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15194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410017239.6
申请日:2004-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双埋层结构的绝缘体上的硅材料、制备及用途。其特征在于:具有双埋层结构,下埋层为连续的绝缘埋层,上埋层为不连续的图形化绝缘埋层。在存在上埋层的SOI局部区域,顶层硅的厚度为0.05~0.4μm,而在不存在上埋层的SOI局部区域,顶层硅的厚度为0.6~20μm,制备方法是以注氧隔离技术制备的具有连续埋层的SOI材料为衬底,硅气相外延生长获得较厚的单晶硅层,再采用图形化SIMOX工艺得到不连续的上埋层结构,或再结合反应离子刻蚀技术以及硅选择性外延工艺将上埋层结构的连续状况转变为不连续的。所制备的材料为SOI光电子器件的单片集成提供了衬底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479136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3141411.7
申请日:2003-07-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载流子吸收型光强度调制器及制作方法,包含输入波导、输出波导、至少两个调制直波导,其特征在于以绝缘层上的硅(SOI)为基材料,每条调制波导有各自独立的载流子注入区域,调制波导之间的连接通过利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特性或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制得的全内反射波导实现,且两相邻调制波导的轴线相互垂直,在短距离、小面积范围内实现了调制波导的紧凑排列,解决了载流子吸收型硅波导光强度调制器的调制深度与器件长度之间的矛盾;同时通过设计、调整全内反射波导的位置和方向,调制波导可以与不同位置的输入输出波导实现灵活连接。本器件结构紧凑、尺寸小、便于实现集成化,采用常规硅微电子加工工艺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440052A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03115827.7
申请日:2003-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厚膜SOI(Silicon on insulator)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SIMOX技术制备的薄SOI材料作为衬底,然后利用气相外延工艺进行外延生长单晶硅层。用该方法制备的SOI材料可以用作光波导材料,外延层厚度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外延层表面平整度优于用键合减薄方法制备的SOI材料。外延生长时可以选用SiCl4,SiHCl3,SiH2Cl2或SiH4作为硅源,外延掺杂类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外延生长前衬底用H2高温烘烤改善表面状况。外延层硅层厚度为5~10μ,沉积速率为0.3~0.8μ/min。
-
公开(公告)号:CN1385142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1139159.6
申请日:2001-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改善人工心脏瓣叶血液相容性和使用安全性的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其特征在于或用常规的离子注入或用等离子浸没式离子注入方法在热解碳制成的瓣叶中直接注入N+,其剂量为2×1016-8×1017/cm2,注入能量在30-160KeV,从而不仅使其血液相容性与常用的氧化钛涂层相当,而且由于不存在膜/基结合力问题,可提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27052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343183.3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 H01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效复合中心的SOI材料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的制备领域。一种SOI材料衬底,包括一硅衬底,一埋氧层和一具有第一掺杂类型的顶层硅层,所述顶层硅层中还掺有重金属元素;一种制备上述衬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SOI材料衬底的顶层硅层中掺入重金属元素;在SOI材料衬底的顶层硅层中掺入第一掺杂类型的杂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体硅材料中掺杂重金属元素时候的较高工艺成本的问题;同时改变掺杂的顺序,提高了衬底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321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93178.6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用于缩短SOIPN结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的半导体装置,属于PN二极管技术领域。该发明提供SOIPN结二极管串联链,其中二极管的制备方式有背靠背与单阱两种。通过SOIPN结二极管串联结构的应用,可以有效的缩短其反向恢复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322547C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410093369.8
申请日:2004-12-22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锗/硅结构注氧隔离制备绝缘体上硅锗材料的方法,依次包括二氧化硅保护层生长、离子注入、高温退火和去除二氧化硅层。其特征在于(1)注入前,在硅锗上生长二氧化硅层,层厚20~120nm;(2)离子注入的能量范围是15~80keV,相应剂量范围是1.0×1017~6.0×1017cm-2;(3)在1200~1375℃范围内退火,退火时间1~24个小时,退火气氛为氩气或氮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0%~20%;(4)去除二氧化硅保护层。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制备的绝缘体上的硅锗材料埋氧层连续,晶格质量好,锗含量高,全释放,满足实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252501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310108863.2
申请日:2003-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马赫曾德干涉结构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结构紧凑的T型波导分支器取代传统的马赫曾德干涉结构中所采用的Y型波导分支器,极大地缩小了器件结构的长度,克服了传统器件结构长度长、制作困难的缺点。本结构通过应用大角度、小尺寸、低损耗的全反射型弯曲波导实现了传输光的分束、合束以及传输方向的改变。全反射型弯曲波导的全反射镜凹槽可以利用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或反应离子刻蚀等技术获得,而且传输光在每个全反射镜镜面的入射角度均大于全反射角;此外,通过全反射镜连接的相邻传输波导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器件结构可以以硅、绝缘层上的硅(SOI)、GeSi/Si、AlGaAs、GaAs、GaAs/AlGaAs、InP/InGaAsP等材料为基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655323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410093367.9
申请日:2004-12-22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注氧隔离技术制备的绝缘体上的硅锗材料结构及工艺,在半导体衬底上依次是体硅锗层、注氧埋层和顶层硅锗,工艺依次包括离子注入、二氧化硅保护层生长、高温退火和二氧化硅去除。本发明利用锗在二氧化硅中扩散系数小的原理,在离子注入后引入二氧化硅层缓解高温退火下锗的外扩散和晶格质量恶化,得到锗含量高的绝缘体上的硅锗材料。离子注入的能量是15~80keV,注入后,在硅锗上生长二氧化硅层,层厚20~120nm;在1200~1375℃范围内退火,退火气氛为氩气或氮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最后去除二氧化硅保护层。制备的绝缘体上的硅锗材料埋氧层连续,锗含量高,全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238606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15670.1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锗硅衬底的生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单晶硅支撑衬底;在单晶硅支撑衬底表面形成籽晶层,所述籽晶层的材料为单晶锗硅;在籽晶层的表面形成插入层,所述插入层的材料为锗组分大于籽晶层中锗组分的单晶锗硅;在插入层的表面形成锗硅晶体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