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壳体类零件环筋的挤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1513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270125.1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镁合金壳体类零件环筋的挤压成形方法,步骤是:(1)、将处理好的空心坯料放入筒形凹模;(2)、至少两块分瓣凸模对称置于空心坯料的内管中,分瓣凸模径向运动,分瓣凸模的挤压凸起分别挤压空心坯料的内管壁面,两块分瓣凸模的挤压凸起的之间存在一定的空位,空心坯料的内壁未被挤压的部分向挤压凸起的之间存的空位做塑性流动形成径向隆起,然后分瓣凸模自动归位;(3)、分瓣凸模旋转一定角度,到达分瓣凸模的挤压凸起与径向隆起对应的位置,然后再循环上面第2步的挤压动作,挤压完毕后分瓣凸模缩回,挤完一周的环形筋,分瓣凸模到达下一个环形筋的位置,再重复上面的动作,最后形成合格的带环筋的壳体类零件。

    一种挤压金属拉伸性能各向异性测试用板坯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8893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32650.3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挤压金属拉伸性能各向异性测试用板坯模具,包括凸模、通用下模板、凹模、凹模套、通用下模板、若干个镶块;凸模的横截面为矩形,凸模头部的纵截面呈梯形,凹模的内部具有上下连通的空腔,空腔的横截面为矩形;镶块呈与空腔矩形横截面的短边相匹配的长条形,两个镶块为一组分别置于凹模内空腔的两侧,两个镶块之间的空间为成形腔,凸模矩形横截面的短边与成形腔的短边等长,凸模矩形横截面的长边的长度小于成形腔长边的长度;还包括用于将坯料平稳运送至凹模内部的垫板和顶料杆、用于辅助取下成形板坯的取料装置。该模具能够制得厚向应变分布均匀U形板坯,用于解决金属挤压后力学性能各向异性以及取样困难等问题。

    一种带内网格筋筒形件辊挤成形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4273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450668.2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内网格筋筒形件成形领域。一种带内网格筋筒形件辊挤成形模具,包括纵筋主体、横向筋片、插销、空心套筒、辊压模具和卸料装置,横向筋片提供所有的横向筋槽,横向筋片与纵筋主体装配完成后在周侧形成纵向筋槽,纵向筋槽均匀布置在纵筋主体的周侧部,横向筋片内侧有滑杆位于其圆弧面背面的中央,纵筋主体的下部周侧有梯形截面的第一滑槽和横向筋片内侧的梯形截面的滑杆相对应,第一滑槽的长度等于滑杆的长度。本发明可以大幅减小工件轴向的变形力避免材料屈服失稳,提高了工件成形的稳定性。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薄壁锥形壳体省力成形的成套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3102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01506.3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薄壁锥形壳体省力成形的成套模具,包括上模板组件、可换装在上模板组件上的两个凸模、下模板组件、可换装在下模板组件上的两个凹模以及顶杆,两个凸模包括带定径带柱形凸模和锥形凸模,两个凹模包括与带定径带柱形凸模成套使用的“U”形凹模和与锥形凸模成套使用的锥形凹模,锥形内型腔的上部直径大于带定径带柱形凸模的上部直径,且锥形内型腔的下部直径小于带定径带柱形凸模的下部直径,“U”形凹模设有“U”形内型腔,“U”形内型腔与带定径带柱形凸模之间留有预成形间隙,锥形凹模设有锥形内型腔,锥形内型腔与锥形凸模之间留有终成形间隙。本案能够有效减小成形载荷,减少摩擦,使锥形壳体的成形更省力方便。

