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5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28471.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51 , H01M10/615 , H01M10/6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充电时的热管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当电池系统进入充电状态时,实时监测电芯温度,根据电芯的当前最低温度、电芯的当前最高温度、加热状态模式设定的触发温度和冷却状态模式设定的触发温度,确定目标热管理模式,按照所述目标热管理模式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当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的热管理结束后,根据电芯的当前最低温度、电芯的当前最高温度、第一目标差值以及第二目标差值确定内循环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差值为预先设定的触发内循环的温度差值;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差值为预先设定的退出内循环的温度差值。使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能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环境中,更好的发挥电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45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28470.0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51 , H01M10/615 , H01M10/6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系统放电时的热管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当电池系统进入放电状态时,实时监测电芯温度,根据电芯的当前最低温度、电芯的当前最高温度、加热状态模式设定的触发温度和冷却状态模式设定的触发温度,确定目标热管理模式;然后,按照目标热管理模式对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当对电池系统进行的热管理结束后,根据电芯的当前最低温度、电芯的当前最高温度、第一目标差值以及第二目标差值确定内循环状态;其中,第一目标差值为预先设定的触发内循环的温度差值;第二目标差值为预先设定的退出内循环的温度差值,使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能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环境中,更好的发挥电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1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52983.0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3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的冷却板,包括导热端面与蓄电池贴合的冷却板上盖板和固装于冷却板上盖板背侧的冷却板下壳体,冷却板下壳体和冷却板上盖板之间围成冷却液的流通通道;冷却板上盖板为金属材质的冷却板上盖板,冷却板下壳体为由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冷却板下壳体。冷却板上盖板与蓄电池贴合,对蓄电池产生热量进行传递,并与冷却板下壳体共同围成冷却液的流通通道,冷却板采用金属材质的冷却板上盖板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冷却板下壳体组成,利用高分子材料较金属材料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可起到一定保温和隔热作用,提高冷却系统热效率,降低了冷却板重量,降低材料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5374.0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车辆系统电压;获取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在车辆系统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时刻下车辆的运行状态,执行对应的目标操作,以使得车辆不停止工作,车辆不停止工作至少包括:车辆不下电、车辆不停止充电;在车辆系统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时刻下车辆的运行状态,控制车辆停止工作,车辆停止工作至少包括:车辆下电、车辆停止充电、车辆停止上电。该方法通过设置两个阈值电压,在车辆久置或温度过低导致供电电压过低时,能使车辆移动的可能性更大,提升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与用户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15391.3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G53/00 , C01B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NiCoO2和NiCoP,NiCoO2和NiCoP具有层状纳米片结构,并堆叠形成中空纳米笼结构。纳米笼结构暴露出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Li+的嵌入与脱出,中空结构有效缓冲了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此外,相比于实心结构,明显缩短离子/电子传输距离,提供更多的质量传输通道,从而加速材料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另一方面,由NiCoO2和NiCoP形成异质结构,降低了反应势垒,加快了Li+的扩散速率,从而有效增强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
公开(公告)号:CN1169856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122067.8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程式车辆及用于其的动力系统和动力系统控制方法,用于增程式车辆的动力系统包括:配电管理子系统;动力电池子系统,与配电管理子系统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池配电支路;增程子系统,与配电管理子系统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增程输入支路;驱动子系统,与配电管理子系统之间设有至少两个负载支路,配电管理子系统被配置为:获取车辆的整车需求功率、增程子系统的增程发电功率及车辆的整车故障信号,根据整车需求功率、增程发电功率和整车故障信号确定电池配电支路的配电参数,及根据整车需求功率和整车故障信号对负载支路进行功率分配。本发明采用多支路和配电管理实现增程器和动力电池的功率耦合,模块选型小型化,降低整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83794.0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充电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最大初始电流值,最大初始电流值为电池正常工作的初始充电电流的最大值;然后,根据电池的工况参数与电池的最大温度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最大温度值,工况参数至少包括最大初始电流值和环境温度,最大温度值为在极限工况下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温度的最大值,极限工况为充电器对电池充电的初始电流值为最大初始电流值的工况;最后,在最大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充电器采用最大初始电流值为初始电流值给电池充电。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当前电池实际状态及环境等因素自动调节充电电流初始值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0341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18751.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模块控制方法,包括:电池管理单元检测到交直流连接确认信号,则进入充电控制模式;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控制电池模块自检,若自检正常,则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获取所述电池模块中动力电池组的初检温度,并通过所述动力电池组的初检温度所处的第一温度阈值范围确定所述电池模块的充电模式。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根据动力电池组的初检温度合理选择电池模块的充电模式,从而能够在低温条件下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充电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38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12301.7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R16/033 , H02J7/00 , H02J9/04 , H02J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电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供电电池、第二供电电池、第一DCDC转换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应急开关和DCDC继电器。其中,第一供电电池为车辆整体供电,第二供电电池未亏电时为BMS供电。第一供电电池、第一DCDC转换器、BMS之间相连接。在第二供电电池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应急开关闭合。当应急开关闭合时,第一供电电池通过第一DCDC转换器为BMS供电以及提供唤醒信号。BMS上电后控制DCDC继电器闭合。DCDC继电器闭合后,应急开关断开,第一供电电池通过第一DCDC转换器为BMS持续供电。如此,在车辆需要启动但第二供电电池亏电的情况下,能够基于第一供电电池的自供电实现BMS的上电和持续供电,进而使得第一供电电池后续能够为车辆正常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7348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32125.3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池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池的控制方法时,控制装置可以先获取车载电池的温度。接着,控制装置判断车载电池的温度是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如果车载电池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说明车载电池可能需要进行加热才能达到放电效率较高的温度。那么控制装置可以进一步获取车载电池的放电参数,并判断车载电池的放电参数是否满足第一条件。这样,不仅根据车载电池的温度,还考虑车载电池自身的情况。只有在需要加热且车载电池自身的条件允许加热的情况下,才控制加热装置对车载电池进行加热。如此,可以避免车载电池在电量较低的情况下为加热装置供电,避免车载电池出现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