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717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810328463.9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江河桥梁桥面污/废水的环保收集净化系统,包括收集分系统,其包括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U型排水槽及落水管,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设在桥梁桥面上,且设置方向与桥梁纵向方向斜交,U型排水槽设在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的出水口下方,落水管上端连通U型排水槽的端部;及净化分系统,其包括调节沉淀池、曝气沉砂池、药剂储存池、危险药品临时存放池、沉淀污泥临时储存池及生态储水池,调节沉淀池与落水管下端连接,调节沉淀池与曝气沉砂池之间设有进水控制闸,调节沉淀池通过管道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曝气沉砂池通过管道与生态储水池连接。可实现对桥面雨水、废水、液态危险品的净化和应急处理,保障度高,效率高,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91445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213040.7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桥梁与地铁隧道毗邻同建时的设计施工方法,当左右两条地铁隧道的线位间净距在8.6~13.5m时,桥梁采用双向分幅式断面桥梁或双向整幅式断面桥梁,且所述双向分幅式断面桥梁中的一幅单向单幅桥梁或所述双向整幅式断面桥梁通过横向单跨的框架梁跨越其中一条地铁隧道,并使单向单幅桥梁或双向整幅式断面桥梁的结构中心线与被跨越的地铁隧道结构中心线对齐,另一条地铁隧道从桥梁的旁侧进行地下穿越,被跨越的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桥梁桩基之间的最小水平安全净距均控制在2~4m。本发明实现了桥梁和地铁隧道在空间中相互跨(穿)越,保证桥梁与地铁隧道相互跨越或穿越时的空间距离达到最小,并通过各种综合措施方法确保两者结构体的相互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45717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328463.9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86 , C02F1/5281 , C02F3/327 , C02F3/34 , C02F9/00 , C02F2001/007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江河桥梁桥面污/废水的环保收集净化系统,包括收集分系统,其包括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U型排水槽及落水管,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设在桥梁桥面上,且设置方向与桥梁纵向方向斜交,U型排水槽设在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的出水口下方,落水管上端连通U型排水槽的端部;及净化分系统,其包括调节沉淀池、曝气沉砂池、药剂储存池、危险药品临时存放池、沉淀污泥临时储存池及生态储水池,调节沉淀池与落水管下端连接,调节沉淀池与曝气沉砂池之间设有进水控制闸,调节沉淀池通过管道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曝气沉砂池通过管道与生态储水池连接。可实现对桥面雨水、废水、液态危险品的净化和应急处理,保障度高,效率高,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700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0744326.3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分级连续测力调力支座及集群控制体系,包括多个支座本体系统、测力传感采集系统、调力系统以及监测分析控制系统。安装在各支座体系统内的光纤光栅测力模块通过光纤信号线将反射光波的波长变化信息传送至光纤光栅数据采集仪,再通过网络传输将采集到的反射光波波长数据传送至监测分析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终端实现处理,进而通过监测分析控制系统实现调力控制。本发明支座集群控制体系可实现对大吨位、超大吨位支座群的分级连续、同步多次的测力与调力;可实现对支座群的人工现场检测或远端长期、连续、有效的自动监测,相应进行数据库分析评估与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99144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13040.7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桥梁与地铁隧道毗邻新建或同建时的设计施工方法,当左右两条地铁隧道的线位间净距在8.6~13.5m时,桥梁采用双向分幅式断面桥梁或双向整幅式断面桥梁,且所述双向分幅式断面桥梁中的一幅单向单幅桥梁或所述双向整幅式断面桥梁通过横向单跨的框架梁跨越其中一条地铁隧道,并使单向单幅桥梁或双向整幅式断面桥梁的结构中心线与被跨越的地铁隧道结构中心线对齐,另一条地铁隧道从桥梁的旁侧进行地下穿越,被跨越的地铁隧道与其相邻的桥梁桩基之间的最小水平安全净距均控制在2~4m。