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欠采样物质识别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3562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91899.0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能欠采样物质识别方法和系统。利用CT图像重建方法获得被检测物体的CT图像,同时获得少量的双能欠采样投影,并根据此双能投影数据查表求出光电系数积分和康普顿系数积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已获得的被检测物体CT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并将分割后的区域进行标记,再计算已获得的少量双能投影射线穿过各个标记区域的长度。利用双能前处理双效应分解重建方法建立方程组以便计算康普顿系数和光电系数,进而求出各分块区域物质原子序数和电子密度。利用物质原子序数可以识别出被检查物体中的物质类型。

    物质识别系统中的实时标定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4683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810115788.5

    申请日:2008-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4 G01N2223/303 G01N2223/423 G01V5/004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能X射线双能成像集装箱检查系统的实时标定设备和方法,涉及辐射成像领域。该方法包括:发射具有第一能量的第一主射线束和第一辅射线束,和具有第二能量的第二主射线束和第二辅射线束;使第一主射线束和第二主射线束透射被检物体;使第一辅射线束和第二辅射线束透射至少一个实时标定材料块;采集透射被检物体的第一主射线束和第二主射线束的值,作为双能数据;采集透射实时标定材料块的第一辅射线束和第二辅射线束的值,作调整参数;基于该调整参数对该组分类参数进行调整;以及根据调整后的分类参数对双能数据进行材料识别处理。本发明简化了高能双能系统的物质识别分系统的标定流程,提升了系统的材料分辨效果的稳定性。

    线扫描多能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01327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710012328.5

    申请日:2007-07-31

    Abstract: 线扫描多能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上位机、下位机、光障、继电器、辊轴电机、X射线源及其控制器、X射线探测器及其控制器,其中上位机与下位机相连,下位机分别与光障、继电器、X射线源控制器和X射线探测器控制器相连,X射线源控制器与X射线源相连,X射线探测器控制器与X射线探测器相连,继电器与辊轴电机相连。检查方法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系统的批处理模块、图像重建模块、图像增强模块、可疑品鉴别模块、图像显示模块。本发明具有多项独特检测功能,能快速的确认危险品的种类,开口尺寸适中,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原油中含气率和含水率的双能χ射线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123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097203.1

    申请日:2008-0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823 G01N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油中含气率和含水率的双能χ射线测量方法,系利用χ光机产生的χ射线与物质作用原理,在油田生产中,油水气三相介质并存的条件下,测量输油管道中含水率和含气率指标。该测量方法依托于主要由三个大分系统组成的测量设备和一套专用软件,包括二种能量χ射线的产生分系统,一个或二套探测器构成的探测器分系统,以及一个总控和数据处理分系统组成,还包括准直器。专用软件中采用了特殊算法来求解含水率ω1和含气率ω3。本发明建立的理论模型精度较高,各种参数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使用简单,还考虑了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该系统还克服了放射源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特别适用于油田生产中自动在线的计量系统。

    在流检测多元素分析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3118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710010105.5

    申请日:2007-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矿浆进行多元素含量分析的在流检测仪表以及方法,由于在测量装置上装有两种搅拌器,消除了因矿浆中的气泡及状态发生变化对测量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被测量矿浆的代表性,同时在数学模型中对浓度变化进行修正,使得本仪表在测量时不受料流的密度、浓度、颜色、颗粒、气泡等条件变化的影响。在软件中能够对因仪器老化等原因导致的道址与能量的对应关系变化进行细微调整,无须对硬件进行修改调整,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而如果当被分析元素需要发生调整时,无须在硬件上对上下阈值进行调整,而是直接在软件中修正,操作简单方便。本发明主要适用于有色金属冶炼的过程控制中,也可以使用于其它需要对料流成分进行分析控制的工业生产现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