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755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269136.2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对转式地磁储能和释能投送地面实验系统,包括支撑通轴,磁矩生成装置,支撑通轴上同轴转动安装有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均用于投送目标的安装和释放;其工作方法为,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被配置成接收磁矩生成装置的开始转动的信号后以支撑通轴为转动轴进行对向转动,并在投送目标处的线速度到达系统设定的线速度时,第一目标投送组件或第二目标投送组件进行投送目标的释放。本发明采用两套投送装置同轴对转的方式,可克服地面实验中空气阻力矩,解除目标线速度有上限的制约,从而更好地用于地磁储能方法地面原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49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269133.9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磁储能释能的多自由度投送地面系统,包括支撑通轴磁矩生成装置,姿态控制模块,支撑通轴位于双轴承装置顶部的轴身上同轴转动安装有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均用于投送目标的安装和释放,其投送方法为,磁矩生成装置被配置成通入工作电流后在地磁场作用下受到磁力矩作用开始转动;双轴承装置用于提供支撑通轴的随动状态;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被配置成接收磁矩生成装置的开始转动的信号后以支撑通轴为转动轴进行对向转动,并在投送目标处的线速度到达系统设定的线速度时,投送目标被释放,实现了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地磁储能释能投送系统的原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59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69136.2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对转式地磁储能和释能投送地面实验系统,包括支撑通轴,磁矩生成装置,支撑通轴上同轴转动安装有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均用于投送目标的安装和释放;其工作方法为,第一目标投送组件和第二目标投送组件被配置成接收磁矩生成装置的开始转动的信号后以支撑通轴为转动轴进行对向转动,并在投送目标处的线速度到达系统设定的线速度时,第一目标投送组件或第二目标投送组件进行投送目标的释放。本发明采用两套投送装置同轴对转的方式,可克服地面实验中空气阻力矩,解除目标线速度有上限的制约,从而更好地用于地磁储能方法地面原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274436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605784.2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点火阶段制导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飞行器进入点火阶段后根据获取到的俯仰通道力矩指令以及第一参数集计算获得俯仰通道舵面控制指令;根据获取到的俯仰通道舵面控制指令、偏航通道力矩指令以及第二参数集计算获得偏航通道舵面控制指令;根据获取到的俯仰通道舵面控制指令、偏航通道舵面控制指令、滚转通道力矩指令以及第三参数集计算获得滚转通道舵面控制指令。本申请提供的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点火阶段制导控制方法,可以获取飞行器的点火时间,还可以在飞行器点火后对飞行器进行制导,以便修正飞行器的实际飞行轨道,使其尽量与理想轨道相符,消除偏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3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98085.X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机载导航系统地面试验装置,包括:承载机构、驱动机构地面与导航系统传递对准机构。承载机构用于承载待测试飞行器的机载导航系统相关的各器件;驱动机构与承载机构柔性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承载机构执行目标动作,目标动作包括临近空间飞行器垂直投放发射时从地面到临近空间投放前的过程中飞行器产生的随机动作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提供的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机载导航系统地面试验装置能够通过物理升高/降低、数据链通信闭环、摆动和旋转的主动控制模拟飞行器产生的随机动作,或者能够模拟机载导航系统在从地面到临近空间投放前的使用全过程,获取导航系统的精度底线数据,测试相应导航算法和飞行试验流程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0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271992.1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功效评估方法,设定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评估项目,为每个评估项目赋予功效权重;确定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评估项目的评估方法,为每个评估项目设定具体的功效值,并将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与每个评估项目进行匹配计算,获得评估结果对应的功效值;计算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功效等级和反应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成本、能耗与离轨效益之间关系的功效系数,表征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功效评估结果,其评估系统包括系统控制模块,方法信息获取模块和评估项目计算模块。本发明定义了方法的功效等级、功效系数,可有效反应和明晰方法的总体特性和局部特性,简单、明晰,给各个概念/方法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71992.1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功效评估方法,设定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评估项目,为每个评估项目赋予功效权重;确定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评估项目的评估方法,为每个评估项目设定具体的功效值,并将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与每个评估项目进行匹配计算,获得评估结果对应的功效值;计算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功效等级和反应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成本、能耗与离轨效益之间关系的功效系数,表征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法的功效评估结果,其评估系统包括系统控制模块,方法信息获取模块和评估项目计算模块。本发明定义了方法的功效等级、功效系数,可有效反应和明晰方法的总体特性和局部特性,简单、明晰,给各个概念/方法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945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69131.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轨道地磁储能释能投送地面试验系统,包括系统控制模块、驱动装置、投送装置、姿态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控制端;其实现方法为:通过控制端为系统上电,并输入系统所需的生成磁矩大小和角度,投送目标分离的线速度的控制参数信号;驱动装置通过接收角度控制参数信号调节最大磁力矩位置,后接收生成磁矩大小控制参数信号产生稳定磁矩,同时姿态检测模块检测系统的姿态信号形成第一投送组件和第二投送组件进行地磁储能的快速对转动作;待投送装置检测到投送目标的线速度达到设定的分离线速度时,控制端发出第一投送组件和第二投送组件上的投送目标的分离信号完成投送目标的投送,实现了对投送地面系统实验的原理验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783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07262.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中阶段起始点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飞行器与浮空器分离后的下落过程中,持续获取所述飞行器的飞行动压信息;至少根据所述飞行动压信息,确定控制所述飞行器进入方位调整阶段或拉起阶段的起始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中的阶段起始点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能量转换与能量预测算法在线修正飞行姿态,除了完成从自由慢旋的不定方向角到预设定向飞行外,还能自主规划不同高度投放下的进入不同阶段的高度、时刻、平衡过载等,并可以制导控制飞行器从垂直下落到水平飞行的拉起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764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05712.8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垂直投放发射单通道增稳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滚转通道力矩指令以及相关参数,相关参数包括当前飞行状态下的滚转空气力矩、飞行动压、飞行器参考面积、滚转通道参考长度及设计舵效系数;计算获得差动舵面控制指令,以便差动舵通过执行差动舵面控制指令产生滚转力矩使飞行器以目标飞行姿态飞行。本申请实施例仅通过在飞行器的滚转通道上增加一对小型差动舵面,仅通过滚转控制达到飞行器三个通道的稳定飞行效果,同时克服在临近空间投放后高度迅速下降的过程中,大气密度急剧变化的影响,能够通过单通道调整飞行轨迹在预设的飞行垂面内,以降低飞行试验对空域范围的需求,也降低搜索回收飞行器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