本发明实现了桥梁和地铁隧道在空间中相互跨(穿)越,保证桥梁与地铁隧道相互跨越或穿越时的空间距离达到最小,并通过各种综合措施方法确保两者结构体的相互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28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0126922.5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珠状岩溶区超长嵌岩桩连续持力层的营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一桩多孔的详勘,优化确定各桩的设计标高;S2、在各桩身沿桩周均匀预埋若干竖向钢管;S3、利用钢管通道对各桩底取芯补勘,并结合详勘最终确定各桩底有无软弱层及其具体分布;S4、完成桩底持力范围内各软弱层的切割、扩孔和清洗;S5、置换桩底持力范围内的各软弱层;S6、孔口补浆;S7、孔口憋压浆。通过在设计过程中主动引入营造桩底连续持力层的思路方法,扩大了桩端持力层标高的选择范围,有效优化了设计,缩短了设计桩长;通过高压切割、清洗、双液注浆等综合工艺,形成连续持力层,主动消除嵌岩桩底潜在可能的质量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9577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23622.7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1C1/04 , E01D1/00 , E02D29/045 , E01D19/02 ,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自平衡通道结构体系及其快速施工方法,该结构体系包括通道结构本体及承重结构,承重结构包括桩基及帽梁,帽梁设于桩基顶部,通道结构本体的上部两侧设置有水平支撑牛腿,水平支撑牛腿搭盖在帽梁上使得通道结构本体悬挂在桩基之间,通道结构本体横截面呈矩形腔室,内部连续贯穿,其顶板上表面形成横向第一通行面,腔室底板上表面形成纵向第二通行面,通道结构本体两侧密实充填填料形成台后路基。通道结构本体的恒载及活荷载均由桩基承担,受力明确、清晰、可靠。该结构体系避免了桥跨区域内地基处理的繁杂工艺工序,预制拼装施工周期短,工效高,减少了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建设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28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26922.5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珠状岩溶区超长嵌岩桩连续持力层的营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一桩多孔的详勘,优化确定各桩的设计标高;S2、在各桩身沿桩周均匀预埋若干竖向钢管;S3、利用钢管通道对各桩底取芯补勘,并结合详勘最终确定各桩底有无软弱层及其具体分布;S4、完成桩底持力范围内各软弱层的切割、扩孔和清洗;S5、置换桩底持力范围内的各软弱层;S6、孔口补浆;S7、孔口憋压浆。通过在设计过程中主动引入营造桩底连续持力层的思路方法,扩大了桩端持力层标高的选择范围,有效优化了设计,缩短了设计桩长;通过高压切割、清洗、双液注浆等综合工艺,形成连续持力层,主动消除嵌岩桩底潜在可能的质量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70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744326.3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分级连续测力调力支座及集群控制体系,包括多个支座本体系统、测力传感采集系统、调力系统以及监测分析控制系统。安装在各支座体系统内的光纤光栅测力模块通过光纤信号线将反射光波的波长变化信息传送至光纤光栅数据采集仪,再通过网络传输将采集到的反射光波波长数据传送至监测分析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终端实现处理,进而通过监测分析控制系统实现调力控制。本发明支座集群控制体系可实现对大吨位、超大吨位支座群的分级连续、同步多次的测力与调力;可实现对支座群的人工现场检测或远端长期、连续、有效的自动监测,相应进行数据库分析评估与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209636573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22086226.4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1C1/04 , E01D1/00 , E02D29/045 , E01D19/02 , E0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自平衡通道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包括通道结构本体及承重结构,承重结构包括桩基及帽梁,帽梁设于桩基顶部,通道结构本体的上部两侧设置有水平支撑牛腿,水平支撑牛腿搭盖在帽梁上使得通道结构本体悬挂在桩基之间,通道结构本体横截面呈矩形腔室,内部连续贯穿,其顶板上表面形成横向第一通行面,腔室底板上表面形成纵向第二通行面,通道结构本体两侧密实充填填料形成台后路基。通道结构本体的恒载及活荷载均由桩基承担,受力明确、清晰、可靠。该结构体系避免了桥跨区域内地基处理的繁杂工艺工序,预制拼装施工周期短,工效高,减少了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建设理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