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式充电功率自适应的充放电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684930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0974819.7

    申请日:2016-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式充电功率自适应的充放电电路,针对车载集成式充电不能实现快充与慢充切换,利用电动汽车内部现有的电路及辅助器件,包括两电机定子绕组,两电机逆变电路,冷却、机械装置等,添加附加电感线圈,与现有器件构成可变电感组合,以实现充电电路对不同充电功率自适应;其中,由整流侧电机的定子绕组、附加电感1与对应接触器组成的可变电感组合1,由直直变换侧电机的定子绕组、附加电感2与对应接触器组成的可变电感组合2,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此外,还需要添加用于控制的接触器,包括:第五、六组接触器,用于充电时改变整流侧电感值;第七、八组接触器,用于充电时改变直直变换侧电感值。

    逆变器电源主导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产品、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6143.2

    申请日:2024-07-08

    Inventor: 肖仕武 孙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逆变器电源主导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产品、介质及设备,涉及电力系统计算分析领域。本发明首先建立计及下垂型逆变器电源的虚拟阻抗环节表达式;基于虚拟阻抗环节表达式建立下垂型逆变器电源的输出功率表达式;计及故障期间逆变器电源的下垂特性,建立逆变器电源在短路故障期间的下垂特性表达式;通过联立下垂特性表达式和输出功率表达式得到节点功率方程组;通过节点功率方程组将短路故障期间逆变器电源下垂特性的影响引入短路电流计算过程中,建立短路电流计算方程组;基于拟牛顿更新梯度的信赖域算法求解短路电流计算方程组,得到故障发生后电网的各节点电压以及短路电流,能够提高电网短路电流计算精度和迭代算法的收敛性。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84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46212.X

    申请日:2023-02-09

    Inventor: 黄一修 肖仕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能源交通领域,方法包括:根据高速公路的路网数据确定OD矩阵,对电动汽车的行驶路径进行模拟;根据电动汽车的初始荷电状态、电池容量、焦虑电量、电池输出功率及行驶速度,基于电动汽车能耗模型,确定电动汽车到达焦虑电量前的续航里程;基于行程路径,根据电动汽车与各服务区的距离、续航里程、行程距离、上高速的时间、充电次数、充电时长及充电桩的供给功率,确定电动汽车在各能源补给服务区的预测充电功率及起始充电时间,进而确定电动汽车在各能源补给服务区的充电负荷,最终确定各能源补给服务区的充电负荷。本发明提高了高速公路上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预测精度。

    一种次同步振荡监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136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82257.6

    申请日:2019-03-11

    Inventor: 高陈 肖仕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次同步振荡监测控制系统。它由监测控制装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和监测分析主站三部分构成。监测控制装置通过功率轨迹跟踪的辨识技术,快速准确地识别次同步振荡工况。同时结合火电机组的模态频率特征,以分轮分级的控制策略,在火电机组扭振保护动作前快速平息电网次同步振荡。

    基于同步坐标转矩矢量控制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331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94982.8

    申请日:2016-0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同步坐标转矩矢量控制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系统和方法。具体包括:以发电机轴系扭振转速偏差信号为控制器输入。采用从同步坐标系到静止坐标系的变换,将转速偏差信号变换为定子侧与之对应的两个频率分量,作为补偿电流的指令值。通过参数优化控制两个频率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使是两个频率电流形成的总附加电磁转矩的幅值达到最大。通过参数优化控制电磁转矩与转速偏差之前的夹角,使得总电磁转矩起到最佳阻尼效果。

    多机系统次同步谐振特征值分析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2064557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010606730.8

    申请日:2010-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的特征值分析模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机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的特征值分析模型和步骤。此方法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包括:分别列写汽轮发电机轴系多质量块模型转子运动方程;发电机磁链及电压的电磁暂态方程;输电线路电磁暂态方程;串联补偿电容电磁暂态方程以及励磁控制器等控制系统方程。对上述方程在稳态运行点进行线性化,得到关于状态量的微分方程组。在此基础上可以求解状态方程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判断系统次同步谐振的稳定性,得到与谐振阻尼特性相关的许多信息;与控制理论相结合,还可用于设计控制器以抑制电力系统中的次同步谐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