,其位于上缘侧膨胀部的下方,由分隔部分隔;以及分支膨胀部,其从气体供给流路部向下方延伸。膨胀主体部通过使膨胀用气体从分支膨胀部下端的流入口流入而膨胀。膨胀完成时的上缘侧膨胀部的下缘侧的至少前端侧,配置在后支柱装饰件和气囊罩之间的分界线的下方。上缘侧膨胀部和气体供给流路部分别被折叠收容在折叠后的分支膨胀部和膨胀主体部的车外侧位置上,以使膨胀主体部可以越过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被推向车内侧。

    乘员保护装置
    10.
    发明公开
    乘员保护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58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536979.X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乘员保护装置具有如下部件:座椅安全带,其具有腰带部;充气机;以及气囊,其设置于所述腰带部,具有主体部、导管部和系带,所述导管部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至所述主体部,所述系带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连结,其中,膨胀完毕时的所述主体部具有:后壁部,其与所述系带的一端部连结;前壁部,其在所述后壁部的前方与所述后壁部隔开间隔而配置,与所述系带的另一端部连结;以及上壁部,其在比所述系带更靠上方的位置将所述后壁部与所述前壁部连接,所述主体部通过使得所述系带卡挂卡止于支撑体,从而经由所述系带而支撑于所述支撑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