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噪声监测装置的可调节主动降噪耳机

    公开(公告)号:CN113301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73144.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噪声监测装置的可调节主动降噪耳机,包括降噪耳机和设置在降噪耳机内的噪声监测装置,所述噪声监测装置内设监测识别模块,噪声监测装置与耳机间通过耳机连接模块相连构成所述降噪耳机,所述监测识别模块包括噪声识别模块、噪声分类模块、反相噪声信号模块和自动输入模块,所述耳机连接模块包括耳机模块和算法识别模块。本发明采用主动降噪技术,降噪效果好,通过噪声监测装置对环境噪声进行分类处理,使用户在不同环境下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使用降噪耳机过滤不同的外界环境噪声;自动输入模块能够记录用户对不同环境的降噪需求,在用户没有自主选择降噪类型时,仍能够根据用户的降噪喜好进行主动降噪,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相变储能硅脂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5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615355.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界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相变储能硅脂垫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相变储能硅脂垫片组份为:乙烯基硅油10‑20份,含氢硅油0.1‑1份,催化剂0.1‑0.3份,硅烷偶联剂0.1‑2份,相变微胶囊20‑200份;原料按配方量通过搅拌机搅拌混合,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制得膏体,膏体高温固化后得到所述相变储能硅脂垫片。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在硅脂垫片制备过程中添加相变微胶囊,并加入能够促进相变微胶囊外壳和硅油相容的偶联剂,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储能硅脂垫片;当电子器件工作温度急速升高到熔点以上时,固态垫片就会发生相变成为液态从而储存多余的能量,既可以保持电子设备的整体稳定性,又能够有效把多余的热量及时存储起来,减少能源的浪费。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相变储能硅脂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545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15355.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界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相变储能硅脂垫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相变储能硅脂垫片组份为:乙烯基硅油10‑20份,含氢硅油0.1‑1份,催化剂0.1‑0.3份,硅烷偶联剂0.1‑2份,相变微胶囊20‑200份;原料按配方量通过搅拌机搅拌混合,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制得膏体,膏体高温固化后得到所述相变储能硅脂垫片。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在硅脂垫片制备过程中添加相变微胶囊,并加入能够促进相变微胶囊外壳和硅油相容的偶联剂,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储能硅脂垫片;当电子器件工作温度急速升高到熔点以上时,固态垫片就会发生相变成为液态从而储存多余的能量,既可以保持电子设备的整体稳定性,又能够有效把多余的热量及时存储起来,减少能源的浪费。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35174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506511.0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包括电池组上盖板、散热铝板、柱形锂电池组、电池组下承板和多根热管,所述电池组上盖板设置于柱形锂电池组顶部,所述电池组下承板设置于柱形锂电池组底部,所述柱形锂电池组由若干锂电池呈矩形排列而成,中间通过两块散热铝板分隔为三个散热区域,所述散热铝板内设有两条冷却流道,两条冷却流道间留有可供热管穿过的空隙,所述热管为“L”型扁状热管,所述热管一端穿过电池组下承板插入到散热铝板两冷却流道的空隙内,另一端与电池组下承板底部平贴。本发明具有泵功耗小、占用空间小,冷却性能强的特点,能够有效的保障电池处于合适的温度区间。

    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36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95216.0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包括锂电池和设置在锂电池电芯空隙内的热管,该锂电池由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内部的电芯以及电池外壳顶部的电池顶盖组成,所述电芯由带状的正负极和隔膜材料卷绕而成,所述热管设置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内,热管与电池外壳底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垫片构成所述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本发明充分利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在其中放置热管,既能起到传统电芯设置空心针的固定作用,又能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池两端,进而散发到电池外部,在不改变电池模组整体体积的情况下,提升了电池的散热性能。

    一种基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手机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6732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47379.0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手机散热装置,包括金属壳体、焊接固定在金属壳体上的箱体和嵌套于金属壳体内的分离式微通道热管,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充电口、进风口、开关、楔形卡扣,箱体内还设有风扇、蓄电池。所述分离式微通道热管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与绝热段连通,所述蒸发段的首端和尾端之间形成若干树叶枝径状的分歧管路。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活动卡板,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手机通过卡扣夹持在金属壳体上,手机工作产生热量驱动分离式微通道热管工作,实现手机降温功能。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方便携带应用范围广、散热性能良好等特点。

    一种蜂窝状散热通道的底板液冷电池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3363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91236.4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状散热通道的底板液冷电池模块,包括圆柱电池、液冷板和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所述液冷板呈方形结构,其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所述圆柱电池底部插入的圆形凹槽;若干所述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固定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其两端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穿过所述液冷板的两端端壁与外部连通;所述液冷板下方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冷却底板;所述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包括若干六边形通道和直通道,所述六边形通道呈六边形管状结构,所述直通道间隔设置于所述六边形通道之间,所述六边形通道水平方向的对角与直通道相连。本发明通过多变的流道也增加了冷却液在液冷板中的流动路程,更好的带走热量。

    一种基于液冷的锂电池冷却模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174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506515.9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冷的锂电池冷却模组,包括两条涡状管冷却通道和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包括多个独立的锂电池,所述涡状管冷却通道分为第一、第二涡状管冷却通道,所述第一、第二涡状管冷却通道由冷却模组中心呈螺旋型向外环绕形成盘管结构的冷却模组,所述锂电池组固定在该冷却模组上实现对锂电池底部的冷却散热。本发明结构简单,冷却通道设计为方形可以增大冷却液与涡状管上表面的接触面积,换热效率高;两条涡状管通道内冷却液的流向相反,能够使电池间的温度更均匀,提高电池组的工作效率;各锂电池间的空隙用密封胶填满,在增强电池组减震能力的同时,还能隔离损坏的电池单体,防止其内容物侵蚀其他电池,提升了整个模组的安全性。

    一种太阳能充气控温热管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8020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19531.7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有控温热管的热处理装置,包括控温热管,所述控温热管由蒸发段,冷凝段以及贮气室组成,所述控温热管内腔的底部位置设为蒸发段,所述控温热管内腔的中部位置设为冷凝段,所述冷凝段设有进行换热的排水管,且冷凝段底部设有冷凝水回流管,所述控温热管内腔的顶部位置设有贮气室,所述贮气室的一侧挡板将冷凝段分隔为第一冷凝段和第二冷凝段,所述蒸发段靠近冷凝段一侧为第一冷凝段,所述贮气室靠近冷凝段一侧为第二冷凝段;本发明通过改变加热功率影响不凝性气体所占的空间,使得有更多排管参与换热,使得热管的工作介质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达到了温度控制和热管理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