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1.
    发明公开
    半导体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8369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80101526.7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到达半导体元件的裂纹进行抑制的技术。半导体装置具有半导体元件、引线电极端子、第1封装部件以及介入部件。引线电极端子具有与半导体元件的上表面分离的延伸设置部分,引线电极端子与半导体元件接合。第1封装部件对引线电极端子进行封装。介入部件设置在延伸设置部分的延伸设置方向的端部与半导体元件之间。介入部件与端部之下的第1封装部件具有界面。

    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1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80090933.2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半导体装置具有:基座板,其具有上表面和与上表面相反侧的背面,在背面形成有环状的槽;基板,其设置于基座板的上表面;以及半导体芯片,其设置于基板的上表面,基座板具有以向上表面侧凸出的方式翘曲的凸翘曲部,就槽中的形成于凸翘曲部的部分而言,越远离凸翘曲部中的翘曲最大的最大翘曲部则越深。

    功率半导体装置及功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61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780094087.5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功率半导体装置,抑制封装树脂的裂纹和半导体装置的翘曲。本发明的功率半导体装置具有:半导体元件(4、6);端子(9),其与所述半导体元件(4、6)的上表面接合;框体(14),其将半导体元件(4、6)以及端子(9)收容;以及封装树脂,其在框体(14)内将半导体元件(4、6)以及端子(9)封装,封装树脂具有:第1封装树脂(21),其至少将半导体元件(4、6)覆盖;以及第2封装树脂(22),其形成于第1封装树脂(21)的上方,在半导体元件(4、6)的工作温度下,第1封装树脂(21)与第2封装树脂(22)相比线膨胀系数小,第1封装树脂(21)与端子(9)之间的线膨胀系数之差比第2封装树脂(22)与端子(9)之间的线膨胀系数之差小。

    半导体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785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680087903.5

    申请日:2016-07-28

    Abstract: 半导体芯片(3)经由第1焊料(2)而接合于电极基板(1)的上表面。引线框(5)经由第2焊料(4)而接合于半导体芯片(3)的上表面。在电极基板(1)和半导体芯片(3)之间,中间板(6)设置于第1焊料(2)中。中间板(6)的屈服强度在半导体装置的整个使用温度范围比电极基板(1)及第1焊料(2)的屈服强度大。

    半导体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1937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0643210.0

    申请日:2018-06-21

    Abstract: 目的是针对半导体装置提供通过对接合材料收缩所引起的冷却板翘曲进行抑制,从而能够抑制冷却性能降低的技术。半导体装置(100)具备:冷却板(11),具备在绝缘体之上配置的电路图案;冷却板(12),与冷却板(11)相对地配置,具备在绝缘体上配置的电路图案;半导体芯片(15),由接合材料接合在冷却板(11)的电路图案和冷却板(12)的电路图案之间;以及壳体(13),对冷却板(11)及冷却板(12)的外周部进行保持,且收容冷却板(11)及冷却板(12)的一部分和半导体芯片,半导体芯片搭载于冷却板(11)和冷却板(12)之间的半导体芯片搭载部(11a、12a),壳体的与半导体芯片搭载部及其周边对应的部分的上下宽度比壳体的其它部分的上下宽度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