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吹炼低碳钢氧枪自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9933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010276434.6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吹炼低碳钢氧枪自动控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原料控制和氧枪枪位控制步骤,其特征在于:转炉吹炼低碳钢全程,根据炉内氧积累量的变化控制氧枪枪位,从开始吹炼到总吹炼时间的20%,枪位固定为化渣枪位;总吹炼时间的20%-90%,氧枪根据判定方案做自动调整;总吹炼时间的90%-100%,枪位固定为拉碳枪位,并根据脱碳速率来判定吹炼终点,满足出钢要求则提枪停吹。采用本发明能对吹炼全程进行连续动态矫正,实现氧枪枪位自动控制。

    一种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碳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2967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0910010672.X

    申请日:2009-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碳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原料控制、操作控制、工艺过程;数据采集中利用炉气流量计对炉气流量进行检测,所有检测信息通过数据通讯系统传输至计算机,经以下两个数学模型w[C]=0.1×(∑Cori-∑Cde)/Wm(1), 进行分析计算;原料控制中,废钢比为8%~13%,轻型废钢与重型废钢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14%~70%;操作控制中,在吹炼结束前的2~3分钟内保持固定枪位、固定烟罩;工艺过程中,当吹氧量占总吹氧量的比值小于或等于75%时,熔池中碳含量满足公式(1),当吹氧量占总吹氧量的比值大于75%时,熔池中碳含量满足公式(2)。本发明通过数学模型与工艺控制过程相结合,实现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碳含量的目的。

    一种VOD喷吹CO2生产不锈钢的精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6501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108179.4

    申请日:2010-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OD喷吹CO2生产不锈钢的精炼方法,特征在于VOD精炼过程向钢液内喷吹CO2。具体为:经冶炼的初钢水搬入VOD后底吹气体为CO2,喷入强度为0.1~0.5Nm3/min·t,然后由顶氧枪采用纯氧气进行吹炼,O2喷入强度为2.5~3.0Nm3/min·t,直至碳含量小于0.5%;之后顶氧枪采用纯氧气进行吹炼,O2喷入强度为2.0~2.3Nm3/min·t;当碳含量小于0.1%,顶氧枪采用O2和CO2混合气体进行吹炼,O2喷入强度为2.0~2.3Nm3/min·t,CO2喷入强度为1.8~2.0Nm3/min·t;当碳含量达到目标下限,加入硅铁合金进行还原及合金化处理,顶氧枪停止工作,底吹气体为Ar,喷入强度为0.1~0.5Nm3/min·t,直至出钢。本发明解决了精炼终点钢液中溶解氧含量偏高和渣中氧化性偏高的问题,同时降低合金使用量,利用了CO2进行脱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钢液稳定增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1338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910187785.7

    申请日:200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液稳定增氮的方法,包括在LF对钢水进行精炼,其特征在于:钢水进入LF后,在造渣的过程中通过增氮枪对电弧区进行增氮。增氮枪包括吹气主管(5)、保护管(7)和枪体固定装置(6),保护管(7)近似“Y”形,吹气主管(5)被固定在保护管(7)内,吹气主管(5)弧形段(15、16)内弧处与保护管(7)弧形段(11、14)有若干个喷孔(13)。增氮效果稳定,氮气利用率高达75%以上,吹氮时间短,在正常的电炉升温过程就可以完成钢液增氮,不需要延长冶炼时间,平均钢水增氮量0.0143%。

    一种直流电弧感应炉用坩埚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737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08691.X

    申请日:2012-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电弧感应炉用坩埚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紧贴于感应圈内侧的坩埚套、坐落在炉体底衬上的底电极,还包括安装在底电极外围的预制坩埚,坩埚套与预制坩埚之间、预制坩埚与底电极之间以及预制坩埚与炉体底衬之间有打结层,预制坩埚将底电极包围,预制坩埚中心与底电极中心重合。利用此方法制作的坩埚使用寿命可以延长一倍多,达到30~50h/每个坩埚。总体来讲提高了直流电弧感应炉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