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404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47590.0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花诱导剂以及该发花诱导剂的应用与发花工艺。该发花诱导剂包括芽孢杆菌属的菌株、乳杆菌属的菌株、微杆菌属的菌株、乳球菌属的菌株以及双歧杆菌属的菌株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使用该发花诱导剂的茶叶发花工艺步骤为:茶叶原料灭菌处理;添加冠突散囊菌以及发花诱导剂:将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悬液以及发花诱导剂的菌悬液添加到茶原料中;茶叶发花。本发明发花诱导剂可以解决茯茶及其他发花型茶产品加工过程发花周期长、发花品质不稳定以及可能出现有害杂菌等问题,本发明既可以提高发花效率、增强发花效果,又有明确的微生物安全保证,可以提供包含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的高品质益生茯茶以及其他发花型益生茶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86340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10447590.0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花诱导剂以及该发花诱导剂的应用与发花工艺。该发花诱导剂包括芽孢杆菌属的菌株、乳杆菌属的菌株、微杆菌属的菌株、乳球菌属的菌株以及双歧杆菌属的菌株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使用该发花诱导剂的茶叶发花工艺步骤为:茶叶原料灭菌处理;添加冠突散囊菌以及发花诱导剂:将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悬液以及发花诱导剂的菌悬液添加到茶原料中;茶叶发花。本发明发花诱导剂可以解决茯茶及其他发花型茶产品加工过程发花周期长、发花品质不稳定以及可能出现有害杂菌等问题,本发明既可以提高发花效率、增强发花效果,又有明确的微生物安全保证,可以提供包含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的高品质益生茯茶以及其他发花型益生茶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462845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34222.0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多酚或EGCG与β-CD包合物及其用于制备富含茶多酚或EGCG的适合真菌培养的通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通用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按茶多酚或EGCG与β-CD的摩尔比例为1:1称取茶多酚或EGCG,将茶多酚或EGCG溶于无水乙醇中,将所得第一次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到β-CD饱和溶液中,再将所得第二次混合溶液在60℃条件下搅拌,然后4℃静置过夜,并冷冻干燥,制得包合物粗品;用甲醇冲洗包合物粗品粉末并蒸干,即可制得CDTP或CDTE;最后将CDTP或CDTE配置成通用固体培养基。本发明成功地利用β-CD疏水空腔的包合性,制备得到了富含茶多酚或EGCG的固体培养基,为后期研究微生物对茶多酚的代谢的研究和生产奠定了基础,本发明还为有效开发利用茯砖茶以及其他茶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25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4674.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热应激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一种抗热应激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份:藿香6‑12,土茯苓4‑8,芦根4‑8,银花藤4‑8,荆芥1‑5,败酱草1‑5,白茅根1‑5,淡竹叶1‑5,龙胆草1‑5,陈皮1‑5,石膏1‑5,知母1‑5,葎草1‑5,石菖蒲1‑5。本发明的抗热应激中药组合物,辛凉解表,清热燥湿,宣通肺气,护心保肝,醒神开窍,可以有效缓解热应激反应,改善肉牛在热应激的条件下的生理生化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48895.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D06M15/15 , D04H1/4382 , D04H1/728 , D06M15/03 , D06M13/292 , A61K35/74 , A61K9/70 , A61K47/32 , A61K47/36 , A61P35/00 , D06M101/24 , D06M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OMVs的海藻酸钠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和海藻酸钠水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对第一混合液进行静电纺丝形成薄膜,再将薄膜进行热交联改性,得到纳米纤维膜;将纳米纤维膜置于OMVs溶液中进行浸泡、取出,即得所述负载OMVs的海藻酸钠纳米纤维膜;本发明制备方法中通过对静电纺丝得到的纳米纤维膜进行改性处理,能够提高纳米纤维膜的耐水性,提高其稳定性,同时,该纳米纤维膜具有缓释功能,在局部植入给药时,能够持续缓释OMVs来达到抑制肿瘤复发的效果,并能够避免引起极强的炎性风暴和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20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11459.4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PD‑L1纳米抗体的细菌外膜囊泡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表达PD‑L1纳米抗体的细菌外膜囊泡通过将PD‑L1纳米抗体与细菌外膜囊泡共同使用,能够具有更加优异的抗肿瘤作用,且显著提高了肿瘤治疗的完全缓解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62845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510734222.0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多酚或EGCG与β‑CD包合物及其用于制备富含茶多酚或EGCG的适合真菌培养的通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通用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按茶多酚或EGCG与β‑CD的摩尔比例为1:1称取茶多酚或EGCG,将茶多酚或EGCG溶于无水乙醇中,将所得第一次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到β‑CD饱和溶液中,再将所得第二次混合溶液在60℃条件下搅拌,然后4℃静置过夜,并冷冻干燥,制得包合物粗品;用甲醇冲洗包合物粗品粉末并蒸干,即可制得CDTP或CDTE;最后将CDTP或CDTE配置成通用固体培养基。本发明成功地利用β‑CD疏水空腔的包合性,制备得到了富含茶多酚或EGCG的固体培养基,为后期研究微生物对茶多酚的代谢的研究和生产奠定了基础,本发明还为有效开发利用茯砖茶以及其他茶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7284862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0903322.6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陈德鑫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 , 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 , 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 , 陕西杨凌百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烟草总公司安徽省公司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nventor: 张丽娜 , 雷强 , 张红 , 陈德鑫 , 周本国 , 王勇 , 廖勇 , 刘东阳 , 刘海兵 , 张金灿 , 王奇 , 李茂业 , 周建云 , 任春艳 , 肖丽娜 , 张安盛 , 毛晓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烟田杀虫装置,涉及农业动物的捕捉领域,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设有食诱杀虫装置,食诱杀虫装置的下方设有水箱,水箱下方设有控制器,食诱杀虫装置和水箱之间设有悬臂梁,水箱、控制器和悬臂梁固定在立杆上;所述悬臂梁的一端设有干式杀虫装置,另一端设有笼式杀虫装置,干式杀虫装置通过进水管与水箱相连,笼式杀虫装置通过入水管与水箱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干式杀虫装置、笼式杀虫装置和食诱杀虫装置三种模式,有针对性的增强了杀虫效果,食诱杀虫装置可以大范围的吸引、杀死害虫,干式杀虫装置和笼式杀虫装置有目标性的杀死特定害虫,装个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需要的劳动量少,方便有效,实用性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