    大高径比筒体变薄引伸挤压复合成形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3059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79261.1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大高径比筒体变薄引伸挤压复合成形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反挤压凸模、下模组件、凹模、第一伸缩缸、中模组件、正挤压凸模、第二伸缩缸和顶杆;反挤压凸模固定于上模组件,正挤压凸模固定于中模组件,且反挤压凸模穿过中模组件和正挤压凸模,第一伸缩缸连接上模组件,第二伸缩缸连接中模组件,凹模设有内型腔,内型腔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挤压腔、转折腔和引伸腔,下模组件开设出料通道,下模组件上安装顶杆,顶杆贯穿在出料通道内,顶杆上表面在对应引伸腔的下方形成凹槽;转折腔收拢过渡连接在挤压腔和引伸腔之间,正挤压凸模下表面形状与转折腔形状相配合。本案通过一道工序完成三个工艺,解决传统加工尺寸受限、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大型镁合金成形构件的快速均匀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935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44075.9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型镁合金成形构件的快速均匀冷却方法,首先,起吊大型镁合金成形构件,将大型镁合金成形构件放置在旋转工作台上;打开旋转工作台和液体冷却箱的开关,循环泵和风扇开启,使循环腔内的冷却液被循环泵从抽液口抽出,进液管和蓄液腔内充满了冷却液,打开喷液器的开关,蓄液腔上的喷液器对大型镁合金成形构件的外壁进行冷却,进液管上的喷液器对大型镁合金成形构件的内壁进行冷却,冷却液抽回循环腔内,观察温度监测器,控制各喷液器的流量,使镁合金成形构件外壁的上、中、下部的温度保持一致;当大型镁合金成形构件冷却至环境空气温度时,则关闭循环泵和喷液器。本案能够对成形构件的内外壁进行同步循环冷却,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一种多凸模分步反向挤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437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422161.4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凸模分步反向挤压成形方法,采用由内凸模、外凸模组成的多凸模,包括:下料——制坯——分步反向挤压——后续处理,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步反向挤压是使用内凸模、外凸模至少一次挤压坯料金属,坯料金属在所述多凸模的作用下产生流动变形,并通过控制内凸模、外凸模的行程,获得底部为实心平底、或凹底、或凸底的空心件。本发明在同一套模具内,可实现平底、凸底、凹底等空心件的成形制造;挤压成形接触面积的减小,降低了挤压成形力,可提高挤压变形量。

    大规格大高径比镁合金铸棒连续镦粗制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35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57540.6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大规格大高径比镁合金铸棒连续镦粗制坯方法,包括步骤①下料,②均匀化处理,③坯料和模具加热并保温,④坯料放入第二下型腔中,⑤凸模向下运动挤压坯料完全进入第二下型腔,⑥先移除上凹模,然后T型顶杆上行,推动竖杆从竖槽向上伸出并顶出内凹模,直到内凹模的环槽露出外凹模时,将卡环卡入环槽,⑦顶杆下降复位带动竖杆收缩复位,凸模上行离开坯料,在凸模下部套接凸模套环,⑧凸模下行进入第二下型腔挤压坯料底部逐渐充满第一下型腔,第一下型腔的坯料开始向上顶出内凹模,同时底部坯料继续填充第一下型腔,待坯料的顶部高度平齐后,凸模停止下行。本发明巧妙利用顶杆机构来活动改变型腔结构,成形更饱满,稳定性更强,节省材料。

    大规格大高径比镁合金铸棒短流程大变形制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8312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87252.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大规格大高径比镁合金铸棒短流程大变形制坯方法,该方法涉及一种镁合金铸棒镦挤复合短流程大变形制坯模具,该方法为首先顶出缸上行通过顶杆给背压板作用力,第一凸模下行,坯料下段逐渐进入到上型腔下部,受到镦挤而变形;然后坯料下段逐渐进入到下型腔上部,进而接触到弧面结构,第一凸模持续下压,当坯料下段完全充满下型腔上部时,背压板下行;待第一凸模在上型腔中触底,将第一凸模更换为第二凸模,第二凸模下行挤压上型腔的下部坯料使所有的坯料完全进入下凹模,最后重新成形出与原始尺寸相同的圆柱体坯料,镦粗变形完成。本案无需多道次镦挤,具有短流程的特点,使用较为方便,有效克服失稳缺陷,能够镦挤大规格大高径比的坯料。

    轮毂成形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38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93245.5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轮毂成形装置。该轮毂成形装置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与下模部分之间形成轮毂挤压型腔,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模芯(1)和设置在下模模芯(1)的外周侧的多个组合凹模(2),组合凹模(2)沿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模芯(1)的方向活动设置,组合凹模(2)组合在一起时,与下模模芯(1)配合形成下模腔。根据本申请的轮毂成形装置,能够简化生产工序,提高成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