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608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90996.8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B24B13/005 , B24B1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条形悬臂支撑薄镜片抛光装置,该方案包括有基底、混合体、陪磨片、长条形薄镜片、磨盘、砝码和支架;混合体设置在基底上;陪磨片和长条形薄镜片固定在混合体上;磨盘固定在支架一端并且置于陪磨片和长条形薄镜片上方;砝码放置在支架上。该方案采用混合体对长条形薄镜片进行固定,并且设置陪磨片和薄镜片组合的拼装结构起到磨大面取小面的效果,保证有效区域获得高精度面形;采用砝码进行压力调节,当与镜面面形有关的磨盘、支架、混合体以及陪磨片和薄镜片组合拼装结构的匹配关系调节到适当的程度的时候,可以获得很高的面形精度,拆卸混合体之后,面形将会保持不变,从而实现悬臂支撑薄镜片的高精度面形抛光。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01200.5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测距系统以及方法,涉及激光测距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FPGA数据处理模块、测距激光模块、激光发射模块、出光探测模块、激光接收模块以及单光子探测模块,FPGA数据处理模块输出调制信号,再控制测距激光模块用于输出调制后的测距激光,激光接收模块接收回光信号,单光子探测模块对该回光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回光数字信号,FPGA数据处理模块对出光数字信号以及回光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测距结果。从而实现提高激光测距系统的测量距离,并且减少成本以及激光测距系统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614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64893.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及用于光轴调整的位移放大装置,所述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包括基座、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驱动器;其中,所述基座和一级杠杆为L型结构;所述一级杠杆的一端经第一柔性铰与基座的一端相连,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经第三柔性铰与二级杠杆的铰接端相连;所述二级杠杆的铰接端还经第二柔性铰与基座的端部连接;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一级杠杆经第一柔性铰绕基座转动,实现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推动二级杠杆经第二柔性铰绕基座转动,完成二级杠杆的自由端的位移放大。本发明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通过基座、一级杠杆和二级杠杆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对驱动器的位移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4352.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系统共孔径发射接收激光测距光学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光电系统主设备,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的一侧;分色镜,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和所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一侧,且所述分色镜将测距激光耦合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主光路中,以完成测距激光与光电系统主光路共孔径发射及接收;发射及接收望远镜,设置于所述分色镜的一侧。有效利用光电系统的大口径发射接收天线,收集远距离目标回光能力强,结合光谱滤波、空间滤波、时序变光学增益等特点,解决了共孔径激光测距系统面临的内光路杂光干扰和近程大气后向散射光干扰等问题,盲区小、探测距离远,结构紧凑,有效减小了光电系统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36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1561997.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邻域的变形镜电压保护方法及变形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驱动单元及其邻域的电压平均值;步骤2,判断在所述驱动单元及其邻域中的相邻的两个驱动单元的电压差是否超过保护阈值;若超过保护阈值,则调整相邻的两个驱动单元的电压向所述电压平均值靠近,使相邻的两个驱动单元的电压差小于或等于保护阈值。本发明以驱动单元及其邻域的电压平均值为参考点,按比例向电压平均值缩小到使其相邻的驱动单元的电压差等于变形镜的保护阈值,实现保护变形镜的目的,从而安全、快速、精确地控制变形镜镜面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15053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511563.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4N5/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智能相机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工业数字图像传感领域,在FPGA系统中实现图像预处理和实时光轴控制;在GPU+ARM系统中,GPU实现图像波前提取,图像识别;ARM进行光束质量控制,并对FPGA系统进行网格配置,实现输入输出显示,数据存储等管理功能。在ARM内嵌入开放式的Linux系统,将控制算法全部开放给用户,所以只要嵌入不同的用户代码,使本发明除了自适应光学控制外,还能实现基于图像识别的一些智能工业控制。本发明通过将前端FPGA预处理及光轴控制系统和后端的光束质量控制系统全部集成到一个相机整体中,实现了图像采集、图像识别、高速实时控制的一体化的相机。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110448.3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葛成良 , 李建民 , 袁学文 , 吴建平 , 顾静良 , 周彦卿 , 陈黎 , 欧龙 , 谢川林 , 李正东 , 刘章文 , 周志强 , 刘小民 , 蒋牧曦 , 于航 , 游疆 , 汪建伟 , 窦辉山 , 张旭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训练激光发射器及激光发射装置及激光模拟训练器,属于激光模拟训练器技术领域,模拟训练激光发射器包括激光光源、分束元件、扩束元件、合束元件以及发射窗口,激光光源用于发射激光束,分束元件用于将激光束分束形成多路子激光束,所述子激光束不少于3路,扩束元件对子激光束进行扩束并压缩光束发散角,合束元件对扩束后的子激光束进行合束形成发散角不同且同轴的多路激光脉冲,通过对分束元件、扩束元件以及合束元件的光路布局,可输出三路及三路以上、不同发散角且同轴的激光脉冲,可实现在特定距离上特定的激光光斑尺寸,满足室内、室外中等距离和较远距离激光模拟训练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0779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1562366.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网格的阵列质心提取方法及变形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调整阵列网格使每个光斑接近对应的子网格的中心;计算每个子网格中的光斑的坐标并输出。本发明通过动态网格提取光斑质心,从而简单、快速、精确地获得激光束波前相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3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61997.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邻域的变形镜电压保护方法及变形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驱动单元及其邻域的电压平均值;步骤2,判断在所述驱动单元及其邻域中的相邻的两个驱动单元的电压差是否超过保护阈值;若超过保护阈值,则调整相邻的两个驱动单元的电压向所述电压平均值靠近,使相邻的两个驱动单元的电压差小于或等于保护阈值。本发明以驱动单元及其邻域的电压平均值为参考点,按比例向电压平均值缩小到使其相邻的驱动单元的电压差等于变形镜的保护阈值,实现保护变形镜的目的,从而安全、快速、精确地控制变形镜镜面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570012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77908.6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面离焦校正装置,该方案包括有镜片、冷却腔、驱动器、水管、底座、进水口、出水口和支座;镜片粘结在冷却腔上;驱动器一端与镜片连接,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水管的一端与冷却腔连接,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固定在支座上;支座上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支座上的进水孔和出水孔一一对应。该方案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对驱动器加载不同载荷,镜面在驱动器的作用下上下运动,使镜面发生形变,从而矫正波面离焦,同时,该方案能够减小镜片上的热沉积引起的热畸变对面形的影响,避免引入不必要的额外像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