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复合式脉动热管
    10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56250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053070.9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复合式脉动热管,包括脉动热管本体,所述脉动热管本体分为冷凝段、绝热段、蒸发段,每一个脉动热管本体为一个脉动热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用于连接两个脉动热管本体的卡扣,两个以上的脉动热管模块构成模块复合式脉动热管。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工作温度范围广,散热能力得以提高并降低了厂家的设计成本及生产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在型腔内半固态加工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655594U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20258262.4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型腔内半固态加工成形装置,分为设置压力仓和不设置压力仓两种不同结构的精确成形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密封罩、浇口杯、联通器、真空泵、振动器、带压力仓(或不带压力仓)的铸型、惰性气泵。带压力仓(或不带压力仓)的金属铸型放入密封罩中,密封罩的上盖带有联通器,密封罩的底座上铺有一层砂垫,带压力仓(或不带压力仓)的铸型放在砂垫上。当密封罩抽真空并浇注完毕后,关闭联通器,同时开启惰性气泵,快速输入惰性气体并对金属液施压,同时振动器振动,实现对金属液进行半固态加工和精确成形。本实用新型精确成形组织致密,晶粒细小,力学性能优良,适用范围广,可适用铸铁、铸钢及各种有色金属铸件生产。

    一种高效散热的射流微通道耦合肋片的散热器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20693618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344178.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通道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射流微通道耦合肋片的散热器模块,包括散热器上盖、肋片组和散热器底座,所述散热器底座顶部开口的“匚”字形结构,其顶部开口处设有所述散热器上盖,所述散热器上盖的中部设有冷却液射流入口,所述散热器底座的两端形成冷却液射流出口;所述散热器底座的内腔底部两端设有所述肋片组。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器底座的下表面与加热表面接触,冷却液从射流入口射入,冲击散热器底座的内腔底部表面,并从两边射流出口射出,带走热量,起到降温的目的。

    一种带冲孔的矩形翼涡产生器式圆管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5810411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217247.0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冲孔的矩形翼涡产生器式圆管管式换热器,包括翅片以及圆管,所述翅片上设有用于贯穿翅片的圆孔,所述圆管通过圆孔将每层翅片进行串连起来,所述翅片通过冲压形成矩形翼涡产生器和矩形孔,所述矩形翼涡产生器位于靠近翅片上流体流入方向一侧,所述矩形孔位于远离翅片上流体流入方向一侧,所述矩形翼涡产生器的正中心位置设有冲孔,所述冲孔可以产生中心射流;所述圆管上每层翅片都与相邻层翅片保持等间距,且相邻层翅片上的矩形翼涡产生器之间存在间隙;本在没有增加生产工序的情况下,提升了换热效率;因为散热效率高,所以同等散热需求的情况下,换热器体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缩小,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耗的目标。

    一种新型电池组冷却装置
    10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49684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629405.7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赵启晨 张莹 徐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池组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盒、正向冷风通道、逆向冷风通道和中间隔板,还包括设置在电池盒冷却通道进风口的整流栅,所述电池盒包括外壳和内部的多个电池组,所述多个电池组并排或分为上下两层固定于外壳内,所述电池盒中部横向布置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将电池盒内部冷却通道分为正向冷风通道和逆向冷风通道。本实用新型利用反向分层气流对电池组进行冷却,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组整体温度的一致性,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增加电池使用寿命,实现低能耗;同时,中间隔板是由强导热材料制成,当上下层通道中冷却空气温度不均匀时可通过横向隔板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确保电池组整体温度的一致性。

    一种圆形凹腔和水滴型肋柱结合的微通道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4829018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22531303.X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通道散热器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凹腔和水滴型肋柱结合的微通道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基板,所述散热器基板包括固体壁面、流道、水滴型肋柱以及圆形凹腔,所述流道贯通散热器基板内部,所述散热器基板贯通的两侧分别为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所述散热器基板的下部为电子元件贴合面;电子器件的热量由基板传导到散热器中,然后冷却工质从换热工质入口流进换热微通道,流经凹腔和水滴型肋柱,将传导到散热器中的热量吸收,最后从换热工质出口流出换热微通道,把电子器件的热量及时带走,提高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相变材料和微通道耦合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797547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724812.6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变材料和微通道耦合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隔板、相变材料芯体、锂电池和盖板,所述电池箱内部设有隔板,电池箱与隔板纵向穿孔形成微通道,所述隔板将电池箱内部分隔成多个电池单元,每个电池单元内设有一块相变材料芯体;所述相变材料芯体上设有电池孔,所述相变材料芯体及其内部的多块锂电池共同构成一个电池组,多个电池组通过其顶部的盖板封闭在电池箱内。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箱起到结构增强和维形作用,微通道内部的冷却液从环境吸收热量和向环境传导释放热量,并且能够解决因相变材料芯体高温变软不易固定的问题;微通道内液体可以实现温度控制的同时,有效保证电池组温度分布的一致性。

    一种具有多流道相联通的微通道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0778560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0972394.5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流道相联通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微通道本体1,所述微通道本体1为两端贯穿的矩形腔体结构,所述微通道本体内的腔体包括分配段(A)、多流道换热段(B)、集流段(C),所述多流道换热段(B)、分配段(A)以及集流段(C)的腔体底部均设置有多条间隔壁2,多条所述间隔壁2将多流道换热段(B)的腔体水平分隔出多条直流道(3);设置在所述多流道换热段(B)内的间隔壁2与之腔体长度相同,且多流道换热段(B)内的间隔壁2两端分别与分配段(A)以及集流段(C)的间隔壁2贴合,所述分配段(A)以及集流段(C)的间隔壁2的长度均小于其所在腔体的长度。

    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83589U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21400672.1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表冷器,所述机壳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混合室、过滤器、第一加热器、表冷器舱室、第二混合室、第二加热器、回风室,第一混合室一侧的机壳上设置有新风室,所述表冷器舱室内设置有表冷器,表冷器上设置有重力式热管,室外空气通过新风室进入,空调室的室内回风通过回风室进入,通过混合加热最终由风机接通口输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助于降低空调处理机组在制冷模式运行下的能耗;不需要外界额外提供能量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同时我们在空调内设置有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其他设备的中间室,使得空调在不同房间不同场合可以根据需求改进空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