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85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70187.0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T19/00
Abstract: 一种卫星数字化智能装配方法,属于数字孪生虚拟装配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卫星装配工艺方案迭代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包括建立虚拟手掌与真实手掌的手势匹配关系,对人机交互手势进行定义;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建立所有卫星组件模型,配置Transform脚本组件、Mesh Filter脚本组件和Mesh Renderer脚本组件,得到卫星组件网格渲染模型,并构建碰撞体;设计装配控制面板配置可交互按钮;对卫星组件网格渲染模型配置智能辅助装配逻辑脚本提示安装位置,构建干涉检测预警模型输出预警干涉结果;建立常用装配工具模型获得装配可达结果;根据预警干涉结果和装配可达结果获卫星设计以及装配工艺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可提高卫星实际装配的效率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5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9175.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解锁冲击测量模拟试验系统,属于航天器地面试验模拟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航天器火工品冲击解锁试验存在的地面测试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包括星上测试结构,采用模拟分离螺母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设置楔形垫块以模拟星上压紧滑块组件;采用模拟舱板与底座底端固定连接;模拟分离机构,采用拉断转接框体的底端面与中段具有缺口的模拟螺栓缺口上端面位置对应固定连接,模拟螺栓的下端与模拟分离螺母对应螺纹连接;压力加载模块,采用液压机向拉断转接框体加压产生向上的推力,拉动模拟螺栓产生预紧力;在底座上设置加速度冲击传感器,用于监测模拟分离机构与星上测试结构分离产生的冲击载荷。本发明用于航天器解锁冲击模拟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45602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095656.7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41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5 , G01R31/367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DP衰老面谱与CGAN的锂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检测方法包括:基于获取得到的随机游走充放数据生成对称点模式SDP衰老面谱样本集;搭建初始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GAN;利用所述SDP衰老面谱样本集对所述初始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GAN进行迭代训练以得到目标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GAN;基于所述目标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GAN识别卫星锂电池对应的寿命状态及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8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25064.1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1/495 , G05D1/46 , G05D101/15 , G05D109/20
Abstract: 基于仿真图像MTF测试的旋转扫描卫星姿态控制效能评价方法和系统,涉及遥感卫星姿态控制效能评价领域。解决当前旋转扫描遥感卫星无真实在轨图像,且卫星姿态控制精度、稳定度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尚无有效的测量评价方法的问题。方法包括:建立载荷姿态控制器、平台姿态控制器和平台位置控制器对卫星进行补偿;根据补偿后的卫星和动力学仿真软件仿真获取卫星载荷时域曲线;将卫星载荷时域曲线导入图像仿真系统进行模拟成像;采用倾斜刃边法对模拟图像处理,获取刃边图像;根据刃边图像得到垂轨和沿轨MTF,评价控制算法对在轨成像质量的影响。本发明应用于遥感卫星成像仿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0919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84279.6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斜程辐亮度信息的旋转扫描碳监测卫星垂直柱浓度计算方法。本发明涉及监测卫星垂直柱浓度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分析卫星在侧视扫描过程中的观测几何,计算观测路径上各区域温室气体柱浓度的路径积分,将辐亮度表达为各区域温室气体柱浓度与波长的函数;将路径积分按照地面分辨率需求做离散化处理,得到辐亮度关于不同区域气体柱浓度的非线性方程,在探测仪谱段数目足够丰富的情况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方法求解各区域不同组分的温室气体垂直柱浓度。本发明实现了基于高光谱探测仪数据的斜程辐亮度到垂直柱浓度的求解,证明了旋转扫描新体制卫星温室气体柱浓度获取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455089.4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5
Abstract: 基于MBSE与SpaceSim的航天系统设计与分析验证方法,涉及航天系统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航天系统工程技术中,缺乏系统层面仿真的能力,并且工具的互操作性以执行MBSE与学科模型的联合仿真的方法、流程和准则都不明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在SysML模型中定义SpaceSim元模型,实例化元模型得到航天系统设计模型;将航天系统模型内所需的信息转换为能够通过接口传递并被外部学科工具SpaceSim识别的形式;将经过SpaceSim计算的信息储存至航天系统模型中;根据航天系统模型中储存的经过计算的数据内容,验证航天系统SysML模型的其他需求。根据该模型得到航天系统。可以应用于航天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验证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586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1226604.9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载荷垂轨旋转扫描的超宽覆盖多模式碳监测卫星、构建方法和监测方法,涉及卫星设计领域。解决当前碳卫星缺乏对区域和全球的实时探测能力,难以碳盘点应用的实际需求的问题。所述卫星包括:全球模式监测单元、斑马线区域单元、热点单元和偏航推扫单元;全球模式监测单元用于载荷以10°/s的转速旋转,获取扫描数据,沿轨拼接获取碳监测数据;斑马线区域单元用于载荷以5°/s的转速旋转,获取扫描数据及斑马线形式的未扫区域,规划获取重点区域碳监测数据;热点单元用于载荷以2.5°/s的转速旋转,获取指定时间及热点地区的碳监测数据;偏航推扫单元用于推扫模式进行探测,获取星下点附近区域0.5km的碳监测数据。本发明适用于全球碳盘点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3405.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遥感卫星动态扫描成像敏感频率分析方法和系统,涉及遥感卫星成像仿真领域。解决亟需设计一种敏感频率分析方法,对成像质量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问题。所述方法包括:S1:将振动影响下的卫星成像过程等效为对原始标准图像的偏移采样过程;S2:建立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的偏移分布关系,获得像素值偏移量平方均值的表征;S3:在正弦像移条件将偏移量平方均值化简为振动角频率的函数,并根据振动角频率的函数计算敏感频率的理论近似解;S4: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图像模拟,计算并提取敏感频率,验证敏感频率的理论近似解。应用于卫星成像系统优化设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363425.4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旋转扫描遥感卫星成像特性模拟与图像生成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遥感卫星成像仿真技术领域,解决遥感卫星成像仿真技术忽略了地面高程、相机实际成像过程、卫星姿态抖动对物像几何关系的影响,导致成像质量不高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建立卫星模型;递推卫星轨道;将卫星姿态导入序列;在卫星模型上以指定位置和安装矩阵设置OSG相机;建立考虑地球自转和曲率的三维地球模型,在地球模型表面加载高精度卫星影像和高程数据;建立卫星成像过程中的像移模型,计算像移速度,调节探测器的积分时间与偏流角,依据积分级数提取各帧图像对应行进行平均处理,完成图像的拼接与合成。本发明适用于遥感卫星成像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6280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06923.4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遥感星座对空中动目标的智能协同跟踪方法。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遥感星座对HGVs多星协同跟踪问题,设计了多目标凝视跟踪模型和双星几何定位模型,实现对HGVs的跟踪和定位。本发明针对遥感星座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跟踪和定位是天基预警中的关键问题。遥感星座对HGVs的协同定位过程是一个多对多的动态任务分配过程。预警卫星的任务分配存在时序关联性和动态性,因此决策算法将面临解空间较大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同时,HGVs的高机动性对遥感星座的任务决策算法的实时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