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高炉风口的专用工具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265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710445078.8

    申请日:2017-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B7/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卸高炉风口的专用工具及使用方法,包括把手、导杆、支撑架、张紧装置,导杆与把手螺纹连接,导杆上部连接有张紧装置,导杆下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的张紧装置包括活动座、张杆,活动座与导杆螺纹连接,活动座上圆周均布有张杆。优点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本装置直接深入到风口,再通过旋转导杆,张紧装置张开支撑风口小套,再转动把手,带动导杆移动,并将风口小套带出,由于采用了螺纹连接的方式,整个拆卸过程不会发生偏心、破损现象,且由于支撑架支撑在风口中套和风口大套上,使整个拆卸过程中,本装置能够稳定支撑导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炉前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种高炉布料过程中料批重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234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75819.6

    申请日:2018-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布料过程中料批重的确定方法,针对不同冶金企业炼铁工艺所用高炉,以炉容、炉喉直径、生铁产量、风量、富氧率、压差作为基础参考数据,确定高炉的料批重,其中高炉矿批重采用公式OERBW=W+α×LR+β×LHZJ+δ×STCL+ε×FL+φ×FYL+η×YC确定:高炉焦批重采用公式COKEBW=Y+ρ×OREBW确定:本发明依据日常冶炼生产过程中不同高炉的炉况,参考多项操作参数,确定高炉合理料批重;能够实现高炉按最为合理的布料制度执行,达到改善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保证炉况稳定顺行,从而实现最佳冶炼效果。

    一种高炉布料过程中料批重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234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811175819.6

    申请日:2018-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布料过程中料批重的确定方法,针对不同冶金企业炼铁工艺所用高炉,以炉容、炉喉直径、生铁产量、风量、富氧率、压差作为基础参考数据,确定高炉的料批重,其中高炉矿批重采用公式OERBW=W+α×LR+β×LHZJ+δ×STCL+ε×FL+φ×FYL+η×YC确定:高炉焦批重采用公式COKEBW=Y+ρ×OREBW确定:本发明依据日常冶炼生产过程中不同高炉的炉况,参考多项操作参数,确定高炉合理料批重;能够实现高炉按最为合理的布料制度执行,达到改善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保证炉况稳定顺行,从而实现最佳冶炼效果。

    一种依据入炉原燃料粒径进行高炉布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4800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263620.2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据入炉原燃料粒径进行高炉布料的方法,通过每批入炉矿石的质量、每次矿石布料的总环数、每批入炉焦炭质量、每次焦炭布料的总环数的计算,实现在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依据高炉自身装备和入炉原燃料条件,来确定如何进行高炉布料操作的方法。按照本发明方法进行高炉日常布料作业,高炉原燃料采用焦炭或矿石,能够实现不同炉料最为合理的高炉布料,改进煤气利用率,减少燃料消耗,稳定高炉炉况,进而达到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效果。

    一种混匀铁矿石取样及化学成分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583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033659.1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匀铁矿石取样及化学成分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样:海运进料时,通过自动取样缩分装置取样;汽运进料时,将原料堆沿斜高至少三等分,然后在每条等分线的圆周方向间隔4米取1个份样;将原料堆沿宽度方向至少5等分,然后在每条等分线的长度方向间隔4米取1个份样;将所有的份样组成一个大样;2)化学成分预测:取得的大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对TFe和SiO2含量按配比进行理论成分计算,然后将所得结果带入如下公式:TFe修正=TFe预测×99.8÷A预测;SiO2修正=SiO2预测×99.8÷A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混匀铁矿石合理取样,以及对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提高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测的准确率。

    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249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1174644.7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方法:将高炉中加入含钛炉料,以每产1吨铁计,5kg≤含钛炉料中二氧化钛加入量≤20kg,将铁水中含钛量控制在0.100~0.300%;正常高炉运行铁水含Si量为0.3‑0.5%,提高到0.5~0.7%;降低终渣碱度0.15~0.25;将炉缸环碳温度400℃以上的区域上方堵1~2个风口;使送风总风口面积减少3~12%;减少富氧量30‑60%,降低产能8~20%,全力吹足冷风流量,热风压力;适宜疏松边缘煤气流,保证足够冷风流量,保证冷风流量和热风压力的对称;将日出铁次数增加1~2次;使高炉炉缸炉底炉缸侧壁温度安全受控,对炉缸炉底综合维护,保证高炉稳定生产,延长高炉一代炉龄寿命。

    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24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74644.7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综合维护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方法:将高炉中加入含钛炉料,以每产1吨铁计,5kg≤含钛炉料中二氧化钛加入量≤20kg,将铁水中含钛量控制在0.100~0.300%;正常高炉运行铁水含Si量为0.3-0.5%,提高到0.5~0.7%;降低终渣碱度0.15~0.25;将炉缸环碳温度400℃以上的区域上方堵1~2个风口;使送风总风口面积减少3~12%;减少富氧量30-60%,降低产能8~20%,全力吹足冷风流量,热风压力;适宜疏松边缘煤气流,保证足够冷风流量,保证冷风流量和热风压力的对称;将日出铁次数增加1~2次;使高炉炉缸炉底炉缸侧壁温度安全受控,对炉缸炉底综合维护,保证高炉稳定生产,延长高炉一代炉龄寿命。

    一种依据入炉原燃料粒径进行高炉布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480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63620.2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据入炉原燃料粒径进行高炉布料的方法,通过每批入炉矿石的质量、每次矿石布料的总环数、每批入炉焦炭质量、每次焦炭布料的总环数的计算,实现在高炉日常生产过程中,依据高炉自身装备和入炉原燃料条件,来确定如何进行高炉布料操作的方法。按照本发明方法进行高炉日常布料作业,高炉原燃料采用焦炭或矿石,能够实现不同炉料最为合理的高炉布料,改进煤气利用率,减少燃料消耗,稳定高炉炉况,进而达到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效果。

    一种混匀铁矿石取样及化学成分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583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33659.1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匀铁矿石取样及化学成分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样:海运进料时,通过自动取样缩分装置取样;汽运进料时,将原料堆沿斜高至少三等分,然后在每条等分线的圆周方向间隔4米取1个份样;将原料堆沿宽度方向至少5等分,然后在每条等分线的长度方向间隔4米取1个份样;将所有的份样组成一个大样;2)化学成分预测:取得的大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对TFe和SiO2含量按配比进行理论成分计算,然后将所得结果带入如下公式:TFe修正=TFe预测×99.8÷A预测;SiO2修正=SiO2预测×99.8÷A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混匀铁矿石合理取样,以及对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提高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测的准确率。

    一种高炉喷吹焦炉煤气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551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98246.2

    申请日:2013-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喷吹焦炉煤气系统及其方法,由焦炉煤气输送系统、高压氮气保安系统、计量检测系统、焦炉煤气喷吹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煤气压缩机将加压至工艺规定压力的焦炉煤气经由焦炉煤气输送系统、计量检测系统进入煤气环管,通过设于煤气环管内侧的各喷吹支管及开启的支管手动切断阀、支管气动切断阀进入喷枪,通过喷枪喷入高炉风口。本发明不仅可减少入炉碳量,大幅度降低高炉的CO2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有效减少燃料消耗,降低冶炼成本。同时,可促进煤粉的燃烧,改善高炉下部的透气性,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