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D型氨基酸的富集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967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094155.1

    申请日:2020-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游离D型氨基酸的富集检测方法,方法包括待测样品的制备、待测样品中DL‑氨基酸的富集,待测样品中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出、以及定量。本发明方法成功在手性柱上分离了20对DL‑氨基酸,在实例中也成功用于茶叶中D‑氨基酸的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只使用了简单流动相,前处理简单,容易操作,可实现对茶叶中D‑氨基酸精确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分离速度快,无需衍生化的优点,提高了检测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若需测定食品、饮料、药品、或动植物样品中D型氨基酸,可以依照本发明的指导进行检测或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优化后进行检测。

    一种EGCG-葡萄糖加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0182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948146.9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CG‑葡萄糖加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掩味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EGCG‑葡萄糖加合物能够对茶叶或茶饮料的苦味或涩味有明显的抑制或掩盖作用,能够作为苦涩味掩味剂用于食品、饮料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上述EGCG‑葡萄糖加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模拟茶叶的烘焙过程,在加热的条件下,EGCG中A环6位上的C和8位上的C与葡萄糖结合,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在进一步的加热过程中,EGCG的C6和C8位上连接的葡萄糖基团还会脱水环化,经分离纯化后得到具有式I、式II、式III或式IV所示结构的EGCG‑葡萄糖加合物。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成本较低。

    游离D型氨基酸的富集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96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94155.1

    申请日:2020-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游离D型氨基酸的富集检测方法,方法包括待测样品的制备、待测样品中DL-氨基酸的富集,待测样品中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出、以及定量。本发明方法成功在手性柱上分离了20对DL-氨基酸,在实例中也成功用于茶叶中D-氨基酸的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只使用了简单流动相,前处理简单,容易操作,可实现对茶叶中D-氨基酸精确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分离速度快,无需衍生化的优点,提高了检测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若需测定食品、饮料、药品、或动植物样品中D型氨基酸,可以依照本发明的指导进行检测或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优化后进行检测。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28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82175.2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孢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秸秆、速溶茶渣、鸡粪、过磷酸钙和轻质碳酸钙进行混合发酵来制备双孢菇栽培基质。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具备促进食用菌菌丝生长,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技术效果,使用该培养基培育出的食用菌同时还具备营养均衡和特异风味的特点。

    一种枇杷提取物及其制备的降糖枇杷红茶提取物口含片

    公开(公告)号:CN1069941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144930.8

    申请日:2017-03-13

    Inventor: 张梁 陈博 周裔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枇杷提取物及其制备的降糖枇杷红茶提取物口含片,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枇杷和红茶为基础,通过水、50%和75%乙醇依次提取,回收至低浓度醇沉降,离心,沉淀用硅藻土回流脱色,再经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用50%乙醇进行洗脱,洗脱液干燥得枇杷红茶提取物。枇杷红茶提取物30‑40份,微晶纤维素50‑70份,甘露醇0.5‑1份,硬脂酸镁0.5‑1份,阿斯巴甜0.5‑1份,柠檬酸1‑5份;所述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重量份的组分进行预处理,然后经过制粒和压片工序得成品。

    茶多酚或EGCG与β-CD包合物及制备富含茶多酚或EGCG的通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2845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34222.0

    申请日:2015-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多酚或EGCG与β-CD包合物及其用于制备富含茶多酚或EGCG的适合真菌培养的通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通用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按茶多酚或EGCG与β-CD的摩尔比例为1:1称取茶多酚或EGCG,将茶多酚或EGCG溶于无水乙醇中,将所得第一次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到β-CD饱和溶液中,再将所得第二次混合溶液在60℃条件下搅拌,然后4℃静置过夜,并冷冻干燥,制得包合物粗品;用甲醇冲洗包合物粗品粉末并蒸干,即可制得CDTP或CDTE;最后将CDTP或CDTE配置成通用固体培养基。本发明成功地利用β-CD疏水空腔的包合性,制备得到了富含茶多酚或EGCG的固体培养基,为后期研究微生物对茶多酚的代谢的研究和生产奠定了基础,本发明还为有效开发利用茯砖茶以及其他茶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一种名为油茶皂苷C1和油茶皂苷C2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311623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676245.6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一种名为油茶皂苷C1和油茶皂苷C2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制备上述名为油茶皂苷C1和油茶皂苷C2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时,首先取油茶籽饼粕,并将其粉碎;然后用有机溶剂提取粉碎后的油茶籽饼粕,提取液经过减压浓缩制得膏状提取物;再将所述膏状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油茶皂苷C1和油茶皂苷C2。本发明提供了两种上述名为油茶皂苷C1和油茶皂苷C2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低分化前胃癌细胞(BGC-823)、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白血病细胞(HL60)和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两个具有生物活性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有效开发利用油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名为茯砖素B的儿茶素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1338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060914.2

    申请日:201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名为茯砖素B的儿茶素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从茯砖茶中分离制备得到的名为茯砖素B的儿茶素类衍生物;在制备上述名为茯砖素B的儿茶素类衍生物时,首先取茯砖茶,并将茯砖茶粉碎;然后用有机溶剂提取粉碎后的茯砖茶,提取液经过减压浓缩制得膏状提取物;再将所述膏状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茯砖素B。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名为茯砖素B的儿茶素类衍生物在制备抗宫颈癌(HeLa)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儿茶素类衍生物,对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有效开发利用茯砖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酰基转移酶CsHCT、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20025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85842.7

    申请日:2025-02-20

    Inventor: 张梁 柳旭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酰基转移酶CsHCT,所述酰基转移酶CsHCT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还包括所述酰基转移酶CsHCT的编码基因;以及酰基转移酶CsHCT及其编码基因在体外合成山奈酚‑3‑O‑(6’‑香豆酰基)‑葡萄糖苷上的应用。发明实现实现山奈酚‑3‑O‑(6’‑香豆酰基)‑葡萄糖苷的体外酶催化合成,同时公开了一种基因编辑手段,从而获得能够催化合成山奈酚‑3‑O‑(6’‑香豆酰基)‑葡萄糖苷的酶,在酰化山奈酚‑3‑O‑葡萄糖苷的生物合成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