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40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0590924.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高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及防冻液预热组合系统,包括控制器、空气加热装置、防冻液预热组件和连通用的管道,外界冷空气经过所述空气加热装置升温后通过管道将高温空气输入至所述发动机进气管中,防冻液经过所述防冻液预热组件加热后输运至发动机水套内,所述空气加热装置、防冻液预热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车辆上的蓄电池相连实现供电。本发明的预热组合系统独立于车辆,仅利用车辆上蓄电池少量供电和油箱少量供油便可以实现发动机进气高效预热,迅速提升进气温度及防冻液的温度,从而提升了机油温度,降低启动扭矩,使得发动机在苛刻的低温条件下顺利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664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590917.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高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预热系统,包括控制器、空气加热装置和与发动机进气连通的管道,外界空气经过所述空气加热装置升温后通过管道将高温空气输入至所述发动机进气管内,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车辆上的蓄电池相连实现供电;预热方法主要包括其中燃烧器工作、换热器的工作和发动机进气的预热三个步骤。本发明结构布局合理,管道连接顺畅,换热器的设计实现了发动机进气的高效预热,提升了发动机冷启动时缸内压缩终了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22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660172.0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李华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燃机型能源携同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属于能源与动力技术领域。外部有低品位燃料通道连通加热炉,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连通加热炉,加热炉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连通外部,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空气压缩机和加热炉连通内燃机,外部有高品位燃料通道连通内燃机,内燃机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连通外部;冷凝器经循环泵、内燃机和蒸发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蒸汽压缩机有蒸汽通道连通高温热交换器,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膨胀机,膨胀机连通蒸发器之后再分别连通蒸汽压缩机和冷凝器;冷凝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内燃机连接空气压缩机并传输动力,膨胀机连接蒸汽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内燃机型能源携同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66403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010589665.6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高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及曲轴箱预热组合系统,包括控制器、冷空气预热组件和连通用的管道,外界空气经过所述冷空气预热组件升温后通过两条并连管道分别输入到发动机进气管、曲轴箱上的曲轴箱进气通道内,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车辆上的蓄电池相连实现供电。本发明结构布局合理,管道连接顺畅,换热器的设计实现了发动机进气和曲轴箱的高效预热,在发动机低温启动时,提高发动机进气温度的同时减小发动机运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初始启动扭矩,使发动机能够快速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8534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25176.7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地应急发电舱室防寒系统和船舶,极地应急发电舱室防寒系统包括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设置在应急发电舱室中,所述发电机组上设置有热量回收组件;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组连通;进风窗,设置在所述应急发电舱室中;多个室内加热器,多个所述室内加热器设置在应急发电舱室中;循环泵组,所述循环泵组与所述第一空气加热器、所述第二空气加热器、多个所述室内加热器以及所述热量回收组件串联连通。本发明能够节省能量的同时,保证极地应急发电舱室的防寒效果,保证应急发电舱中的设备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4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304946.1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3/00 , F02M31/08 , F02M35/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曲轴箱的通风加热系统及其车辆,用于曲轴箱的通风加热系统包括:发动机上连接有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发动机上形成有通气接口;空滤器通过进气管与进气歧管相连;曲轴箱通气管的第一端与通气接口相连,曲轴箱通气管的第二端与进气管相连;加热管绕设在曲轴箱通气管上,且所加热管的第一端与排气歧管相连,加热管的第二端与进气管相连。根据本发明的通风加热系统,可以防止曲轴箱通气管的邻近进气管的一端产生结冰,进而可以防止曲轴箱的内部压力过高而发生油封漏油、机油乳化等现象,且可以防止发动机发生喷油、拉缸等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3878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565390.7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余热回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内燃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组件、内燃机气缸和排气组件,并且排气组件和进气组件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其中,内燃机气缸具有进气道和缸盖。换热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换热器和废气换热器并形成液冷回路,换热器设置在进气组件上,废气换热器设置在排气组件上。排气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排气管和具有催化剂层和隔热层的催化器,废气换热器分别与催化剂层、隔热层和排气管连接,内燃机气缸与催化剂层连接。本发明可以根据工况需要对进入内燃机气缸前的气体及进气经过的通道或催化器进行加热,提升催化剂起燃速度和附壁油膜的挥发速率,减少碳氢化合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1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835362.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P11/00 , F01P11/04 , F01P11/18 , F01N5/00 , F02B43/00 , F02B77/00 , F02B77/08 , F02M26/13 , F02M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控式燃气发动机及其自供应环保多级水供应系统,包括热水系统、冷水系统、温水系统、发电系统、蓄电池及电路控制系统、水源、水泵、过滤系统;所述水泵抽取所述水源经所述过滤系统连接有所述热水系统、温水系统、冷水系统,所述热水系统连接发电系统,该发电系统连接所述蓄电池及电路控制系统。有益效果:通过多级燃烧既可以高效的为用户持续提供热水,同时可以利用燃气燃烧的能量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将电力储存,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能源的综合利用。采用二次燃烧的设计,高温尾气加入到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体中引入到二次燃烧室中燃烧做功。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63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124058.2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F02D41/30 , F02D41/40 , F02D41/38 , F02D41/00 , F02D41/14 , F02D13/02 , F02M31/04 , F02M31/08 , F02D35/02 , F02B39/12
Abstract: 改善汽油压燃小负荷工况燃烧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总进气管(8)同时连接进气加热器(3)和进气流量控制阀(5),进气加热器(3)串接进气加热器流量控制阀(2)后与进气流量控制阀(5)连接发动机(16),在可变气门(15)内安装有缸内压力传感器(13)和缸内直喷喷油器(14),进气加热器流量控制阀(2)、进气加热器(3)、进气流量控制阀(5)、缸内直喷喷油器(14)以及可变气门(15)与车载电脑(9)连接。通过本改善汽油压燃小负荷工况燃烧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改善汽油压燃燃烧方式小负荷工况燃烧稳定性,解决了目前汽油压燃燃烧方式小负荷工况燃烧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93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318617.8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甲醇加热装置和工作方法,包括并列设置的发生管和空气进气管,发生管内具有至少两级加热发生室,每一级加热室分别与空气进气管连接,每一级加热发生室均具有甲醇喷油器,除最后一级加热发生室不具有加热棒外,其余各级加热发生室均具有加热棒。采用多级加热的方式利用少量甲醇燃烧的热量来加热下一级的甲醇,降低了甲醇汽化的初始启动能量,降低了电池的负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