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管中带有移动部件的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0627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4902.9

    申请日:2012-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进气管中带有移动部件的进气系统,包括:压气机、涡轮、发动机、容积腔、移动板、挡环和弹性部件,容积腔横截面为长方形,压气机出气管的出气口与容积腔上壁面相连通,发动机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容积腔下壁面相连通,挡环均安装在容积腔内,移动板安装在挡环与容积腔壁面之间,移动板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移动板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二移动板相连接。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移动板可以在容积腔内左右移动;在低速工况,压气机后进气管总容积变小,进气压力增大,发动机充气效率较高;在高速工况,压气机后进气管总容积增大,进气压力减小,发动机的爆压降低。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的涡轮增压系统。

    不连续斗笠状燃油喷雾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58114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410016558.5

    申请日:2004-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不连续斗笠状燃油喷雾形成装置,主要包括多孔喷油器和位于其前方的碰撞体。多孔喷油器为传统的柴油机喷油器,其喷孔锥角为90度~140度,喷孔数为4~8个。碰撞体是由顶部凹坑壁面和圆台侧面形成的回转体,圆台侧面顶角为120度~178度。碰撞体悬吊在柴油机气缸盖底面上,碰撞体的中心线与多孔喷油器的喷孔锥中心线重合。多孔喷油器各喷孔喷出的燃油,首先在其附近形成实心锥形喷雾;实心锥形喷雾碰撞碰撞体的圆台侧面后在其上形成壁面喷雾;壁面喷雾离开圆台侧面后,向碰撞体的外侧贯穿,最终形成悬空喷雾。壁面喷雾和悬空喷雾沿周向扩散面积大。全部喷孔的喷雾在总体上看象一个不连续斗笠。

    柴油机双燃油泵喷射两种燃料的喷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312393C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410016233.7

    申请日:2004-02-12

    Abstract: 柴油机双燃油泵喷射两种燃料的喷射系统,主要包括:喷油器、喷油器进油孔、滑阀、滑阀右进油管、滑阀左进油管、柴油燃油泵、柴油滤清器、柴油油箱、代用燃料燃油泵、代用燃料滤清器、代用燃料油箱、喷油器回油管,柴油燃油泵与滑阀左端连接,代用燃料燃油泵与滑阀右端连接,滑阀由滑阀左弹簧、滑块和滑阀右弹簧构成,滑阀再与喷油器连接,喷油器上部通过喷油器回油管与代用燃料滤清器连接。本发明既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两个燃油泵的供油提前角来控制两种燃料的分段喷射时刻,又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燃油泵上的油量调节机构来控制每种燃料的喷油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燃机不连续斗笠状喷雾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312385C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410017362.8

    申请日:2004-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内燃机不连续斗笠状喷雾燃烧系统主要包括多孔喷油器、缸盖和燃烧室。多孔喷油器的喷孔数为4~8个,喷孔锥角为80度~140度。燃烧室为直口型或缩口型,其底壁的中央部位突起形成中央凸台。该凸台顶部是由凹坑壁面和圆台侧面形成的回转体。圆台侧面顶角为120度~180度。中央凸台中心线与喷孔锥中心线重合。各喷孔喷出的燃油所形成的实心锥形喷雾碰撞圆台侧面后形成壁面喷雾,壁面喷雾离开圆台侧面后,向外侧贯穿,形成悬空喷雾。壁面喷雾和悬空喷雾沿周向扩散面积大。全部喷孔的喷雾象一个不连续斗笠。该燃烧系统综合地充分利用了传统实心锥形喷雾和碰壁喷雾的优点,大大促进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进而提高内燃机的综合性能。

    不连续斗笠状燃油喷雾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60459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16558.5

    申请日:2004-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不连续斗笠状燃油喷雾形成装置,主要包括多孔喷油器和位于其前方的碰撞体。多孔喷油器为传统的柴油机喷油器,其喷孔锥角为90度~140度,喷孔数为4~8个。碰撞体是由顶部凹坑壁面和圆台侧面形成的回转体,圆台侧面项角为120度~178度。碰撞体悬吊在柴油机气缸盖底面上,碰撞体的中心线与多孔喷油器的喷孔锥中心线重合。多孔喷油器各喷孔喷出的燃油,首先在其附近形成实心锥形喷雾;实心锥形喷雾碰撞碰撞体的圆台侧面后在其上形成壁面喷雾;壁面喷雾离开圆台侧面后,向碰撞体的外侧贯穿,最终形成悬空喷雾。壁面喷雾和悬空喷雾沿周向扩散面积大。全部喷孔的喷雾在总体上看象一个不连续斗笠。

