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901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0101940.X
申请日:2021-01-26
申请人: 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253/00 , C07C255/50 , C07C51/08 , C07C51/41 , C07C51/02 , C07C63/70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3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5012.8
申请日:2024-07-31
申请人: 江苏国泰超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253/00 , C07C255/05 , B01J3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1,3,6‑己烷三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1‑氨基‑2‑氰基‑1‑环戊烯、相转移催化剂、碱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所述相转移催化剂选自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式1的结构式为其中R1、R2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16的烃基,A为阴离子;(2)将丙烯腈、阻聚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3)将第一混合料和第二混合料通入动态管式反应器中反应,得到1,3,6‑己烷三腈。通过添加式1所示的相转移催化剂,配合管式反应器,能够有效促进1‑氨基‑2‑氰基‑1‑环戊烯与丙烯腈在有机溶剂中的反应,提升产物收率,实现产物的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9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49986.3
申请日:2024-09-26
申请人: 山东佰隆医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253/00 , C07C253/34 , C07C255/24 , C07C269/06 , C07C271/18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一:(S)‑(4‑羟基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与二氧化锰反应,合成(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步骤二:步骤一制得的(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和盐酸羟胺盐在氯化锌催化下,合成(S)‑3‑氨基丁腈盐酸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反应总收率高,制得的(S)‑3‑氨基丁腈盐酸盐纯度高,操作简单,且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无需氰化物参与反应,从而减少了生产成本,且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氰化物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652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584444.8
申请日:2024-05-11
申请人: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IPC分类号: C07B43/08 , C07C253/00 , C07C255/03 , C07C255/34 , C07C255/50 , C07C255/54 , C07C255/56 , C07D307/6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醛合成有机腈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乙腈作为溶剂,三氟醋酸作为反应助剂,盐酸氢胺与醛类化合物在室温下反应一定时间得到有机腈类化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避免了强氧化剂和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使用,无需高温促进反应进行,空气下兼容、绿色高效、经济实用和清洁环保,在催化活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采用商业可得的盐酸羟胺进行反应,选择性好,纯化过程简便,产率高,且适用于多种取代基团(例如:卤素、醇、酮、酸、氰基、杂环等),是一种容易推广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7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4316.3
申请日:2024-05-17
申请人: 上海凌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253/00 , C07C255/51 , C07C255/5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氰基苯甲醛与间二苯腈的联合生产工艺,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在有机溶剂和DMSO存在下,以羟胺或其盐与间苯二甲醛为原料制备3‑氰基苯甲醛与间苯二甲腈的联合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不仅能够通过极其便捷的方法同时得到两种产品,操作简单,且所使用的溶剂和未反应的原料均能采用简单的方法回收利用,更有利于工业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179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755882.7
申请日:2022-06-30
申请人: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7/19 , B01J27/188 , B01J33/00 , B01J37/03 , B01J37/06 , B01J37/10 , C07C209/48 , C07C209/68 , C07C211/12 , C07C253/00 , C07C255/24
摘要: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己内酰胺氨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得到双金属沉淀,将所得的双金属沉淀酸洗,完成后再次洗净、干燥;S2:配制硅烷偶联剂溶液,将步骤S1得到的双金属沉淀用硅烷偶联剂处理;S3:将模板剂及硅源分别溶于水中,搅拌,再将步骤S2所得的双金属沉淀加入到胶液中,对胶液进行水热处理,将所得的固体洗净、干燥、煅烧;S4:将步骤S3中所得的固体浸渍于酸液中进行酸化,酸化后将其取出,干燥得到催化剂;S5:评价所得的催化剂,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己内酰胺氨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有催化活性高,寿命长,可再生,再生后性能不衰减等优点,适用于己二胺中间体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8765.9
申请日:2024-04-10
申请人: 莘县正升化工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253/00 , C07C253/34 , C07C255/50 , C07C17/14 , C07C17/35 , C07C17/383 , C07C25/02 , B01J19/00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收率邻氯苯腈及其生产工艺,属于邻氯苯腈生产技术领域。该生产工艺包括下述步骤:(1)采用串联的双反应釜交替切换作为主反应釜和副反应釜,将邻氯甲苯置于主反应釜和副反应釜中,向主反应釜中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得到氯化液,副反应釜吸收主反应釜溢出的氯气,当氯化液中邻氯二氯苄的含量为4%‑9%时停止通入氯气,原副反应釜作为主反应釜直至氯化液中的邻氯二氯苄的含量为4%‑9%;(2)将氯化液进行连续精馏,精馏塔底连续得到邻氯三氯苄;(3)将邻氯三氯苄和氯化铵进行腈化反应得到腈化液,对腈化液进行碱洗、水洗、蒸馏得到邻氯苯腈。该生产工艺能够提高氯化过程中氯气的利用率、降低氯化时间及体系中的固废,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50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1092865.7
申请日:2020-10-13
IPC分类号: C07C255/04 , C07C253/00 , B01J29/14 , B01J27/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含氧气氛下,使二元醇、氨和催化剂接触进行催化反应,得到二腈化合物;其中,催化剂包括载体及负载于载体上的过渡金属,载体为氮掺杂的碳纳米管,二元醇如下式所示,其中,A选自化学键、C1~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本发明通过利用特定催化剂,以含氧气氛作为氧化剂,可以将二元醇高效催化转化为二腈化合物。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无污染,且氧化剂成本低廉,更适用于工业生产。所得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均得到大幅提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239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60440.4
申请日:2024-03-07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分类号: C07C255/47 , C07C253/00 , A61P3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单氟酮羰基取代腈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imgabs0#其中,R为苯基、稠环、烷基、杂环、芳杂环或取代苯基中的一种;n为0~3中的整数;X为碳或氮中的一种。其制备方法为:将碘代单氟酮化合物与催化剂、配体、自由基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与三甲基氰硅烷进行偶联反应,经提纯后得到手性单氟酮羰基取代腈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成本较低、对环境影响小,且能实现良好的反应收率以及对映选择性,且制备的化合物对体外癌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05748.5
申请日:2022-12-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C231/10 , C07C233/65 , C07C235/46 , C07C235/60 , B01J29/04 , B01J23/34 , C07D317/68 , C07D213/81 , C07D213/82 , C07D307/68 , C07D333/38 , C07C253/00 , C07C255/50 , C07C255/54 , C07C255/5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伯酰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芳香酮作为模型底物,氧气作为氧源,氨气作为氨源,在OMS‑70作用下,芳香酮发生氧化裂解,生成伯酰胺。该策略的创新点在于对OMS‑70表面的氧空位浓度的调控,通过对催化剂晶化温度的调控,来改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此方法催化剂易制备、廉价,氧化效率高,选择性好,产品收率高,并且以氧气作为氧源,氨气作为氨源,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原子利用率,还经济、环保,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