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437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64259.5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星辰萌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nventor: 段萌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系统及燃气轮机,转子系统包括:转轴,转轴上设有推力盘,且一端设有头锥,推力盘指向头锥的方向与最大工况下转轴的轴向推力方向相同;推力空气轴承,套设在推力盘外;磁轴承组件,包括第一磁体盘、第二磁体盘和转动永磁体;转动永磁体固定安装在头锥上;第一磁体盘与第二磁体盘固定安装在定子上且分别设置在头锥的两侧,第一磁体盘间隔设置在头锥远离推力空气轴承的一侧,第二磁体盘间隔设置在头锥靠近推力空气轴承的一侧;第一磁体盘与第二磁体盘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固定永磁体,另一个上设置有电磁铁。本发明的转子系统通过设置磁轴承组件可在转轴启停时控制转轴的轴向位置,减少推力盘与推力空气轴承摩擦和碰撞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66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10913.8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F01D15/08 , F01D15/10 , F01D3/04 , F01D11/04 , F01D21/00 , F04D25/06 , F04D25/04 , F04D29/051 , F04D29/10 , F04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TAC机组推力平衡系统,包括:电机,具有电机轴;涡轮机及压缩机,在电机轴沿轴向的两端共轴设置,且涡轮机叶轮与压缩机叶轮相对而设;推力平衡单元,设于涡轮机和压缩机之间,其包括设于涡轮机与电机之间的第一平衡腔室、设于压缩机与电机之间的第二平衡腔室,通过引气调节结构向两侧的平衡腔室引入工质并调节气量,且工质在两侧的平衡腔室内分别形成对电机轴方向相反的推力,实现电机轴上合力的调节。本发明采用压缩机与涡轮机的共轴设计,压缩机通过涡轮机驱动,减少了一部驱动电机,不仅结构紧凑,而且电机轴上总的合力将会减小,降低了轴承功耗,提高了效率;同时对轴向推力进行平衡和控制,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88640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80020705.0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绕着旋转轴线(A)旋转地支承的叶轮(1)的涡轮机,所述叶轮在前侧限定流入区域(2)和流出区域(3)并且在后侧与壳体件(4)共同作用以形成轴向间隙(5)。根据本发明,所述壳体件(4)形成用于所述叶轮(1)的轴向轴承。为了补偿所述叶轮(1)的倾斜位态,所述壳体件相对于另一壳体件(6)可倾翻运动地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712019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103095.3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12 , F01D3/04 , F01D5/06 , F01D25/168 , F02C6/08 , F02C9/18 , F04D29/0516 , F04F5/30 , F05D2260/601 , F05D2270/301 , F16C2360/23 , F04F5/16 , F04F5/46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涡轮发动机喷射器喉部控制。其中,一种用于将加压空气供应(88)提供至平衡活塞组件(94)来平衡燃气涡轮压缩机(22)上的轴向负载的设备及方法。加压空气供应(88)可由混合阀(144)供应,该混合阀(144)关于从平衡活塞组件(94)接收到的反馈混合主压力放气供应(140)和副压力放气供应(142),以保持平衡活塞组件(94)处的预定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74502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44345.X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3/02 , F01D3/04 , F01D25/12 , F05D222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冷却可行性的蒸汽轮机(1),其中从流动通道中提取蒸汽,所述蒸汽冷却推力平衡隔板(16)并且与少量新鲜蒸汽混合并再次被输送给流动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244442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010589154.0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F·拉马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3/00 , F01D5/141 , F05D2220/31 , F05D2230/80 , Y10S415/912 , Y10T29/49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装汽轮机的方法,蒸汽由蒸汽发生器产生,所述方法能够使汽轮机与从第一最大热功率转变成第二最大热功率的所述蒸汽发生器相适配,所述汽轮机设有高压模块,该高压模块具有至少一组定子轮叶和承载至少一组转子叶片的转子,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高压模块中,用被定尺寸成用于所述第二最大热功率的至少一组定子轮叶替换被定尺寸成用于所述第一最大热功率的至少一组定子轮叶,并且将转子叶片组定尺寸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最大热功率下运行,使得高压模块的转子和转子叶片组在从第一最大热功率转变成第二最大热功率后保持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405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680040533.6
申请日:2006-10-24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Inventor: K·韦加特
IPC: F01D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085 , F01D3/04 , F05D2260/2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壳体(2、3)的汽轮机,其中具有推力平衡活塞(4)的涡轮机轴(5)旋转支承地布置在所述壳体(2、3)的内部并且沿旋转轴线(6)定向,其中流动通道(9)构造在所述壳体(2、3)和涡轮机轴(5)之间,其中所述涡轮机轴在其内部具有用于沿所述旋转轴线(6)的方向导送冷却蒸气的冷却管道(17),并且所述冷却管道(17)一方面与至少一条流入管道(16)相连接,用于使冷却蒸汽从所述流动通道(9)流入所述冷却管道(17)中,其中所述冷却管道(17)另一方面与至少一条流出管道(18)相连接,用于将冷却蒸汽导向推力平衡活塞裙表面(19)。本发明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所述流到推力平衡活塞裙表面(19)上的冷却蒸汽与新鲜蒸汽的一部分相混合,并且通过布置在所述壳体(2、3)中的回程管道又导送到所述流动通道(9)中。由此可以有效地对所述汽轮机(1)的经受热负荷的区域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1493016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810204269.6
申请日:2008-12-10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F01D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缸汽轮机技术。一种单缸、反动式加冲动式汽轮机,包括水平横卧的汽缸和设置在汽缸内的转子,转子由前后端轴承支撑;所述汽缸内被分为两个逻辑部分,即高压部分和中低压部分;高压部分内设置若干个反动级,每个反动级包括一个静叶和一个动叶,反动级的静叶设置在高压内缸上,动叶设置在转子上;中低压部分内设置若干个冲动级,每个冲动级包括一个静叶和一个动叶,冲动级的静叶设置在持环上,动叶设置在转子上。所述高压部分和中低压部分为反流布置。本发明的汽轮机克服了单缸100MW等级三压再热联合循环汽轮机的传统的冲动设计转子刚度不足问题与传统的反动式设计转子推力自平衡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15449A
公开(公告)日:1999-04-28
申请号:CN97193662.5
申请日:1997-04-02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Inventor: 阿克塞尔·伦伯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265 , F01D3/04
Abstract: 一种用于补偿推力的方法和一种相应的涡轮机(1),该涡轮机具有一个外壳(3)和一个内壳(2)以及导向叶片支架,它尤其是一个罐形结构的涡轮发动机,其中用于轴向推力补偿的内壳(2)的部分外壁上至少有一个第一面被分成两个分面来补偿轴向推力,这两个分面分别受到不同压力的作用,其中这两个不同压力通过至少一中间件(7),尤其是一个密封件来分界。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1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389412.3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F01D3/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动式汽轮机平衡活塞分段汽封设计方法,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平衡活塞分段汽封能够与相应的汽轮机更加适配。本发明提供的反动式汽轮机平衡活塞分段汽封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机组压力级组的分组情况,得到不同封汽压力组合;步骤二、取出某一压力组合,确定平衡活塞中每段汽封的直径的组合范围;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的压力组合,确定第一汽封与第二汽封的最优漏汽流量比方程式;步骤四、在汽封直径组合范围内取多个点,并逐一计算对应点的漏气量、总损失和汽封齿数,取最小总损失的直径组合点;步骤五、重复步骤二到步骤四,获得各封汽压力组合的最小漏气损失,比较得到最小损失封汽压力组合,和对应最优直径和轴向尺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