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3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34109.2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无锡分部
IPC: F02C9/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燃气轮机自抗扰转速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方法以燃油流量为输入量、燃气轮机动力涡轮转速为状态量建立燃气轮机的运行状态方程,以自适应高阶滑模观测器获取不确定扰动的估计值,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设计动力涡轮转速控制器,以燃机设定转速作为控制目标值,通过对观测器估计的扰动值实时进行补偿,实现对转速鲁棒控制,使得控制器在系统参数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控制精度。本申请的燃机动力涡轮转速控制方法对燃机建模误差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明显的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和自抗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53547.4
申请日:2024-11-02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航行仿真测试方法及系统,应用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本船状态数据、目标船状态列表和目标场景数,从目标船状态列表中的目标船距离列表、目标船航速列表和目标船航向列表中分别抽选出一个列表数据进行组合,作为目标船状态;根据本船状态和目标船状态,得到本船与目标船的实际碰撞点的位置;在实际碰撞点的位置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将本船状态数据和目标船状态数据作为一组场景数据加入仿真测试列表;在遍历所有目标船状态数据可能组合的情况下,将仿真测试列表转换成仿真测试文件;基于仿真测试文件和目标场景数进行船舶航行仿真测试,生成仿真测试结果,本发明可以提高仿真测试效率,测试结果更客观、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6101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21140.3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角可调的无人船拖船及其拖动无人船的方法,解决了无人船因故障或供电不足导致无法返回岸边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前部固定桩及两侧固定桩、连接安装于前部固定桩和两侧固定桩之间的转轴、控制拖船转动方向的转向螺旋桨推进器、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侧固定桩的尾部以控制拖船的前进与后退的行进螺旋桨推进器、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侧固定桩的中部通过控制两侧固定桩围绕转轴转动对无人船进行夹持或放松的夹持螺旋桨推进器、电机、电机驱动模块、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与通信模块,本发明的一种夹角可调的无人船拖船及其拖动无人船的方法,能完成对无人船的拖船操作,使用便捷、高效,且能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更加普适。
-
公开(公告)号:CN1118975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41557.9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9/4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启动方法及嵌入式设备,属于嵌入式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加载启动一级引导系统;一级引导系统读取第一标识信息,判断二级引导系统是否正常启动,采用二级引导系统引导启动操作系统,判断二级引导系统是否为采用安全备份系统覆盖更新后的系统,采用安全备份系统以覆盖的方式对二级引导系统进行更新;设备包括:第一存储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第三存储模块、第四存储模块、处理模块;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在通用引导软件出现问题时须用JTAG等特殊工具升级的问题,提升了客户使用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86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17989.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V20/10 , G01B11/06 , G06V10/36 , G06V10/422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厚度检测方法、检测装置、训练方法及训练装置,该厚度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图像;提取待识别图像的图像特征信息;通过神经网络对待识别图像的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出目标物体形状;基于获取待识别图像时的参数,对目标物体形状的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进行修正,得到目标物体在现实中的形状尺寸;对目标物体形状的图像进行滤波,平滑目标物体的轮廓边缘;提取目标物体的轮廓边缘形状,在该轮廓边缘形状内提取最大内切圆,计算该最大内切圆的直径,得到目标物体的厚度;能够在满足识别的实时性的基础上,自动、准确地完成对目标物体的观测,提升了识别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7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0411253.8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外部的用户指令获取船舶的目标航向;步骤S2,获取船舶的当前运行状态;步骤S3,将当前运行状态传输至基于逆最优控制设计的逆最优控制器,形成最优舵角控制指令;步骤S4,根据最优舵角控制指令控制船舶的舵机,而后返回步骤S2。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将逆最优控制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技术领域,针对船舶航向控制中可能存在的不同理想场景和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了与之对应的最优控制器,使得控制船舶的运行航向在尽可能靠向目标航向的基础上,使得控制所需的能量消耗尽可能的少,达到一种综合最优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650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57233.1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3K17/08 , H03K17/082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数字量输出模块,包括动态自锁保护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动态自锁控制信号以及反馈电压输入端的电压调节保护信号的电压;输出单元,包括:输出MOS管,栅极被配置为接收数字量控制信号以及保护信号,漏极与数字量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MOS管被配置为当保护信号被使能时而被截止。该模块能够在数字量输出模块输出的电流大于预定电流阈值时,使得输出MOS管进入关闭且锁定状态,该模块能够在输出MOS管锁定状态下自主退出锁定状态,该模块通过控制MOS管的锁定及退出锁定两种形态,从而实现动态调整的过程,该过程有效降低MOS管在过流时所承受的功率,该模块还具备完整的断线以及短路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7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11253.8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外部的用户指令获取船舶的目标航向;步骤S2,获取船舶的当前运行状态;步骤S3,将当前运行状态传输至基于逆最优控制设计的逆最优控制器,形成最优舵角控制指令;步骤S4,根据最优舵角控制指令控制船舶的舵机,而后返回步骤S2。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将逆最优控制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技术领域,针对船舶航向控制中可能存在的不同理想场景和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了与之对应的最优控制器,使得控制船舶的运行航向在尽可能靠向目标航向的基础上,使得控制所需的能量消耗尽可能的少,达到一种综合最优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975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21570.9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的测试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应用于船舶航行技术领域,其中一种船舶的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在试验海域设置虚拟目标船,同步部署实际目标船;将所述虚拟目标船和所述实际目标船相结合,形成虚实融合环境;评估受试船在所述虚实融合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该方法通过在受试船测试过程中,同时设置实际目标船和虚拟目标船进行虚实融合测试,既融合了实船测试的可靠性,又具有虚拟仿真的高效性,减少了实船测试风险,降低虚拟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模拟多种测试场景,提高测试准确性,降低测试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61492.1
申请日:2024-11-02
Applicant: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体结构应变动态测试数据生成方法,应用于船体结构的应变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在试件的目标测试区域内布设光纤应变传感器和第一电阻应变传感器,将光纤应变传感器和第一电阻应变传感器设置在试件上处于同一测点的位置;S2、改变试件温度,待试件温度稳定在当前目标温度范围内时,按照测试要求的载荷梯度对试件进行加载;S3、对各传感器输出的第一应变数据和第二应变数据进行采集;S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试件温度变化的范围覆盖测试要求的温度区间;S5、利用步骤S4中得到的第一应变数据对相应的第二应变数据进行数据标定,采用该方法生成的应变测试数据准确、全面,能够满足对低温条件下船体结构进行应力补偿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