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76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87198.2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是关于一种分离盒式停车导向标志牌结构,涉及标识牌领域,包括隧道二次衬砌,该分离盒式停车导向标志牌结构包括:铝合金框架组件,所述铝合金框架组件包括:铝合金框架,所述铝合金框架设置于隧道二次衬砌的表面;铝合金底板,所述铝合金底板与铝合金框架的下部相连接;至少一个加强钢板,至少一个所述加强钢板设置于铝合金框架内。本公开技术方案结构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牢固且可视性良好的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的停车导向标志牌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49533.5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海岩 , 白鸿国 , 马志富 , 叶少敏 , 吴小策 , 李彬 , 苏哿 , 张弛 , 曾青 , 刘海达 , 赵青 , 赵铎 , 孙一鸣 , 霍思逊 , 舒文力 , 马庆 , 王慧慧 , 白康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洒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粉尘剂摆动式喷洒车,包括牵引车,所述牵引车上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罐体的后侧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顶端延伸至机壳的顶端并固定安装有旋转板。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粉尘剂喷洒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对粉尘剂与清水进行混合搅拌,需要在将粉尘剂与清水在罐体外部混合搅拌之间在灌注到罐体的内部,操作复杂麻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准备工作以及喷洒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工来不断的改变喷管的角度,从而实现除尘剂喷洒的角度,增加了使用者工作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01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194197.6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黑龙江铁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运营长大隧道冬季洞内纵向气温场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的步骤如下:通过沿寒区运营长大隧道洞内纵向间隔一定距离布设气温测点,获得不少于一个冬季的寒区隧道洞内沿纵向各测点的实时气温数据;根据各测点的实时气温数据绘制不同时刻隧道洞内气温沿纵向分布曲线;通过曲线拟合分析,建立寒区运营长大隧道冬季洞内气温场沿纵向呈不少于5阶多项式的抛物线型分布的计算方法。利用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可分析寒区长大隧道冬季洞内气温场沿纵向分布规律,为合理确定寒区隧道抗防冻工程措施和设防长度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寒区隧道的运营安全,大大降低了隧道运营期维养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92064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25086.4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真空管道内部结构,管道主体结构的内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贯通的轨下结构,轨下结构顶部设有轨间通道、以及位于轨间通道两侧的磁浮轨道,磁浮轨道上可双向运行超高速磁浮列车,磁浮轨道的运营空间为真空环境。轨间通道为封闭结构,沿管道主体结构贯通设置,其上部有满足列车形驶要求的平台安全空间,可通过轨间通道楼梯和轨间通道门进入轨间通道至轨下结构顶面,轨间通道两侧侧墙上根据需求设置轨间通道侧墙门。本发明通过管道内部结构统筹了列车形式、疏散或检修、设备布置的空间需求,有效利用了管道断面空间,适用于单管双线形式,与双管单线相比降低了建造成本,并完善了疏散检修功能,合理配置了设备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9157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58096.0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侧疏散救援功能的隧道紧急出口结构,包括设置于隧道一侧的紧急出口,另一侧的换向洞室,连接两侧的底部疏散廊道。所述底部疏散廊道经由换向洞室内设置具有安全扶手的楼梯向下至隧道结构底部,并下穿隧道后通过楼梯爬升至紧急出口所在的通道内,当运营期间列车在隧道内发生事故时,人员可经由紧急出口或换向洞室和底部疏散廊道进行双侧疏散。本发明提高了隧道疏散救援效率,加强了隧道的运营安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7307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033038.8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基底局部深埋排水沟结构,包括位于隧道仰拱填充内的中心排水管和沿中心排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检查井;隧道基底设置有局部深埋排水沟,局部深埋排水沟的一端设有端部检查井,端部检查井下游设有汇水井,端部检查井与汇水井之间通过多条竖向导水管和多条纵向导水管连通,汇水井与中心排水管连通;隧道基底积水由局部深埋排水沟汇集于端部检查井内,再通过竖向导水管和纵向导水管进入汇水井,而后通过中心排水管排出洞外。本发明适用于隧道基底局部排水,降低了隧道通长设置中心深埋水沟的施工难度和风险及工程造价,减小了隧道结构所承受的水压力,防止隧道在施工和运营期间衬砌结构渗漏水甚至引起衬砌开裂,保证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816728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10143661.4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带停车线的地下车站结构,该结构设置于城轨工程中带停车线的地下车站上,所述该结构包括两组对称三开道岔、连接钢轨、两组挡车器、四组单开道岔、站台,所述两组对称三开道岔通过连接钢轨与两组挡车器连接,形成对称三开道岔贯通式停车线,接着再通过连接钢轨和敷设左右正线上的四组单开道岔连接,与站台形成带停车线的地下车站结构。本发明效果是可缩短带停车线的地下车站总长约50~60米,将开挖施工的车站部分转变为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区间隧道,进而达到减少工程引起的构筑物拆迁、市政管线改移、交通疏解规模,节省工程投资,降低施工难度与风险,减少工程实施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22376507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985415.8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复合式结构,包括预制管片衬砌,预制管片衬砌中设置有位于底部的预制箱涵,预制箱涵的两个侧顶面均与锁脚纵向联系梁相连,两个锁脚纵向联系梁上设置有拱墙内衬。本实用新型在预制管片衬砌内侧形成环向封闭、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有效提高了大直径盾构隧道的结构纵向刚度、整体稳定性和防水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穿越软土不良地质、高水压、水下河床冲淤变化、高地震烈度等复杂环境修建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有效提高了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整体刚度、纵向稳定性和防水密封性能,同时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整体性好、施工质量可控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22045778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22652281.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 E21D11/38 , E21D11/10 , B32B13/14 , B32B7/12 , B32B33/00 , B32B3/08 , B32B13/04 , B32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寒区隧道用喷涂聚氨酯保温装置,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初支喷射混凝土层、土工布层、自粘式防水板层、喷涂聚氨酯泡沫层以及二次衬砌混凝土层;自粘式防水板层通过若干条自粘带与土工布层粘接,并通过膨胀螺钉固定粘结处,相邻的两块自粘式防水板层之间搭接;搭接处采用双道焊缝热熔焊接,本实用新型使用喷涂聚氨酯泡沫层,高阻燃、保温、环保,与土工布层、初支喷射混凝土层表面完全贴合,不会鼓包,没有空气进入,且不需要进行搭接和绑定,施工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219571229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650246.8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黑龙江铁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寒区隧道排水管自动化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本体,所述加热装置本体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连接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换能器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数据收集器;所述温度数据收集器连接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过载保护器、过压保护器、功率调节器、散热器和警示灯;还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能、均匀加热、节能环保、安全性高、可控性强等有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