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5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10395050.2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包括热交换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具有层叠设置以交替形成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的第一和第二板。通过所述路径的工作液体交换热。第一流入孔形成在所述单元的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第一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第一表面上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连接孔在所述板上形成,其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关闭向第二流动路径的连接。第二流入孔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二流动路径。第二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中央处形成,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入孔。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13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0395050.2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包括热交换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具有层叠设置以交替形成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的第一和第二板。通过所述路径的工作液体交换热。第一流入孔形成在所述单元的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第一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第一表面上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连接孔在所述板上形成,其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关闭向第二流动路径的连接。第二流入孔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二流动路径。第二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中央处形成,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入孔。
-
公开(公告)号:CN10423481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310751074.4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34 , F28D1/0435 , F28D1/05366 , F28D2021/0082 , F28D2021/0084 , F28D2021/0089 , F28D2021/0094 , F28F1/126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散热器,该车辆的散热器可以包括:第一集水箱,其通过在其内部整体形成的第一隔肋而被分隔开,从而存储冷却剂并在该第一集水箱内部形成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集水箱,其与所述第一集水箱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进行布置,并且该第二集水箱通过在其内部整体形成的第二隔肋而被分隔开以形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二隔肋与所述第一隔肋相对应;多个第一管和第二管,其在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的各自的内侧表面的各自分隔开的位置上沿竖直方向安装;多个散热鳍片,每个散热鳍片安装在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以及冷凝器,该冷凝器设在所述第二集水箱中的第四腔室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66382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80002367.4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及包括此的燃料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和包括此的燃料电池,端电池加热器包括:支撑体,形成为板型,在两侧以贯通两面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燃料流路和空气流路;发热部,配备于所述支撑体的内部而产生热量;通电块,以贯通所述支撑体的两面的方式结合到所述支撑体,而且,包括所述端电池加热器的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堆,由单位电池层叠而形成,在两侧以沿着层叠方向贯通两面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燃料流路和空气流路;所述端电池加热器,结合到所述燃料电池堆,在所述单位电池中的层叠于最外廓的单位电池的外侧层叠而连接有流路,由于在布置于燃料电池堆的两端的端电池的外侧布置有端电池加热器,所以能够防止存在于燃料电池堆的端电池内部的水冻结,因此可以在冬季冷启动燃料电池时,提高燃料电池的初始启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23481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751074.4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34 , F28D1/0435 , F28D1/05366 , F28D2021/0082 , F28D2021/0084 , F28D2021/0089 , F28D2021/0094 , F28F1/126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散热器,该车辆的散热器可以包括:第一集水箱,其通过在其内部整体形成的第一隔肋而被分隔开,从而存储冷却剂并在该第一集水箱内部形成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集水箱,其与所述第一集水箱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进行布置,并且该第二集水箱通过在其内部整体形成的第二隔肋而被分隔开以形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二隔肋与所述第一隔肋相对应;多个第一管和第二管,其在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的各自的内表面的各自分离位置上沿竖直方向安装;多个散热鳍片,每个散热鳍片安装在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以及冷凝器,该冷凝器设在所述第二集水箱中的第四腔室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492232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480042899.1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翰昂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4 , B60H1/3227 , B60K2001/003 , B60K2001/005 , B60K2001/006 , F25B6/04 , F25B39/00 , F25B39/04 , F25B2339/047 , F28D1/0435 , F28D1/05325 , F28D1/05391 , F28F1/10 , F28F9/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模块,包括:第一散热器,用于冷却发动机;第二散热器,沿空气流动方向位于第一散热器的前面以冷却电气部件;第一冷凝器,沿空气流动方向位于第二散热器的前面以通过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制冷剂;第二冷凝器,位于第二散热器内部并通过与电气部件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制冷剂,从而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水冷式的第二冷凝器,然后通过空冷式的第一冷凝器,从而提高制冷剂的冷却效率而改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92232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80042899.1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翰昂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4 , B60H1/3227 , B60K2001/003 , B60K2001/005 , B60K2001/006 , F25B6/04 , F25B39/00 , F25B39/04 , F25B2339/047 , F28D1/0435 , F28D1/05325 , F28D1/05391 , F28F1/10 , F28F9/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模块,包括:第一散热器,用于冷却发动机;第二散热器,沿空气流动方向位于第一散热器的前面以冷却电气部件;第一冷凝器,沿空气流动方向位于第二散热器的前面以通过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制冷剂;第二冷凝器,位于第二散热器内部并通过与电气部件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制冷剂,从而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水冷式的第二冷凝器,然后通过空冷式的第一冷凝器,从而提高制冷剂的冷却效率而改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245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510387520.7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单元,其中多个板层叠以在其中交替地形成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并且热交换单元具有固定地安装在膨胀阀中的一个表面。第一流入孔和第二流入孔分开地形成在热交换单元的两个表面,并且分别连接至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第一排放孔和第二排放孔在热交换单元的两个表面分开地形成在第一流入孔和第二流入孔的对角线方向上,并且分别连接至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降噪器在热交换单元的另一表面整体地连接至热交换单元,并且减少当通过第二流入孔注入的工作液体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和震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2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387520.7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单元,其中多个板层叠以在其中交替地形成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并且热交换单元具有固定地安装在膨胀阀中的一个表面。第一流入孔和第二流入孔分开地形成在热交换单元的两个表面,并且分别连接至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第一排放孔和第二排放孔在热交换单元的两个表面分开地形成在第一流入孔和第二流入孔的对角线方向上,并且分别连接至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降噪器在热交换单元的另一表面整体地连接至热交换单元,并且减少当通过第二流入孔注入的工作液体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和震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