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2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39180.3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状态机的航天器模型化技术状态控制方法,针对深空探测器AIT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方法理论对AIT阶段探测器技术状态及状态转移过程进行了建模;提出了AIT阶段各个状态转移的技术状态管理维度和管理方法,把技术状态控制要素及状态转移方法引入深空探测器复杂系统的总装、测试、试验过程中,并给出了应用该策略的型号工程实践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36711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050967.2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4B7/185
Abstract: 为了确保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近程导引过程中器地链路的高可靠畅通,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会对接任务过程中微波雷达空空通信功能的上下行链路通信方法,构建地面站、目标飞行器、追踪器的双中继通信链路平台,解决如轨道器约束条件下地面站无法实现“双站共视”问题、目标飞行器和追踪器相互靠近过程中可能的相互遮挡问题和测控链路故障条件下的测控通信问题,能够有效提高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期间航天器与地面站上下行测控链路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91851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10036026.6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23
Abstract: 本发明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导航卫星漏信号进行定位的在轨试验验证方法,首先确定在轨测试飞行高度,计算探测器、导航卫星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三者位置关系计算任意位置相对导航卫星的地球矢量与探测器矢量的夹角,判断导航卫星的可见性;根据导航卫星可见性判定结果,确定星载导航接收机开机工作的高度范围和开机时间,根据导航可见性的判定结果,分析在轨飞行姿态,确定GNSS导航接收设备接收天线的波束角范围;在轨测试记录导航漏信号的接收情况及导航定位结果;比较分析GNSS接收机导航漏信号的接收能力及其对导航性能的影响,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深空探测和高轨道地球卫星的导航卫星漏信号接收设备的全方位功能性能测试和利用导航卫星漏信号进行定位的系统设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7364.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器组合航天器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方法,步骤为:(1)给出探测器最大工作模式集合;(2)根据探测器构型确定测控天线布局,仿真分析给出各种模式下方向图辐射覆盖范围及影响;(3)确定组合体状态下测控和信息交互的工作模式,满足各模式下全空间测控需求;(4)器间遥控与遥测信息交互设计;(5)根据地面测控支持情况与任务要求,完善飞行程序设定。(6)遍历航天器工作模式,验证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是否满足各阶段全空间测控与信息传输要求,满足进行(7),否则返回(2);(7)完成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本发明实现多模式状体下功能复用设计,以最小系统设计代价,实现探测器各种状态下全空间测控通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1423.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容限设计的月面工作流程模块化规划方法,首先根据月面工作任务确定月面工作过程的关键事件,并将关键事件模块化,将形成的各月面工作模块安排在不同的中继弧段中。同时,将故障分为短时可恢复型故障、不可恢复型故障两种模式;其次,基于中继故障模式以及故障发生时间集合,将故障划分为短时可恢复故障和不可恢复故障的集合,形成多个故障分支;根据探测任务要求评估故障容限,确定每个故障分支是否均能够完成最低目标;若存在故障分支不能完成,通过对故障工况中的月面工作模块开展补偿设计,使在中继故障工况下,探测任务仍能实现最低目标。本发明提高了月面复杂工作任务应对中继故障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042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204841.4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测器着陆试验初始飞行状态的模拟方法及装置,其中装置包括压紧杆、塔架、万向吊具以及吊绳,方法包含试验起始点的设定和探测器对应飞行参数的模拟,并给出了试验中关键控制参数的设定规则,能够在着陆验证试验中设定合理的起始点并准确模拟探测器对应飞行状态参数和工作模式,能够保证试验中探测器顺利转入后续的着陆飞行,实现对其着陆过程进行综合验证的目的;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月球、火星及其他小行星探测器的着陆验证,确保对探测器真实着陆飞行过程模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填补了我国空间探测器着陆试验的一项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31103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12608.0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面采样三位一体飞控协同工作流程优化方法,将协同工作程序中固定的常规指令编制为指令链,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任务支持中心只需要向控制中心申请一次,便可以完成一连串动作,大大减少了系统间的交互;预先建立的指令库,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应对现场决策问题时,可以快速的从指令库中选择相应的指令迅速的形成临时指令计划,极大的减少了现场生成指令的数量;采用了指令优化方法,减少了月面采样期间指令上注次数,提高了采样工作效率;综合使用上述优化方法,使得月面采样三位一体飞控协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7365.3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李晓光 , 刘适 , 强晖萍 , 曾锋 , 赵洋 , 李炯卉 , 孔令哲 , 王孖杰 , 陶灼 , 徐宝碧 , 黄昊 , 张伍 , 苏伟 , 陈刚 , 雪霁 , 韩宇 , 张婷 , 程一豪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中继链路天地对接联试的地面转发系统,包括天线馈电子系统、天线结构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及信道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根据上位计算机发送的目标位置信息,向天线结构子系统发送转动指令;天线馈电子系统安装在天线结构子系统上,用于接收空间X频段前向微弱信号转发至信道子系统,将来自信道子系统的微波能量信号发射到空间;信道子系统同时提供四路不同频率的返向信号通道以及四路不同频率的前向信号通道;天线结构子系统根据天线控制子系统发送的转动指令,带动天线馈电子系统转动至指向目标位置。本发明应用于探测器地面状态与中继星在轨状态进行无线对接试验时,提供探测器与中继星之间的前向和返向两条链路的转发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9429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1425.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空探测的轨道控制安全关机时间计算方法,属于。该方法首先计算轨道控制的理论速度增量,确定沉底发动机、轨道控制发动机和姿态控制发动机以及相关的发动机推力和比冲参数;其次,得到实际的轨道控制速度增量,确定轨道控制标称开机时长;接着,计算时间误差偏差,给出轨道控制过程的发动机禁止关机时间和强制关机时间;若为常规轨道控制任务,将上述两个时间作为最终的安全关机时间;对于涉及安全性的轨道控制任务,给出标称工况和拉偏工况下的多组禁止关机时间和强制关机时间,最后确定涉及安全性的轨道控制任务的安全关机时间。本发明通过选取恰当的禁止关机时间和强制关机时间,确保探测器的轨道安全和任务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69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215125.6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表面软着陆闭环随动控制试验方法,采用闭环随动控制试验系统替代真实发动机实现执行机构的功能,在不用发动机真实点火的情况下,等效验证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过程;包括:连接闭环随动控制试验系统与验证器;将验证器起吊至初始位置并完成初始位置对准;根据验证器实时发出的下一控制周期的位姿参数确定吊绳位移量,并带动验证器移动到目标位置;根据验证器实时导航和试验场外部测量结果,对每一次验证器的随动控制结果进行评估,并将验证器移动至最终目标着陆点,完成试验验证。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地面验证平台开环控制的短板,避免了对航天器自主导航、制导与控制策略验证不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