    柴油、二甲醚混合喷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56319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200310121608.1

    申请日:2003-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柴油、二甲醚混合喷射系统主要包括:喷油器、二甲醚针阀、二甲醚止回阀、二甲醚压缩腔、传动活塞、传动腔、滑阀、柴油油泵、二甲醚储罐等,柴油油泵通过滑阀与传动腔相接,它们构成二甲醚的驱动系统。柴油油泵直接向喷油器提供混合燃料中的柴油。通过二甲醚储罐、二甲醚止回阀、二甲醚针阀向喷油器提供混合燃料中的二甲醚。喷油器上部回流的柴油再进入喷射系统起润滑作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二甲醚混合喷射系统,柴油供油系统既作为混合燃料中柴油的供油系统,又作为二甲醚的驱动系统,混合燃料在喷油器内形成,二甲醚无需直接通过油泵,也不需要高压氮气瓶等费用高的装置,该发明同时解决了部件的磨损问题。

    适用于二甲醚燃料的双高压油管喷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70851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628009.2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适用于二甲醚燃料的双高压油管喷油器,包括喷油器、喷嘴针阀、柱塞、油腔、线圈、回油孔、衔铁、球阀、第一高压油管、第一高压油腔、第二高压油管和第二高压油腔,第一高压油管通过充油控制孔与第一高压油腔相连通,第二高压油管与第二高压油腔相连通,第一低压油腔与第二低压腔相连通,在第一高压油腔的上端有一个释放控制孔,球阀的下端面与释放控制孔相匹配。当线圈通电时,衔铁和球阀被吸起,柱塞上方的油压变小,喷嘴针阀被顶起,喷油器喷油;当线圈断电时,衔铁和球阀被压回,柱塞上方的油压变大,喷嘴针阀被压回,喷油器断油。本发明带有两个高压油管,可以分别通入柴油和二甲醚,可以实现二甲醚的高压共轨喷油设计。

    机械调节式涡轮放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7828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36281.4

    申请日:2012-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机械调节式涡轮放气系统,包括:压气机、涡轮、发动机、连接管、容积腔、移动体和弹性部件,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涡轮出气管、容积腔左壁面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容积腔左壁面相连通,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移动体通过弹性部件与容积腔下壁面相连接。在工作过程中,移动体可以在容积腔内上下移动。在发动机的低速工况,移动体向下移动,发动机的排气全部流经涡轮,发动机进气量相对增大,各缸燃烧较好;在发动机的高速工况,移动体向上移动,发动机的排气有一部分直接流入涡轮出气管,发动机进气量相对减小,各缸爆压降低。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的涡轮增压系统。

    多罐逐级冷却式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85435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38556.4

    申请日:2008-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多罐逐级冷却式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属于汽车、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3个二甲醚罐,电动输送泵,喷油泵,喷油器,压力控制阀,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本发明采用三个由液相连通管依次相连的二甲醚罐,使二甲醚由温度高的第三二甲醚罐,经第二二甲醚罐,再进入温度低的第一二甲醚罐,同时得到周围空气的逐级冷却。第一二甲醚罐向发动机喷油泵提供燃料,可避免进入喷油泵的液态二甲醚温度过高、喷油泵柱塞偶件过快磨损和二甲醚发动机功率的大幅下降。当喷油器不能正常关闭时,压力控制阀自动开至最大,使喷油泵停止向喷油器供给二甲醚。电动输送泵根据来自喷油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信号自动调节自身转速,从而降低能耗、提高寿命。

    用于柴油机共轨喷油器的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12395C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310109354.1

    申请日:2003-12-12

    Abstract: 一种用于柴油机共轨喷油器的密封装置,是一种将燃油和工作油直接输入柴油机共轨喷油器内并将它们固定在气缸盖上的密封装置,由密封装置本体、密封圈、波纹密封圈和垫圈组成,密封装置本体上加工有燃油通道和工作油通道,燃油和工作油分别通过这两个通道进入共轨喷油器内,密封装置本体通过螺栓与柴油机共轨喷油器固接,整个密封装置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气缸盖上,并通过改变垫圈厚度的方法来调整共轨喷油器喷嘴在气缸内的高度。本发明可直接用于需使用共轨喷油器的现有柴油机上,缸盖改造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