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状态感知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189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2617.5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状态感知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固定数量的报文作为监控CAN总线信息熵的窗口,入侵检测系统实时采集CAN总线中的报文,在报文数量达到窗口大小时通过计算熵值检测CAN总线中的异常;具有状态感知功能的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CAN总线中的报文,根据所述报文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种类的报文,采用不同的信息熵模型来检测CAN总线中是否存在入侵行文,达到分类检测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状态感知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计算复杂度低、检测性能高,误报率低的特点。

    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36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95216.0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包括锂电池和设置在锂电池电芯空隙内的热管,该锂电池由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内部的电芯以及电池外壳顶部的电池顶盖组成,所述电芯由带状的正负极和隔膜材料卷绕而成,所述热管设置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内,热管与电池外壳底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垫片构成所述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本发明充分利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在其中放置热管,既能起到传统电芯设置空心针的固定作用,又能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池两端,进而散发到电池外部,在不改变电池模组整体体积的情况下,提升了电池的散热性能。

    基于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的区域滑坡易发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67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68854.0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的区域滑坡易发性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空间分析研究区内的滑坡编录及相关控制因素筛选出已知滑坡样本;S2:基于频率比和相关性分析,确定最能表征滑坡发育特征的控制因素,建立随机森林模型;S3:基于控制因素的FR值、已知滑坡栅格单元和随机选择的非滑坡栅格单元,对全监督机器学习即随机森林模型,根据步骤S2中的五类滑坡易发性等级进行输出预测出初始滑坡易发性值;S4:扩充已知滑坡样本;S5:从极低易发区中随机选取栅格单元作为非滑坡样本;S6:建立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本发明在全监督机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滑坡易发性预测建模性能。

    一种带有热虹吸回路的双锥度微通道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0014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43573.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热虹吸回路的双锥度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冷凝端、蒸发端以及连通冷凝端、蒸发端的制冷剂输送管,所述冷凝端为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腔体内设置有微通道冷凝器;所述蒸发端为吸热箱,所述吸热箱为内部设置有空腔的腔体结构,所述吸热箱的空腔内设置有微通道散热器,所述微通道散热器顶端设置有贯穿吸热箱顶端的制冷剂出孔以及制冷剂入孔,本发明设计的散热器是由制冷剂气体冷凝后造成的负压和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的受到重力作为循环动力,因此在得到强大的换热性能的同时也可以做到节能。

    一种多类山地灾害联合监测与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3544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54701.7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类山地灾害联合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埋置式供能区域、土壤地理参数监测仪、数据收集处理传感器、压力监测仪、供电装置、雨量监测器、北斗卫星、本地检测北斗终端;所述埋置式供能区域由电线网络构成与所述供电装置相连,通过电缆与所述土壤地理参数监测仪、数据收集处理传感器和压力检测仪连接供电;所述土壤地理参数监测仪侧壁下方设有传感器组件;所述数据收集处理传感器用于数据收集,收集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通过所述北斗卫星将信息传递至所述本地检测北斗终端。本发明通过搜集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降雨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并及时作出预警,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一种山洪泥石流高隐患区监测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2594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64256.1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安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洪泥石流高隐患区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山洪泥石流高隐患区、山体定位监测杆、供电装置、安全数据同步采集模块、超小型双列直插式信号接收发射器,安全数据同步采集模块由电阻式应变片传感器、水位压力传感器、水流压力传感器组成,采集模块环绕排布在山体定位监测杆外侧,固定所用预应力筋用锚索能主动稳固局部坡面,所述局部安全数据处理模块将采集到的环境传感数据及图像信号进行消噪、放大、信号标准化处理后传送到本地监测中心,本地监测中心对接收信息进行计算、判定后将信息传递给远程网络监控终端,进而在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时及时进行预警,并且达到加固局部地基的效果。

    一种能够对发热体进行恒温的散热装置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624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86402.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金属泡沫领域和相变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对发热体进行恒温的散热装置及制造方法,包括热管管体、金属泡沫块,所述热管管体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冷凝段,所述金属泡沫块呈中空结构,其内腔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金属泡沫块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所述蒸发段嵌入的凹槽。本发明通过金属泡沫块、相变材料和脉动热管的结合,组成一种可在一定时间段和散热量内保持发热体恒温。恒温的保持应用了材料在相变时温度不变的特性,同时金属泡沫的加入可以增强在温度较低时的传热,以及增加换热面积。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增加脉动热管,增强换热,增加了恒温时间,以此使得发热体温度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477636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195897.3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包括锂电池和设置在锂电池电芯空隙内的热管,该锂电池由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内部的电芯以及电池外壳顶部的电池顶盖组成,所述电芯由带状的正负极和隔膜材料卷绕而成,所述热管设置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内,热管与电池外壳底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垫片构成所述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在其中放置热管,既能起到传统电芯设置空心针的固定作用,又能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池两端,进而散发到电池外部,在不改变电池模组整体体积的情况下,提升了电池的散热性能。

    一种山洪泥石流高隐患区监测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276543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0290107.5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安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洪泥石流高隐患区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山洪泥石流高隐患区、山体定位监测杆、供电装置、安全数据同步采集模块、超小型双列直插式信号接收发射器,安全数据同步采集模块由电阻式应变片传感器、水位压力传感器、水流压力传感器组成,采集模块环绕排布在山体定位监测杆外侧,固定所用预应力筋用锚索能主动稳固局部坡面,所述局部安全数据处理模块将采集到的环境传感数据及图像信号进行消噪、放大、信号标准化处理后传送到本地监测中心,本地监测中心对接收信息进行计算、判定后将信息传递给远程网络监控终端,进而在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时及时进行预警,并且达到加固局部地基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多类山地灾害联合监测与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904504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798657.0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类山地灾害联合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埋置式供能区域、土壤地理参数监测仪、数据收集处理传感器、压力监测仪、供电装置、雨量监测器、北斗卫星、本地检测北斗终端;所述埋置式供能区域由电线网络构成与所述供电装置相连,通过电缆与所述土壤地理参数监测仪、数据收集处理传感器和压力检测仪连接供电;所述土壤地理参数监测仪侧壁下方设有传感器组件;所述数据收集处理传感器用于数据收集,收集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通过所述北斗卫星将信息传递至所述本地检测北斗终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搜集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降雨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并及时作出预警,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