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73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7552.X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刃角、侧墙、中柱、牛腿、环向加强梁、预制板、现浇板和纵梁,预制部分为标准构件工厂化预制,且在地面组装完成形成沉井结构后安装到基坑中,现浇部分采用现场浇筑,避免了传统方式效率低且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预制板端头与环向加强梁或纵梁连接,连接接头现浇固结,基坑开挖通过沉井结构下沉实现,侧墙在沉井下沉阶段通过环向加强梁及临时水平支撑体系支撑,不需要设置围护结构,避免了围护结构工程投资大、利用率低,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由于不需要设置围护结构,也避免了开设肥槽增大了基坑规模,且后期还需进行回填,增加工程投资的问题。

    一种基于沉井法的地铁车站修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73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6654.X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沉井法的地铁车站修建方法,将地铁车站隧道分隔形成端部沉井区一、侧部沉井区一、中部沉井区、侧部沉井区二、端部沉井区二,并首先在端部沉井区一、中部沉井区、端部沉井区二均下沉一个沉井,然后在侧部沉井区一和侧部沉井区二均下沉一个沉井,最后进行各沉井间的接缝处理,完成地铁站的修建。本发明无需设置围护结构,降低了工程投资。另外,当施工环境处于有水地层中时,无需降水,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有利于地下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种隧道明洞结构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96926.5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明洞结构。所述隧道明洞结构包括围护桩组、冠梁、承载拱和第一侧墙。所述围护桩组包括多个,每个围护桩组包括两个围护桩和一个横向的预应力梁,每个围护桩组的两个围护桩分别设置在隧道的两侧;所述冠梁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隧道两侧的围护桩上,并与围护桩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拱设置于冠梁上方,且承载拱为弧形,承载拱的两端分别与隧道两端的冠梁相连。所述第一侧墙的底部分别与所述仰拱的两端相连。本发明利用承载拱将明洞上方土体荷载向下传至围护桩,围护桩与预应力梁及冠梁共同承载。实现永临结合,优化明洞结构型式,尤其是大跨度明洞结构型式,节约工程投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