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快速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936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45618.X

    申请日:2015-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Abstract: 一种针对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快速修复方法,本发明涉及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修复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建筑物连续倒塌时,将整个结构拆除造成的经济损失大、重建周期长的问题,该方法是通过一、搭建千斤顶、支墩和钢垫板组成的支撑系统;二、将搭建的钢垫板支撑在受损柱受损梁底部;三、将倒塌结构顶起到未倒塌结构标高;四、将钢垫板支撑在受损柱上方各层受损梁的底部;五、敲碎受损梁端部区域的压溃混凝土;六、调直梁中未断裂钢筋,将断裂钢筋截断;七、使用植筋方法修复断裂钢筋;八、绑扎箍筋、支模、浇筑灌浆料、拆模;九、修复受损柱;十、移除受损梁下的支墩、千斤顶和垫板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领域。

    基于最短全局疏散时间的建筑内人员疏散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477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66628.2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基于最短全局疏散时间的建筑内人员疏散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建筑内人员疏散路径优化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路径优化方法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人群拥挤对于疏散过程中影响,无法在路径优化的过程中合理地考虑拥挤状态下人群疏散的实际情况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由待分析案例的建筑平面图生成对应的疏散路网模型;确定疏散人员分布方案;确定最短路疏散路径方案,计算出方案的疏散仿真结果,得到全局疏散时间与最后完成疏散的群体编号;根据双向调动策略,确定可优化疏散群体集合;设置初始的优化方案;迭代优化第一优化调整区域和第二优化调整区域内的群体的疏散路径。输出最终的优化疏散路径方案以及对应的疏散过程仿真计算结果。

    基于深度学习和鱼眼摄像头的结构响应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59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333442.1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和鱼眼摄像头的结构响应监测方法,属于建筑结构监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0、使用鱼眼摄像头获取原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S200、将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图像畸变校正与特征提取;S300、基于S200输出的结果进行建筑结构的位移监测。本发明提高分割准确性、增强了鲁棒性、有效地利用先验信息,提高了分割结果的一致性和可解释性。本发明的结构响应监测方法可用于普通摄像头和鱼眼摄像头,具有更广的适用性。本发明技术中还包括了针对于普通摄像头和鱼眼摄像头的线框提取模型以及畸变矫正模型,这两个模型也可广泛应用于如图像分割、图像分类等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中。

    铁路车站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8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287900.9

    申请日:2021-03-17

    Inventor: 李爽 汤雨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车站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实际考察分析确定铁路车站的主要功能及相关子系统,通过逻辑分析建立铁路车站功能需求关系结构模型,进而利用置信规则库方法分析和量化各部分子系统和车站功能之间的关系,估计各子系统的损坏状态与车站功能损失的关系,再根据基于该置信规则库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修复路径,根据修复路径和各子系统的损坏状态与车站功能损失的关系计算车站功能的抗震韧性。该方法实现了铁路车站系统震后功能即时损失和恢复过程中功能的量化分析,可为发展提升铁路车站韧性决策模型提供理论基础,进而能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抵御地震风险和灾后恢复能力。

    预制装配式自复位耗能柱脚节点及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4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80682.2

    申请日:2022-05-26

    Inventor: 李爽 王浩然 李易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预制装配式自复位耗能柱脚节点及拼装方法,属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自复位柱脚节点中,耗能元件常采用铅阻尼器或油阻尼器等套筒阻尼器,此类耗能元件能够有效耗散地震能量,但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区域容易发生破坏,且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受损后修复和更换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在预制混凝土柱和基础内通过设置柱端预埋钢套和基础预埋钢板,能有效防止在地震作用较大时,预制混凝土柱和基础的接触面处因相对转动可能产生的混凝土压碎剥落现象,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本发明采用基础锚固螺栓和柱端锚固螺栓将对接式耗能阻尼器与预制混凝土柱及基础相连,相比于传统的套筒阻尼器,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一种高韧性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9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278675.8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韧性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组合梁包括SWCP‑PVA‑ECC受拉侧保护层,设置于保护层上的网格层,设置于网格层上的胶料,设置于胶料层上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层。解决了陶瓷废料不被合理利用,生产水泥会向环境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的问题,本发明通过SWCP‑PVA‑ECC材料来代替现有的普通混凝土,可增强梁的抗剪、抗弯承载力,提高梁的抗渗性,从而减少梁的维护、维修次数,延长其使用寿命。除此之外,SWCP(固废陶瓷粉)属于再回收掺合料,SWCP的再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可以节约成本和不可再生资源。

    一种跨断层山岭隧道抗错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88668.7

    申请日:2021-11-02

    Inventor: 李爽 周同来

    Abstract: 一种跨断层山岭隧道抗错断结构,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隧道抗错断结构无法综合考虑断层错动、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对隧道结构影响的问题。它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布置的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其中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布置有防水层,所述初期支护包括若干支护主体及用于连接每相临两支护主体的若干第一抗错断接头,所述二次衬砌包括若干衬砌主体及用于连接每相临两衬砌主体的若干第二抗错断接头。不仅能够减轻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造成的损伤,还能够抵御地震等其他地质灾害,并且断层错动引起的损伤集中在隧道抗错断接头处,便于灾后定点修复。同时该隧道抗错断结构构造简单,易于施工,方便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一种含高延性固废基免拆模板的复合保温墙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135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306049.6

    申请日:2021-11-05

    Inventor: 李爽 赵建军

    Abstract: 一种含高延性固废基免拆模板的复合保温墙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保温墙体。目的是解决建筑模板施工复杂、周期长、模板利用率低和耗损量大等缺点。墙体包括高延性固废基免拆模板和内部粘结层、保温层、抹面砂浆层、钢筋混凝土材料层。制备:制备高延性固废基免拆模板,保温层表面涂刷界面剂层,利用粘结层将保温层粘于固废基免拆模板内侧,在保温层外喷涂抹面砂浆层,布设钢筋浇筑混凝土材料。本发明采用高延性固废基免拆模板对保温材料起到保护作用,节省施工工序和原料,代替现有的模板施工能够提高施工进度,减少模板损耗量;提高复合墙体的整体抗震性能、抗拉性能、抗剪切性能、抗腐蚀性能和抗冻性能。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复合保温墙体。

    一种复杂仿真系统运行有效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7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12271.5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仿真系统运行有效性评估方法,属于仿真系统运行有效性评估技术领域。复杂仿真系统运行有效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针对复杂装备仿真系统的仿真运行历史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二、使用历史数据对LSTM进行建模;步骤三、将建好的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保存,将实时仿真数据作为输入进行仿真运行有效性评估,得到评估分类结果。本发明通过LSTM有效挖掘时序数据之间的隐含关系从而进行预测,从而使对难以提供专家知识的仿真系统进行运行有效性评估难度减小,所需时间短,实时对仿真系统评估的速度快。

    全装配式自复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及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34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92142.1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装配式自复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及拼装方法,该节点横向锚固连接钢件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梁的端头上下侧,纵向锚固连接钢件安装在柱内预埋钢板的上下部,其中纵向锚固连接钢件与横向锚固连接钢件在梁柱节点交界处通过转轴螺栓相连,二者间的锚固垫板Ⅰ和锚固垫板Ⅱ通过纵向传动钢件、横向传动钢件和传动螺栓相连,预制混凝土梁能够以转轴螺栓为转动中心,并以纵向传动钢件和横向传动钢件连接点处的传动螺栓为外旋转点发生转动。解决了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预制构件在震后的变形破坏,并确保节点核心区域的可恢复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现预制混凝土梁和预制混凝土柱间的连接,以满足实际设计与施工中的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