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可转导叶转动机构辅助作动筒

    公开(公告)号:CN119572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18617.4

    申请日:2024-12-11

    Inventor: 马亮 邹斐 杨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可转导叶转动机构辅助作动筒,包括:本体;盖板,所述盖板罩设于所述本体外侧面的顶部,所述盖板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多个转动座,多个所述转动座的侧面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侧面设置有限位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气轮机可转导叶转动机构辅助作动筒,通过本体、盖板、转动座、转动槽、转轴、限位件、外螺纹圈、内螺纹圈和挡板等结构相互进行配合,在需要对本体内部进行维护时,只需要进行转动内螺纹圈,带动着挡板远离限位件,然后对限位件进行转动,使限位件远离内螺纹圈,然后将盖板向远离本体的一端进行移动,即可对盖板进行拆卸,这样一来方便工作人员对本体的内部进行维护,并且也增加了工作效率。

    超音速客运铁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038183.1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能驱动的超高速铁路。是在磁悬浮列车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车体。包括在车体头部内置了空气压缩机;在车体上部内置了气流管道;在车尾配置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等设备。在悬浮磁场和喷气发动机的合力驱动下,使车体沿磁悬浮轨道将乘客快速安全输送至目的地。本发明的关键技术是消除了列车在前行中产生的巨大空气阻力;同时又把空气阻力转变为对车体的推力;破解了列车进入隧洞里产生高强气流的动态影响难题。又通过把油水分阶段使用,变相解决了油水不可混用的科技难题,使水在高温中产生的蒸汽及在喷射中产生的涡流屏障,又能助推车体,使列车在非真空管道的自然条件下实现节能环保超高速运行。

    一种燃气轮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77318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1358819.6

    申请日:2022-11-01

    Inventor: 段萌珠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包括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进气通道、至少两组出气通道以及连通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的连通通道。至少两个箔片动压轴承间隔套设在转轴外并与转轴之间具有轴承间隙,每个轴承间隙对应与一组出气通道连通。压气机固定套设在转轴上。自静压结构件位于相邻两个箔片动压轴承之间,并间隔套设在转轴外且与转轴之间具有自静压间隙,自静压间隙与进气通道连通。自静压结构件上开设有自静压通道,自静压通道的一端与自静压间隙连通,另一端与压气机的出气口连通;自静压结构件与相邻的两个箔片动压轴承密封连接,以使相邻的两个箔片动压轴承对自静压间隙进行轴向气封。本申请可解决燃气轮机附件多、体积大以致使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进气加热系统、进气加热系统的运行方法及燃气涡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46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80053461.2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一种进气加热系统,其构成为对流经与燃气涡轮的压缩机连通的进气流路的外部空气进行加热,所述进气加热系统具备:第1加热单元,包括用于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压缩空气的一部分返回到进气流路的返回流路;第2加热单元,包括构成为利用与压缩空气不同的热源对外部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及控制装置,构成为在燃气涡轮负荷高于第1规定负荷的高负荷区间,控制第2加热单元,以使外部空气通过加热器被加热。

    涡轮喷气温差发电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43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12240.1

    申请日:2025-01-06

    Inventor: 韦邦耸 韦明快

    Abstract: 本发明是涡轮喷气温差发电装置,属于涡轮发动机的半导体温差发电领域,包括PN半导体环形、散热铝环形、铜环、紧固螺丝、引电线。所述PN半导体环形热面置于涡轮发动机的高温涡轮部位,冷面置于冷涵道散热,形成温差,产生电势差,可以为其它附件供电,解决部分需要供电机载设备。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32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47480.8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本发明基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系统的全工况模型和补燃式余热锅炉模型,获取不同变工况调节方式、不同补燃温度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系统的热电运行域,根据用户侧热、电负荷需求,在热电运行域中确定包含变工况调节方式和补燃温度的优选运行方案,即根据负荷需求搭配合适的补燃温度与变工况调节方式相结合的运行方案,根据优选运行方案进行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系统控制,可以极大提升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供热灵活性,并且在满足供热需求时,大幅降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系统发电负荷,为机组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