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5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35813.1
申请日:2025-04-08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舵轮装置及行走装置,其中,减震舵轮装置包括:固定部件(1);减震部件(2);活动部件(3),活动部件(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A)与固定部件(1)连接,活动部件(3)的第二端通过减震部件(2)与固定部件(1)连接;和舵轮(4),可回转地安装于活动部件(3)远离固定部件(1)的一侧,且舵轮(4)的轴线沿第一方向(x)设置;其中,第一铰接轴(A)沿第一方向(x)设置,且第一铰接轴(A)和减震部件(2)沿第二方向(y)位于舵轮(4)轴线的两侧,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72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111281800.1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G06F16/532 , G06F16/58 , G06V20/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机检查验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机检查验方法包括:响应机检查验任务到达消息获取待查验物品的扫描图像和载具信息;根据所述载具信息获取所述待查验物品的单证信息,所述单证信息至少包括与所述载具信息对应的申报物品种类信息;根据所述单证信息与所述扫描图像生成所述待查验物品的查验信息;对查验人员显示所述查验信息。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提高海关等主体对包装物品进行机检查验时的查验准确度和查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19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98551.1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10/44 , G06V10/75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部位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待检测图像;通过图像映射函数将所述待检测图像映射为标签图像,所述标签图像包括用于标识所述车辆的组成部分的标签;采用基于特征点对齐的方式,将所述标签图像中的标签映射到所述待检测图像;以及在所述待检测图像中根据所述标签来确定所述车辆的各组成部分所在的位置,其中,基于输入的待检测图像训练集和与所述待检测图像训练集相对应的标签图像集,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图像映射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8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1711168395.6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车辆识别方法和装置、车辆检查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应用于车辆识别以及车辆安全检查技术领域。该车辆识别方法包括:利用线阵相机对待识别车辆进行拍照以获取待识别车辆的多个线阵图像;基于待识别车辆的运动速度对多个线阵图像进行失真校正以得到多个校正图像;将多个校正图像进行组合以得到待识别车辆的车体图像;基于第一模式识别算法对车体图像中的待识别车辆的车型进行识别;以及基于第二模式识别算法对车体图像中的待识别车辆的车号进行识别。本公开可以同时识别车辆的车型和车号,也可以消除待识别车辆的运动速度对图像的影响,减小了各线阵图像的变形,从而提高了车型以及车号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32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57638.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778 , G06V10/25 , G06V10/82 , G06V20/5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模型训练方法和装置、嫌疑物检测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模型训练方法包括:采集多个样本车辆中的每个样本车辆的第一背散射图像;利用生成模型对多个原始车辆图像中的每个原始车辆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与每个原始车辆图像对应的第二背散射图像;根据多个第一背散射图像和多个第二背散射图像,生成待处理图像集合;将样本嫌疑物图像与待处理图像集合中的每个待处理图像融合,以生成多个样本图像;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多个样本图像中的每个样本图像进行识别;根据每个样本图像的识别结果和样本嫌疑物图像,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09207.8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5G37/02 , B65G47/248 , B65G47/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安检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托盘整理装置及具有其的安检系统。托盘整理装置包括输送台和整理平台,输送台包括第一承载线和输送线,第一承载线位于输送线的下方,第一承载线用于承载空托盘,输送线用于输送装载有行李的空托盘;输送台与整理平台相邻设置,整理平台包括第二承载线和行李台,第二承载线位于行李台的下方,第二承载线用于承载空托盘,行李台用于放置空托盘以待装载行李;其中,输送台上设置有第一取盘口,以通过第一取盘口获取第一承载线上的空托盘,整理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取盘口,以通过第二取盘口获取第二承载线上的空托盘。设置有第一取盘口和第二取盘口可以实现从第一承载线以及第二承载线上分别获取空托盘。
-
公开(公告)号:CN1178318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873405.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分析检测装置及乏燃料后处理系统,分析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屏蔽体,固定于基座且包括主体部和封闭部,封闭部用于封闭主体部的开口且可开合;加速器组件和辐射源,加速器组件沿第一方向位于屏蔽体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基座,辐射源固定于加速器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且位于屏蔽体内;测量组件,固定于屏蔽体内,且沿第一方向位于辐射源远离加速器组件的一侧,用于容纳被检物以实现检测模式;标定组件,通过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屏蔽体内,且沿第一方向位于辐射源远离加速器组件的一侧,用于容纳标定物以实现标定模式;和探测器组件,沿第二方向设在屏蔽体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基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0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011138711.7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安检操作记录指令,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包括安检操作记录数据;根据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指令向摄像头发送拍摄请求;接收所述摄像头响应于所述拍摄请求发送的目标人脸图像;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得目标操作员信息;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所述目标操作员信息和所述安检操作记录数据进行关联,获得目标安检操作记录。本公开涉及的安检操作记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省去换岗过程中操作员的登入登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技术中无法保证的安检操作的关联记录信息的正确性并简化安检操作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758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6171.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息的扫描方法、扫描装置及扫描系统,涉及信息扫描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扫描指令,扫描指令指示在扫描区域的多个通道中需要扫描的多个目标通道,扫描区域中设置有多个标志,包括指示停车点的第一标志和指示每个通道的两个端点中每个端点的第二标志,第一标志与第二标志不同;响应于扫描指令,根据扫描设备上安装的视觉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中的第一标志,确定扫描设备当前所在的停车点;根据当前所在的停车点和每个目标通道的两个端点,规划目标路径;以及控制扫描设备从当前所在的停车点出发,并在行驶过程中根据图像中的第二标志,控制扫描设备按照目标路径行驶,以便扫描设备扫描每个目标通道中存放的货物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42052.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86 , G01J3/4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多元太赫兹信息探测方法和装置。其利用距离太赫兹光源预定距离的太赫兹探测器获取两组空间强度分布信息:一组是直接采集的待测太赫兹光的空间强度分布,另一组是太赫兹光经过具有不同相位调控特征的微结构阵列调控后的空间强度分布。通过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根据这两组空间强度分布信息重构得到待测太赫兹光的相位信息、光谱信息和偏振信息。本公开通过微结构阵列的相位调控和神经网络的信息重构,实现了多维信息的同时探测,避免了复杂的光学系统设计;采用双神经网络分别针对不同物理机制进行重构,提高了探测精度;具有毫秒级的快速探测能力,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