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9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23654.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流层载人飞艇的振动和抖振试飞方法,选择飞艇试验条件;飞艇爬升至设定的场高的高度保持平飞;调整油门至发动机保持最大连续功率、矢量角0°状态,飞艇进行平飞,保持设定的时间;保持发动机保持最大连续功率、矢量角0°状态,缓慢推杆至飞艇下降率达到设定值,保持设定的时间;保持发动机保持最大连续功率、矢量角0°状态,继续缓慢推杆,飞艇气囊压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飞艇下降率达到最大允许值,保持此状态设定的时间;收油门至飞艇空速接近巡航状态,同时配合侧杆改出俯冲,保持飞艇平飞。本发明提升具有矢量推进系统的对流层载人飞艇振动和抖振的试飞效率和试飞质量,保障了试飞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742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5522.4
申请日:2022-11-27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航母编队反潜任务的可垂直起降的跨介质无人飞行器布局,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两侧设置可向机身尾部折叠的机翼,所述的机翼翼尖处设置可折叠的撑杆,所述的撑杆上设置可倾转方向的电动起降旋翼,所述机身尾部设置电动推进涵道,所述电动推进涵道内设置涵道风扇,机身尾部上方设置尾翼,所述机身下方设置可伸缩的起落架,本发明具有可跨越界面航行能力,多介质起降能力,可由航母或其他舰艇起飞执行对航母编队反潜防护;旋翼垂直起降使无人机具备高抗浪能力使其可面对远海海况复杂,风浪较大的环境,可以保证跨介质无人机远海执行任务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1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25971.1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飞艇软结构部件交线展开方法,在气囊的平面裁片设计完成后,进行以下步骤:在CATIA中建立坐标系;将飞艇气囊的标准裁片在CATIA中把标准裁片进行仿射处理;对仿射后形成的所有裁片进行接合;在气囊和副气囊交线上以任意比率取一个特征点A,确定其在交线上的展开点,通过编辑宏插入循环语句即可得到交线上所有点的展开结果;用样条曲线连接所有特征点的展开点,再将交线移至相应的裁片上,即可得到各部件交线。本方法提高了飞艇软结构部件交线展开效率和直观性,同时弥补无法用传统的轴向弧长积分法进行复杂母线生成的飞艇软式气囊裁片的缺点,适用于飞艇各部件交线裁片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1147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18709.5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垂直起降三栖跨介质飞行器,包括:机身(1)、两个跨介质发动机(2)、两个机翼(3)、固定式涵道旋翼(4)、两个水箱(5)、两个倾转旋翼(7)、两个水翼(8)、水下浮力控制系统;两个跨介质发动机(2)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两个布置于机翼(3)前缘的倾转旋翼(7)及一个布置于机身(1)后部的固定式涵道旋翼(4),为飞行器提供起飞及巡航动力;机身(1)的前后底部各设置有一个水箱(5),在飞行器在水下航行时,水下浮力控制系统控制水箱(5)中存储水,在飞行器从水上起飞时,控制水箱(5)排空水,使飞行器浮出水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垂直起降三栖跨介质飞行器,具有可跨越界面航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4264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495522.4
申请日:2022-11-27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航母编队反潜任务的可垂直起降的跨介质无人飞行器布局,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两侧设置可向机身尾部折叠的机翼,所述的机翼翼尖处设置可折叠的撑杆,所述的撑杆上设置可倾转方向的电动起降旋翼,所述机身尾部设置电动推进涵道,所述电动推进涵道内设置涵道风扇,机身尾部上方设置尾翼,所述机身下方设置可伸缩的起落架,本发明具有可跨越界面航行能力,多介质起降能力,可由航母或其他舰艇起飞执行对航母编队反潜防护;旋翼垂直起降使无人机具备高抗浪能力使其可面对远海海况复杂,风浪较大的环境,可以保证跨介质无人机远海执行任务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871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95543.6
申请日:2022-11-27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集装化飞翼无人运输机布局,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内设置设备舱和任务载荷舱,机身尾部设置两台涡桨动力发动机,机身两侧的机翼后缘分别设置三组舵面,设备舱内设置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数据链路系统,任务载荷舱内设置任务系统,机身下部设置动力燃油系统,给涡桨动力发动机提供燃油,机身下部还设置起落架;本发明可以无缝对接公路运输,通过数据链路系统与全国各地监控中心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可以实时监控各自空域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信息,以及所运货物信息,无人机飞行至不同监控空域时,监控指挥权可无缝接替。可全程自主化、无人化操作。无人机可与智慧机场进行自主空管应答、自主地勤服务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4190165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2997506.8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测试装置,提升多旋翼无人机试验过程的可靠性、安全性与有效性,避免了传统测试手段中存在的经济损失及人员安全风险。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塔架(6)、连接机构和升降制动装置(7);连接机构穿过所述测试塔架(6),测试塔架(6)用于对连接机构进行支撑;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多旋翼无人机(1)连接,另一端与升降制动装置(7)连接;随着多旋翼无人机(1)的上升或下降,所述连接机构的长度缩短或伸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