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桅杆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7243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071581.7

    申请日:2009-03-19

    Abstract: 碳纤维复合材料桅杆的制造方法,它涉及一种桅杆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金属桅杆的质量大、强度低、稳定性不好,限制了船的快速航行的问题。实现本发明的步骤:一、设计制备芯模;二、将干燥的碳纤维浸渍于树脂混合液中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三、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芯模上逐层缠绕;四、加热固化;五、拆除芯模后即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桅杆的毛料,去除毛料两端的加工长度,去除毛刺,即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桅杆。由于本发明的桅杆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使得本发明的桅杆的重量比金属桅杆的重量减轻43.4%,又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层层交叉缠绕,因此提高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桅杆的强度,增加了帆船的稳定性,使得帆船能够快速航行。

    微小区域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3872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10131351.7

    申请日:2005-12-29

    Inventor: 费维栋 杨帆

    Abstract: 微小区域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涉及一种测量方法。现有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存在耗时长、需要应用高角度衍射峰的缺点。本发明方法为,利用XRD2设备对待测残余应力的样品测量后获得XRD2面探图谱,然后对所得图谱进行处理,得到相应一组hkl衍射峰的衍射角(2θ)随着德拜环张角(x)变化的数据{xi,2θi},最后用线性函数拟合数据得到相应的直线,由拟合得到直线的斜率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即可计算出所测量样品该微小区域的残余应力。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材料微小区域残余应力的测量,而且可以快速地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果,另外,利用设备可调节X射线有效穿透深度的特点,可获得残余应力沿表面法线方向的分布,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封头厚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6951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72147.0

    申请日:2009-05-31

    Abstract: 一种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封头厚度预测方法,它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封头厚度预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方法不能够准确地预测封头段的厚度的问题。本发明所述预测方法的步骤为:根据极孔两个带宽范围内所有纱带总体积保持不变条件,建立厚度预测模型:t(r)=m 1 ×r 0 +m 2 ×r 1 +m 3 ×r 2 +m 4 ×r 3 ;由边界条件求解待定系数m i (i=1,2,3,4);给定任意点处的纬度圆半径r,代入上述模型即可得出封头段该点处的厚度。利用该方法可有效预测封头段厚度,特别是极孔周围两个带宽内的厚度分布情况,从而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提供精确的有限元建模。试验证明,本发明方法预测结果比传统的经验公式(双公式法)更加符合实际的厚度分布情况。

    缠绕纤维与芯模表面间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6206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64455.4

    申请日:2008-05-07

    Abstract: 缠绕纤维与芯模表面间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涉及纤维缠绕成型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方法测量缠绕纤维与芯模表面之间摩擦系数误差大的问题。本发明的测量步骤包括一、制造芯模;二、测量纤维带与芯模外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r),将设计好的芯模装夹在纤维缠绕机上;纤维缠绕机做匀速旋转运动,丝嘴做匀速直线运动,将纤维带沿芯模母线方向缠绕到芯模上,当纤维带缠绕到某点打滑时,确定该点处r的数值,代入上式,求得该点的摩擦系数μ(r)。本发明利用预先设计的芯模进行摩擦系数测量的优点是只需通过简单的机械控制就能够保证测量的稳定性,减小误差。

    微小区域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3872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31351.7

    申请日:2005-12-29

    Inventor: 费维栋 杨帆

    Abstract: 微小区域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涉及一种测量方法。现有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存在耗时长、需要应用高角度衍射峰的缺点。本发明方法为,利用XRD2设备对待测残余应力的样品测量后获得XRD2面探图谱,然后对所得图谱进行处理,得到相应一组(hkl)衍射峰的衍射角(2θ)随着德拜环张角(x)变化的数据{xl,2θl},最后用线性函数拟合数据得到相应的直线,由拟合得到直线的斜率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即可计算出所测量样品该微小区域的残余应力。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材料微小区域残余应力的测量,而且可以快速地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果,另外,利用设备可调节X射线有效穿透深度的特点,可获得残余应力沿表面法线方向的分布,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Cas9蛋白抑制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51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73310.1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as9蛋白抑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Cas9蛋白抑制剂来源于Nme物种的AcrIIC1,其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该Cas9蛋白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Cas9酶活性,从而抑制CRISPR‑Cas9切割特定基因,可以调控CRISPR‑Cas9发挥功能的时间;而且与野生型的AcrIIC1蛋白相比,该Cas9蛋白抑制剂不论是在氧化环境或者还原环境下,均可以发挥对Cas9的抑制作用,较野生型的AcrIIC1蛋白的应用(仅在还原态时发挥作用)范围更广,而且具有比野生型AcrIIC1更加稳定的抑制Cas9切割DNA的能力。

    一种增强纳米焊料界面冶金的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196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096304.4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纳米焊料界面冶金的封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基板的表面沉积钎料,然后清洗并干燥;步骤S2,将纳米焊料覆盖于钎料的表面形成焊接层,将芯片表贴于焊接层上形成堆叠结构;步骤S3,对步骤S2形成的堆叠结构进行烧结形成互连焊点;其中,烧结的温度不小于钎料的熔点温度。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封装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纳米焊料在焊接时的界面润湿性能,加速界面的元素扩散与反应,提高焊点的界面可靠性。另外,该封装方法形成的封装结构,界面会形成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层,焊点的熔点远高于传统钎料,且在服役时,可以有效阻止氧气的侵入和界面的元素扩散,保障焊点的高温服役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