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耦合光伏温室的海湾水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22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35189.5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耦合光伏温室的海湾水培系统,包括设置于漂浮板上的聚光区、淡化区和种植区,所述聚光区包括空气集热器;所述淡化区包括增湿器、风机、冷凝器、海水泵和主水箱,所述增湿器与空气集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中的蛇形冷凝管左侧连接所述增湿器,右侧连接所述海水泵,所述冷凝器上方的导管与所述空气集热器的入口相连,所述主水箱与所述冷凝器的底端相连;所述种植区包括依次连接的淡水泵、营养液配比箱、贮液箱和水培床,所述营养液配比箱通过淡水泵与所述主水箱连接。该系统采用单元网格设计,将太阳能海水淡化、光伏温室、水培有机结合,有自给自足、调节光照、规模适应性强的优点。

    一种液液板式分离热管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84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88129.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液板式分离热管换热器,涉及换热器设备领域,包括壳体,及固定在壳体上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蒸发板式换热器、冷凝板式换热器,还包括连通蒸发板式换热器与冷凝板式换热器的上升管及下降管,冷凝板式换热器位于蒸发板式换热器上方,蒸发板式换热器底部设有蒸发端热管工质进口及高温液体出口,蒸发端热管工质出口与冷凝端热管工质进口通过上升管连接,蒸发端热管工质进口与冷凝端热管工质出口通过下降管连接,高温液体进口与高温液体出口自上而下的通过高温液体流道连接,低温液体进口与低温液体出口自下而上的通过低温液体流道连接,能够大大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

    一种多级分离式微通道重力热管末级耦合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24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33948.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分离式微通道重力热管末级耦合制冷系统,包括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蒸发部,蒸发部一侧设有热端风机,可将高温空气吹向蒸发部,并可将蒸发部内的液态工质气化;换热装置还包括冷凝部,冷凝部远离热端风机一侧设有冷端风机,可将冷却空气吹向冷凝部,并可将冷凝部内的气态工质液化;蒸发部与冷凝部之间连通有上升部、下降部;上升部并联有上升增强部,下降部并联有下降增强部,上升部与上升增强部之间、下降部与下降增强部之间均设有切换装置;在现有的分离式重力热管换热器中设置多级蒸发器‑冷凝器的循环,并在系统的末级额外设置制冷系统,使整个装置能达到更强的冷却能力,以应对数据中心突发所需更大制冷量的情况。

    一种多级分离式重力热管微通道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7419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33330.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分离式重力热管微通道换热器,涉及热管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壳体,固定壳体内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将固定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与外界连通的蒸发区和密封的冷凝区,并可隔绝蒸发区与冷凝区之间的热交换;蒸发区内设有多级蒸发装置,冷凝区内设有多级冷凝装置,多级蒸发装置与多级冷凝装置之间连通有工质,蒸发区内流通有蒸发介质,蒸发介质与多级蒸发装置可将多级蒸发装置内的液态工质气化,冷凝区流通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与多级冷凝装置可将多级冷凝装置内的气态工质液化,形成工质在液态与气态之间的循环切换;该种多级换热器具有多级蒸发‑冷凝工质循环,板内工质的蒸发冷凝温度和压力逐级减小,具有优异的冷却效果。

    一种高效散热的射流微通道耦合肋片的散热器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20693618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344178.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通道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射流微通道耦合肋片的散热器模块,包括散热器上盖、肋片组和散热器底座,所述散热器底座顶部开口的“匚”字形结构,其顶部开口处设有所述散热器上盖,所述散热器上盖的中部设有冷却液射流入口,所述散热器底座的两端形成冷却液射流出口;所述散热器底座的内腔底部两端设有所述肋片组。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器底座的下表面与加热表面接触,冷却液从射流入口射入,冲击散热器底座的内腔底部表面,并从两边射流出口射出,带走热量,起到降温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