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0769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59939.9
申请日:2011-06-15
Applicant: 江苏新琦环保有限公司
IPC: C12N1/00 , C12N1/14 , C12N1/16 , C12N1/18 , C12N1/20 , C12R1/01 , C12R1/225 , C12R1/465 , C12R1/365 , C12R1/29 , C12R1/045 , C12R1/62 , C12R1/66 , C12R1/80 , C12R1/77 , C12R1/645 , C12R1/865 , C12R1/78 , C12R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弃物堆肥用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30~40份的乳酸菌、20~30份的酵母菌、10~20份的硝化细菌、10~15份的放线菌和10~15份霉菌。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废弃物中的污染成分,消除臭味,实现快速堆肥,并能降低重金属的毒害;同时还可以调节堆肥物料pH值,加速纤维素水解,抑制氨氮的流失;此外菌剂本身水分较低,对高含水的污泥以及餐厨垃圾有很好的调节含水率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550436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810035436.9
申请日:2008-04-01
Applicant: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抗菌物质A21978C产量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玫瑰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sporus)发酵生产A21978C过程中加入红酵母菌(Rhodotorula sp.)进行混菌培养来提高A21978C产量。根据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代谢产物中A21978C的产量,从而为发酵生产A21978C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550436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0810035436.9
申请日:2008-04-01
Applicant: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抗菌物质A21978C产量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玫瑰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sporus)发酵生产A21978C过程中加入红酵母菌(Rhodotorula sp.)进行混菌培养来提高A21978C产量。根据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代谢产物中A21978C的产量,从而为发酵生产A21978C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57815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1309.X
申请日:2012-01-31
Applicant: 玉林市生命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桂东
IPC: A01N63/04 , A01N63/02 , A01P1/00 , A61L9/01 , C12N1/20 , C12N1/18 , C12N1/16 , C12R1/125 , C12R1/10 , C12R1/085 , C12R1/225 , C12R1/78 , C12R1/88 , C12R1/865 , C12R1/72 , C12R1/465 , C12R1/045 , C12R1/365 , C12R1/62 , C12R1/01 , A61L1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消害除臭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益生菌组分:11~17份光合细菌、9~13份芽孢杆菌、24~31份乳酸菌、17~23份酵母菌、8~12份硝化细菌、8~12份硫杆细菌、10~15份放线菌。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生活垃圾消害除臭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生活垃圾消害除臭液通过自身共生扩培,形成多种有益菌群共生共荣、协调作用的集团菌,扩培产酸使pH降到3.6~4.8,产生多种消害除臭的有益延生物。对生活垃圾中的多种有害微生物能够抑制以至消除,从产生恶臭气体(硫化氢、氨气等)的源头解决臭味气体的产生。消害除臭效果高,速度快,适应性强。同时在对生活垃圾的分解中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有利于植物生长吸收的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675431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156776.3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4/195 , C12P21/02 , A61K38/16 , A61P35/00 , C12R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链孢囊菌C-3560产生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所述抗肿瘤活性蛋白分子量为10.8kDa,其N-末端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该活性物质生物学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其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产生细胞周期阻滞;体内动物实验确证,其可明显抑制小鼠H22肝癌的肿瘤生长,有望进一步研发成为临床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67543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56776.3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4/195 , C12P21/02 , A61K38/16 , A61P35/00 , C12R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链孢囊菌C-3560产生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所述抗肿瘤活性蛋白分子量为10.8kDa,其N-末端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该活性物质生物学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其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产生细胞周期阻滞;体内动物实验确证,其可明显抑制小鼠H22肝癌的肿瘤生长,有望进一步研发成为临床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
-
-
-
-