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布线及其制造方法与包含该布线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1920C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02827158.0

    申请日:2002-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86 G02F2001/136295

    Abstract: 首先,利用含有8-12%Ce(NH4)2(NO3)6、10-20%NH3及残留超纯水的蚀刻剂来沉积Cr层和CrOx层并制作布线图案,以形成包括多条栅极线、多个栅极、以及多个栅极衬垫的栅极布线。然后,顺次形成栅极绝缘层、半导体层、及欧姆接触层。利用含有8-12%Ce(NH4)2(NO3)6、10-20%NH3及残留超纯水的蚀刻剂来沉积Cr层和CrOx层并制作布线图案,以形成包括多条数据线、多个源极、多个漏极、及多个数据衬垫的数据布线。接着,沉积钝化层并制作布线图案以形成分别露出漏极、栅极衬垫、及数据衬垫的接触孔。沉积透明导电材料或反射性导电材料并制作布线图案以形成分别与漏极、栅极衬垫、及数据衬垫电连接的多个像素电极、多个辅助栅极衬垫、及多个辅助数据衬垫。将具有低反射比的栅极线和数据线作为遮光层用于遮挡像素区域之间光泄漏,而不增加黑色亮度。因此,无需在滤色器面板上设置单独的黑阵,从而可获得像素的纵横比和高对比度。

    传送液晶显示器基片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07169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10033824.5

    申请日:2004-0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液晶显示器基片的装置,该装置具有1500mm×1800mm以上的大小,包括:一对平行支撑臂,呈棒状且支撑该基片的两端区域;以及至少一个辅助臂,设置在支撑臂之间。通过这种配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使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大型基片的形变最小化同时传送该基片,从而防止由于形变而致缺陷并稳定制造工序。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79054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480033271.1

    申请日:2004-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用于LCD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用于以独立方式驱动各个像素的电路板。本发明提供了像素电极和把栅极线和数据线的扩展部分连接到外部电路的接触辅助,它们具有包括IZO层和ITO层的双层结构。ITO层设置在IZO层上。在本发明中,像素电极形成为具有IZO层和ITO层的双层以避免在总体测试过程中布线被ITO蚀刻剂破坏并防止探针上的异物堆积。在本发明中,可以仅接触辅助形成为具有IZO层和ITO层的双层,以防止在总体测试过程中探针上的异物堆积。由于减小了ITO的消耗,降低了制造成本。

    等离子箱体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7769C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410037201.5

    申请日:2004-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7/32174 H01J37/32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箱体,该等离子箱体包括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并用于干蚀刻液晶显示器,包括:主电源部,包括用于产生具有预定主频率的主电压的主电源和用于阻抗匹配主电压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偏压电源部,包括用于产生具有预定偏压频率的偏电压的偏压电源和用于阻抗匹配偏电压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以及混频器,与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和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接收并混合主电压和偏电压,且向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一个电极输出的混合电压。就这种配置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箱体,其中将诸如蚀刻率、蚀刻剖面、选择比等这类的工艺条件进行精确调整。

    等离子体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94431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29428.7

    申请日:2005-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7/321 H01L21/67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装置。所述等离子体装置包括:反应室,具有反应空间以容纳被处理的基板;线圈,位于所述反应空间的外部上;电源,将交流频率电源施加到所述线圈上;以及导电板,位于所述线圈和所述反应空间之间且从施加到所述线圈上的交流频率电源产生感应电流。因此,本发明提供了等离子体装置,其在反应室的内部气体中诱发均匀的电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