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9611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612829.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通道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局部自调节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上端的冷却液引导模块和下端的微通道原件模块;所述微通道原件模块由多个微通道原件阵列排布构成,所述微通道原件包括微通道外壳、设置在微通道元件外壳内的的电子元件,所述微通道外壳为六面均设置有腔壁的腔体结构,所述微通道外壳的腔体内设置有多个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两侧的微通道外壳顶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液入口以及冷却液出口;由于本发明微通道元件的长度极短,因此在此结构上产生的压降要远小于常规的微通道换热元件,泵送功率较小,可以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91236.4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0/6556 , B60L5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状散热通道的底板液冷电池模块,包括圆柱电池、液冷板和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所述液冷板呈方形结构,其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所述圆柱电池底部插入的圆形凹槽;若干所述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固定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其两端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穿过所述液冷板的两端端壁与外部连通;所述液冷板下方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冷却底板;所述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包括若干六边形通道和直通道,所述六边形通道呈六边形管状结构,所述直通道间隔设置于所述六边形通道之间,所述六边形通道水平方向的对角与直通道相连。本发明通过多变的流道也增加了冷却液在液冷板中的流动路程,更好的带走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4138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64844.X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吸热器,散热器,所述吸热器,散热器结构相同,所述吸热器和散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吸热器包括吸热器外壳、吸热管芯插槽、吸热管芯、吸热风扇,所述吸热管芯插槽设置在吸热器外壳内,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外壳、散热管芯插槽、散热管芯、散热风扇;所述吸热管芯和所述散热管芯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倾斜连接管,所述吸热管芯倾斜连接管与所述散热管芯倾斜连接管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散热。本发明所述的分离式微通道散热器结构简单,散热能力强,可以实现低能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8038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810993290.2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6F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pu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包括cpu散热贴合端,热管,吸热水箱,所述热管包括散热端和吸热端,所述热管侧面呈“U”形,所述热管下端的弧形部分为热管的吸热端,所述吸热端向cpu散热贴合端处弯折并插设与所述cpu散热贴合端内,所述热管两自由端为热管的散热端,所述散热端插入所述吸热水箱并密封,所述吸热水箱一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吸热水箱与散热装置连通。该CPU散热器采用水冷的方式来冷却热管的冷凝端,与传统的风冷式相比具有热负载能力强,热波动小等优点,同时,由于该CPU散热器同时结合了热管散热和水冷散热的特点,因此其具有极高的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174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506515.9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0568 , H01M10/617 , H01M10/613 , H01M10/0525 , H01M50/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冷的锂电池冷却模组,包括两条涡状管冷却通道和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包括多个独立的锂电池,所述涡状管冷却通道分为第一、第二涡状管冷却通道,所述第一、第二涡状管冷却通道由冷却模组中心呈螺旋型向外环绕形成盘管结构的冷却模组,所述锂电池组固定在该冷却模组上实现对锂电池底部的冷却散热。本发明结构简单,冷却通道设计为方形可以增大冷却液与涡状管上表面的接触面积,换热效率高;两条涡状管通道内冷却液的流向相反,能够使电池间的温度更均匀,提高电池组的工作效率;各锂电池间的空隙用密封胶填满,在增强电池组减震能力的同时,还能隔离损坏的电池单体,防止其内容物侵蚀其他电池,提升了整个模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038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993290.2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6F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pu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一种新型CPU热管散热器,包括cpu散热贴合端,热管,吸热水箱,所述热管包括散热端和吸热端,所述热管侧面呈“U”形,所述热管下端的弧形部分为热管的吸热端,所述吸热端向cpu散热贴合端处弯折并插设与所述cpu散热贴合端内,所述热管两自由端为热管的散热端,所述散热端插入所述吸热水箱并密封,所述吸热水箱一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吸热水箱与散热装置连通。该CPU散热器采用水冷的方式来冷却热管的冷凝端,与传统的风冷式相比具有热负载能力强,热波动小等优点,同时,由于该CPU散热器同时结合了热管散热和水冷散热的特点,因此其具有极高的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9611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612829.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通道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局部自调节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上端的冷却液引导模块和下端的微通道原件模块;所述微通道原件模块由多个微通道原件阵列排布构成,所述微通道原件包括微通道外壳、设置在微通道元件外壳内的的电子元件,所述微通道外壳为六面均设置有腔壁的腔体结构,所述微通道外壳的腔体内设置有多个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两侧的微通道外壳顶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液入口以及冷却液出口;由于本发明微通道元件的长度极短,因此在此结构上产生的压降要远小于常规的微通道换热元件,泵送功率较小,可以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8705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43525.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能空调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离式热管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翅片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和释能模块,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套管式换热器一侧并联有蓄能模块,所述释能模块分别和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南方有削峰填谷政策地区,主要适用于写字楼、办公楼等在白天工作时间有空气调节需求,而夜间较少或没有空气调节需求的环境,能够有效利用夜间电能而降低白天电能消耗,从而优化电网电源结构,减少高峰用电需求,有效节约能源,缓解城市电网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08870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810843525.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能空调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离式热管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翅片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和释能模块,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套管式换热器一侧并联有蓄能模块,所述释能模块分别和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南方有削峰填谷政策地区,主要适用于写字楼、办公楼等在白天工作时间有空气调节需求,而夜间较少或没有空气调节需求的环境,能够有效利用夜间电能而降低白天电能消耗,从而优化电网电源结构,减少高峰用电需求,有效节约能源,缓解城市电网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35174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506511.0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0/6554 , H01M50/524 , H01M50/249 , H01M50/2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包括电池组上盖板、散热铝板、柱形锂电池组、电池组下承板和多根热管,所述电池组上盖板设置于柱形锂电池组顶部,所述电池组下承板设置于柱形锂电池组底部,所述柱形锂电池组由若干锂电池呈矩形排列而成,中间通过两块散热铝板分隔为三个散热区域,所述散热铝板内设有两条冷却流道,两条冷却流道间留有可供热管穿过的空隙,所述热管为“L”型扁状热管,所述热管一端穿过电池组下承板插入到散热铝板两冷却流道的空隙内,另一端与电池组下承板底部平贴。本发明具有泵功耗小、占用空间小,冷却性能强的特点,能够有效的保障电池处于合适的温度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