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伺服电机设计的多学科联合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751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711279443.9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一种针对伺服电机设计的多学科联合仿真方法如下:(1)根据指标要求、使用工况和安装条件,给出伺服电机电磁学仿真、静力学仿真和热仿真分析所需参数;(2)利用几何构型软件,完成基于参数化模型的伺服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和转子轴的尺寸更新;(3)通过对电磁学仿真软件、热仿真软件和静力学仿真软件脚本的录制功能,以脚本中关键字和所属行列号的识别依据,实现仿真参数的自动替换,进而完成电磁学、热和静力学仿真自动化,从而获得电机在额定转速下的力矩、反电动势,壳体和转子轴的应力应变云图,伺服电机的温度分布云图。本发明整合了伺服电机设计的多学科仿真流程,提取了仿真分析所需参数,实现了伺服电机全数字化性能预估的自动化,有效减少了伺服电机设计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工程实用性强。

    一种针对伺服电机设计的多学科联合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7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279443.9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一种针对伺服电机设计的多学科联合仿真方法如下:(1)根据指标要求、使用工况和安装条件,给出伺服电机电磁学仿真、静力学仿真和热仿真分析所需参数;(2)利用几何构型软件,完成基于参数化模型的伺服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和转子轴的尺寸更新;(3)通过对电磁学仿真软件、热仿真软件和静力学仿真软件脚本的录制功能,以脚本中关键字和所属行列号的识别依据,实现仿真参数的自动替换,进而完成电磁学、热和静力学仿真自动化,从而获得电机在额定转速下的力矩、反电动势,壳体和转子轴的应力应变云图,伺服电机的温度分布云图。本发明整合了伺服电机设计的多学科仿真流程,提取了仿真分析所需参数,实现了伺服电机全数字化性能预估的自动化,有效减少了伺服电机设计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工程实用性强。

    一种无传感的柔索驱动机构位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9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35704.7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传感的柔索驱动机构位置补偿方法,设计用于柔索驱动机构位置补偿的试验装置,通过对伸缩翼模拟件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负载力加载,模拟多种飞行工况;将柔索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试验装置上,开展地面试验,得到负载力与柔索形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电机q轴电流值、电机转速、旋变值分别与柔索形变量的线性关系,建立特性关系量矩阵;伸缩翼飞行器起飞后,根据行程位移指令、特性关系量矩阵,建立位置补偿算法,得到每时刻柔索驱动机构运动加速度,控制柔索驱动机构基于载荷谱曲线下按照所述加速度运动,实现实时的位置补偿。

    一种双螺母机电作动器主动对顶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6539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00090.2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螺母机电作动器主动对顶试验台,包括:驱动侧双螺母机电作动器、驱动侧转矩转速传感器、电磁离合器、加载侧转矩转速传感器、加载侧双螺母机电作动器、T型铸铁基座地轨、支撑导轨基座和导轨。通过驱动侧双螺母机电作动器驱动,加载侧双螺母机电作动器加载,经由转矩转速传感器测量,并通过离合器的内外圈对拖,实现加载部分(包含电磁离合器和转矩转速传感器)在支撑导轨基座上的左右平移运动,从而实现两个机电作动器的对顶加载,达到两个机电作动器的加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性能一致性检验等效果。

    一种传感自供电、结构紧凑型伺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22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05179.6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自供电、结构紧凑型伺服机构,包括往复运动活塞杆、前端盖组件、作动筒、减速器、往复运动活塞杆密封圈、受载滑动轴承及蓄能电池、动子预压垫、动子聚合物栅格垫、定子金属栅格垫、动子聚合物栅格垫、定子金属栅格垫、能量储存装置、动子聚合物栅格垫移动方向和往复运动活塞杆限位块;往复运动活塞杆做往复运动时提供推力和拉力,用于控制火箭喷管及空气舵的位置;电机用于提供输入转速和扭矩,使往复运动活塞杆作往复运动;减速器用于降低电机转速和增加输入扭矩;本发明利用微纳加工聚合物材料的栅格垫,作为摩擦电材料产生负电荷,微纳加工的金属材料的栅格垫,作为摩擦电材料产生正电荷,提升了伺服机构的小型化与集成度。

    一种运载火箭发动机仿生智能结构伺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4716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997429.2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发动机仿生智能结构伺服系统,包括仿生智能伺服机构、火箭发动机喷管和火箭舱壁;仿生智能伺服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智能结构单元、第二智能结构单元、第三智能结构单元、第四智能结构单元以及执行器,四个智能结构单元连接成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的环形内缘、环形外缘分别连接于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外侧和火箭舱壁的内侧;执行器根据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摆动指令对各智能结构单元的协同变形进行控制,实现火箭发动机喷管全角度矢量摆动。

    基于代理模型的机电伺服系统多学科联仿与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29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986766.X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机电伺服系统多学科联仿与设计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机电伺服系统动态特性指标要求,依据需求与预期将指标归入联合仿真与设计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2)建立负载对象模型、电机模型、传动机构模型和控制驱动器模型,形成机电伺服系统的高精度的动态特性仿真模型;(3)从上述模型中选择依然不确定或感兴趣的参数为动态特性性能优化的设计变量,给定设计空间,构建机电伺服系统动态特性的代理模型;(4)对代理模型展开设计空间搜索,直至获得满足动态性能指标要求的最优解。本发明解决了系统层级机电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仿真模型无法准确表征关键参数非线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