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0254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129729.1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nventor: 关口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转向装置。转向装置(10)的内轴(14)和外轴(30)被设置成能够借助于移动机构(50)沿着轴线(CL)相对地移动。内轴(14)具有沿着轴线(CL)配置的、硬度不同的第一抵接部(23)和第二抵接部(24)。外轴(30)具有转矩传递部(31a),通过操作移动机构(50),所述转矩传递部(31a)仅与第一抵接部(23)或第二抵接部(24)中的任一方抵接,并且能够仅与所抵接的抵接部之间传递转矩。移动机构(50)具备移动机构主体部(60),所述移动机构主体部(60)被设置在主管(11)上,并且沿着轴线(CL)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15147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80018188.0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Abstract: 有关本公开的一方案的转向装置具备管、壳体、伸缩机构、以及载荷吸收机构。载荷吸收机构具备:延伸部,设置在伸缩机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第1滑动部,相对于延伸部设置在左右方向的第1侧;以及第2滑动部,相对于延伸部设置在左右方向的第2侧。滑动部具备:前侧推压部,与延伸部的侧面接触;以及后侧推压部,在比前侧推压部靠后方,后侧推压部与另一方的滑动部之间的左右方向的第1距离比前侧推压部与另一方的滑动部之间的左右方向的第2距离短,所述另一方的滑动部将延伸部在之间夹着而与一方的滑动部面对。
-
公开(公告)号:CN103359153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14617.1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 B62D1/1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具备倾斜伸缩调整机构,使倾斜伸缩调整时的紧固状态牢固,装置整体的耐久性优异。该转向装置由壳体、固定托架、紧固具、外管以及内管构成,该壳体由抱持本体部、分离部以及紧固部构成,该分离部沿着抱持本体部的轴方向而形成于下方侧,该紧固部以在分离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相对的方式形成于抱持本体部,该固定托架具有在宽度方向两侧夹持壳体的固定侧部,该紧固具紧固壳体的两紧固部和固定托架的两固定侧部,该外管在轴方向前方侧具有沿着轴方向而形成的缝隙,该内管插入外管的内周侧。构成为外管的缝隙位于上方侧而被抱持本体部抱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394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810095553.8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 B62D1/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轴与轭的组装体。轭(20)具有:轭主体部(21),其被插入轴(30)的末端;和薄壁部(22),其从轭主体部(21)朝向轴(30)延伸,形成为比轭主体部(21)薄的薄壁状。轴的末端是直径形成得比邻接的部位大的大径部(31)。轭主体部(21)具有:轭一般径部(21a),其形成为内径与大径部(31)大致相同;以及阶梯部(21c),其从轭一般径部(21a)的端部朝向轴线(CL)延伸,形成为内径比大径部小。阶梯部(21c)与大径部(31)的末端抵接。薄壁部(22)包括比大径部(31)的外径向轴线侧缩径的缩径部(22a)。
-
公开(公告)号:CN11025449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129405.8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nventor: 关口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转向装置。转向装置(10)具有:主管(11);内轴(14),其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主管(11);和外轴(30),其供内轴(14)插入并能够与内轴(14)一同旋转。外轴(30)被设置成能够借助于移动机构沿着轴线(CL)相对地移动。内轴(14)具有第一内轴(20)和第二内轴(40)。第一内轴(20)具有沿着轴线(CL)排列且彼此硬度不同的第一抵接部(23)和第二抵接部(24)。通过操作移动机构(50)而使外轴(30)仅与第一抵接部(23)或第二抵接部(24)中的任一方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39445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95553.8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 B62D1/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387 , B62D1/16 , B62D1/20 , F16C3/02 , F16C3/023 , F16C2204/20 , F16C2226/52 , F16C2226/80 , F16D1/0858 , F16D2001/102 , F16D2001/103 , B62D1/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轴与轭的组装体。轭(20)具有:轭主体部(21),其被插入轴(30)的末端;和薄壁部(22),其从轭主体部(21)朝向轴(30)延伸,形成为比轭主体部(21)薄的薄壁状。轴的末端是直径形成得比邻接的部位大的大径部(31)。轭主体部(21)具有:轭一般径部(21a),其形成为内径与大径部(31)大致相同;以及阶梯部(21c),其从轭一般径部(21a)的端部朝向轴线(CL)延伸,形成为内径比大径部小。阶梯部(21c)与大径部(31)的末端抵接。薄壁部(22)包括比大径部(31)的外径向轴线侧缩径的缩径部(22a)。
-
公开(公告)号:CN104870848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80066131.3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6 , B29C37/0082 , B29C45/14221 , B29C45/14467 , B29C45/14614 , B29C45/1671 , B29C2045/14868 , B29C2045/14967 , B29C2793/0018 , B29K2101/00 , B29K2105/20 , B29L2031/75 , F16D1/06 , F16D1/068 , F16D3/387 , Y10T403/4614
Abstract: 目的在于一种对于将构成转向装置的轭架和轴杆金属接合而成的结构能够以极其简单的结构且极其小型的状态获得接合强度的轭架和轴杆的接合结构及其接合方法。由具有圆筒状部的轭架(A)、具有与上述圆筒状部(2)金属接合的接合侧轴端部(31)的轴杆(3)、和将上述轭架(A)的圆筒状部(2)与上述轴杆(3)的接合侧轴端部(31)的接合部位的周向整体覆盖的合成树脂覆盖部(4)构成。上述合成树脂覆盖部(4)的一部分填充固化在形成于上述圆筒状部(2)的轭架穿通孔部(23)和形成于上述轴杆(3)的接合侧轴端部(31)的轴杆穿通孔部(33)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2101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80017982.3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Abstract: 一种转向装置,具备管、壳体、伸缩机构、以及载荷吸收机构,载荷吸收机构具备:滑动部,在管及进给机构的某另一方的部件中,相对于延伸部设置在左右方向的第1侧,在作用于管的载荷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一边在延伸部中的朝向左右方向的第1侧的侧面上滑动一边相对于一方的部件相对移动,使延伸部塑性变形;以及限制部,在另一方的部件中,相对于延伸部设置在左右方向的第2侧,并且构成为,在作用于管的载荷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与滑动部一体地移动,限制延伸部向左右方向的第2侧的移动或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25449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129405.8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nventor: 关口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转向装置。转向装置(10)具有:主管(11);内轴(14),其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主管(11);和外轴(30),其供内轴(14)插入并能够与内轴(14)一同旋转。外轴(30)被设置成能够借助于移动机构沿着轴线(CL)相对地移动。内轴(14)具有第一内轴(20)和第二内轴(40)。第一内轴(20)具有沿着轴线(CL)排列且彼此硬度不同的第一抵接部(23)和第二抵接部(24)。通过操作移动机构(50)而使外轴(30)仅与第一抵接部(23)或第二抵接部(24)中的任一方抵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