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2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92513.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克证 , 柳丹 , 冀肖彤 , 胡畔 , 叶畅 , 熊平 , 李猎 , 康逸群 , 曹侃 , 蔡萱 , 赵一帆 , 宿磊 , 肖梦涵 , 李嘉诚 , 孙宇 , 许洵 , 李喆 , 冯万里 , 敖禹琦 , 游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构网型风电机组直流侧稳定性的控制系统,包括机侧变换器、网侧变换器,所述网侧变换器的交流侧采用LCL型滤波器;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换器采用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构网型控制,机侧变换器采用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矢量控制,使风电机组对电网呈现出电压源的外特性,能够自主同步电网、主动响应负荷波动等;此外,在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环路上加入了提出的直流侧稳定控制器,可以抑制机侧变换器、网侧变换器在直流侧的交互作用,提高构网型风电机组的直流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35256.5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38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压治理的电动汽车分区电价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配网电压问题进行分析,获得各节点的最小EV容量;对设有EV充电站的配网节点进行电压敏感度分析,得到设有EV充电桩的配网节点对其他节点的电压‑有功敏感度矩阵;基于各节点的最小EV容量及电压‑有功敏感度矩阵,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充电站的调压效果进行评价,完成对充电站的分区;步骤4:构建分区动态电价模型及目标函数;步骤5:构建约束条件;步骤6:采用动态优化粒子群算法求解分区动态电价模型。可以在无其他调控手段的辅助下,通过配网分区的方法划分出电压治理效果较优的EV充电站,最大程度发挥EV的电压调节效果,起到治理配网电压越限问题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0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27281.0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防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事故场景下暂态稳定预防控制策略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暂态稳定评估神经网络模型获得各运行点在N个不同预想事故下的稳定概率;计算各轮迭代的运行安全度和故障重要度,用于运行点搜索;若本轮输入运行点的运行安全度小于设定值M时,搜索本轮输出运行点时优先考虑故障重要度高的预想事故,否则,向失稳事故的安全域内搜索备选运行点,并以运行安全度值最大者作为输出运行点;循环运行点搜索,直至输出运行点恢复暂态稳定,或运行安全度降低时,将其作为最终控制策略。通过协调不同事故的安全运行域,解决多事故场景下预防控制优化求解困难与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91491.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F18/10 , G06F18/20 , G06N3/04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态分解和独立注意力机制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用于负荷预测的负荷历史数据;对所述负荷历史数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获取第一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并基于所述第一本征模态函数分量获取第二本征模态函数分量;构建包含独立注意力机制的i Transformer模型;将所述第二本征模态函数分量输入到所述i Transformer模型中,输出负荷预测值。本发明提出的模型相较于目前主流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性能,将其应用于电网中,能够显著提高负荷序列数据分析和预测的精度和效率,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提升电网管理和运营的效率,并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559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9566.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0L25/51 , G01H17/00 , G01R31/00 , G10L25/18 , G10L25/30 , G06F18/2131 , G06F18/2431 , G06F18/2433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侵入式分解技术的变电站噪声异常的识别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设备监控和信号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在变电站厂界周围布置非接触式声音传感器,采集变电站的噪声数据;S2:对噪声数据进行预处理;S3:对预处理后的噪声数据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多尺度分解,对每一帧的噪声信号提取频谱特征;S4:构成时序‑频谱联合输入矩阵;S5:设置卷积网络,输出噪声类别;S6:将噪声类别结合设备运行参数作为判断依据,进行诊断。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具备非侵入式监测的特点,降低了设备安装和维护成本,适用于复杂的环境噪声中运行,并能够精确定位异常噪声源,提升设备运维效率和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1648.4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生产阶段碳排放的量化分级方法。具体步骤为:在搜集数据后,首先计算待评价变压器产品的生产环节碳足迹和产品使用环节碳足迹,在此基础上计算待评价变压器产品的生产碳效比;其次,经过数据标准化整合处理,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信息熵和信息效用值,由此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计算待评价产品的加权马氏距离的平方值,代入百分制分级算法,得到产品生产碳足迹评价分数和对应等级。本发明将变压器质量参数、生产阶段碳足迹和使用阶段碳足迹进行整合统一,对传统的碳效比概念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对变压器生产阶段碳足迹的多维度、精细化分级,克服了现有方法在综合性和精准度方面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16308.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H02J3/00 , G06N3/0464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的微调方法、暂态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技术领域;考虑到在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的深度学习模型中,卷积层提取的是工况数据的基础特征,这些特征在不同拓扑之间的通用性较高,当拓扑变化较小时,能够有效迁移到新拓扑下的暂态稳定评估模型当中。因此,本发明通过电力系统的当前工况特征与电力系统处于基础拓扑状态下的工况特征之间的差异来准确确定电力系统的拓扑变化状态,并设计对应的模型微调方案;当电力系统处于小拓扑变化状态时,通过固定全部卷积层,并重新训练全连接层的参数以对模型进行微调,能够兼容准确性和模型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74810.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谷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场复合取能无源传感器性能校验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校验箱,所述校验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输出磁场激励、电场激励的双通道激励源,双通道激励源包括安装在校验箱左右内壁上的高压电极板、固定在校验箱底部的两个对称的托座、两个托座顶端固定的凸型底台以及安装在凸型底台顶端的亥姆霍兹线圈。本发明通过将磁场和电场设置为垂直交叉的双通道激励结构,可以同时或独立地进行基波和谐波的激励,以产生不同波形、不同相位角度的电磁复合场,通过一段时间的电磁场激励,给复合取能传感器提供激励环境,从而模拟传感器在多种场景下测试传感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71031.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7 , G06V10/82 , G06V10/25 , G06N3/0455 , G06N3/082
Abstract: 一种基于向量注意力机制的因果感知配电网图像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利用移动端设备采集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配电网缺陷图像,形成配电网缺陷图像数据集;基于骨干网络、向量注意力模块RWKV、特征融合模块、因果感知头部网络构建出配电网缺陷图像检测模型;利用配电网缺陷图像数据集对配电网缺陷图像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道训练后的配电网缺陷图像检测模型;利用移动端设备采集待检测的配电网缺陷图像;将待检测的配电网缺陷图像输入训练后的配电网缺陷图像检测模型,得到配电网图像中的缺陷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针对复杂配电网缺陷图像数据检测精度低、无法满足配电网缺陷智能检测的需要,实现配电网图像缺陷类别目标的精准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6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71934.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7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孪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端边缘端协同的数字孪生服务平台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边缘端装置获取能源系统基础数据;在边缘端装置利用能源系统基础数据进行初步状态建模,构建虚拟能源系统模型,以传输至云端服务器;控制云端服务器接受边缘端装置上传的虚拟能源系统模型,并对虚拟能源系统模型进行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得到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根据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进行能源调度优化,得到能源系统能源调度数据,以发送至边缘端装置进行能源系统调度优化作业。本发明通过多情景仿真和策略修正,能够提前预测并调节供电缺口,实现能源供给在多种气象条件和负荷波动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